問:什麼是賭博?

答:賭博,是拿有價值的東西做注碼來賭輸贏的行爲。它有一個經濟的定義,是指“對一個事件與不確定的結果,下注錢或具物質價值的東西,其主要目的是爲了贏取得更多的金錢和/或物質價值”。網絡賭博通常指利用互聯網進行的賭博行爲。因爲這種賭博方式屬於新興事物,所以還很難對它作出準確定義。網絡賭博類型繁多,基本上現實生活中主要的賭博方式在網絡中都可以進行。但由於受時間、地點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一般還是以“結果”型的賭法爲主(例如賭球、賭馬、網上百家樂等),而現場操作比較複雜的方式就相對較少(例如扎金花、拉耗子等)。網絡賭博一般採用信用卡投注或電話下注、電子劃賬的方式進行資金轉移。賭場服務器大多設立在國外。

問:賭博的心理是什麼?

答:賭博心理是在賭博氛圍下所產生的一種刺激、支配賭博行爲的一種心理狀態。賭博首先賦予賭徒一種宿命論的心理狀態,即凡是輸贏都是命中註定的。其次,賭博還賦予賭徒一種自我解嘲的心理狀態,即輸錢能夠消災避禍。再次,賭博使賭徒形成以賭博勝敗論英雄的心理狀態,驅使賭徒們在英雄觀支配下贏了還想贏,輸了想“翻本”,欲罷不能。賭徒們很快被這種心理所同化,發展到嗜賭如命的程度。1,貪慾與冒險心理;在拜金主義思潮影響下,不少人急功近利,追求快速致富,佔有財富的慾望惡性膨脹,當無法通過正當途徑滿足其慾望時,賭博這種冒險手段就成爲他們通向發財之路的階梯。2,投機與僥倖心理;由於賭博的勝負是不規則的,帶有極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迎合了人們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多的財富,甚至不勞而獲的投機與僥倖取勝心理。賭博的輸贏結果,對賭徒是一個強化刺激,使人失去自制力,欲罷不能,至死不悔。3,娛樂和消遣心理;賭博豐富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強烈的競爭性和獨特的隨機性,能滿足人們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心理需要。或是爲了放鬆身心,陶冶情操,娛性怡情;或取其熱鬧,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快感;或追求“寂靜”,求得精神慰藉。然而發展的最終結果大都與娛樂和消遣心理相背離,達到不可收拾的程度。4,尋求刺激心理;賭博可以使人們追求刺激的慾望得到滿足。它給人帶來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刺激,這種金錢上和心理上的滿足會強化賭徒們的賭博行爲。5,公關心理;在一些特殊環境和條件下,爲使權錢交易順利而安全地完成,交易雙方精心安排並參與賭博,其間,求助者故意大把“輸錢”,以便日後獲得各種好處;被求助者輕鬆地大把“贏錢”後,便利用職權爲求助者消災免難、謀取私利。“輸”家心甘情願,“贏”家心安理得,權錢交易,大家心知肚明。

問:如何墮落的?

答:第一步,“湊角兒”;所有賭徒最初對賭博大多表現出湊熱鬧式的圍觀,在觀望中使自己的好奇心和尋求刺激的慾望得到滿足。有的人在觀戰中隨着對賭博規則的熟悉,加上對自己的能力和運氣的自信,逐漸滋生出躍躍欲試,親自體驗的衝動,在別人的慫恿和“湊角兒”的召喚下,便半推半就地參與其中,走出了賭徒墮落的第一步。雖然不一定所有走了第一步的人都會成爲賭徒,但所有賭徒都是從第一步開始的。要避免成爲賭徒,關鍵在於把握自己不開戒,不要有第一次經歷。第二步,貪財;賭博與錢和利是分不開的,大家都抱着想贏錢、多贏錢的心態參賭。一旦賭贏了,參賭者在貪婪慾望支配下收手的情況不多,多數是戀戰,以致越賭勁越大。調查表明,由初賭者爲贏家變成賭徒的,是初賭者爲輸家的5倍以上。因此,黑社會聚賭頭目,在吸引新人加入賭局時,有這麼一句黑話:“開甜!”意思是讓其先贏幾次,嚐嚐甜頭瞅準機會拉下水。第三步,翻本;參賭者如果賭輸了,是決不會甘心的,在僥倖取勝心理的支配下,一意孤行地想翻本。翻本有兩種結果,一是成功了。多數參賭者此時想“現在運氣好,何不乘機大撈一把?”從而由翻本挽回損失變成貪財,想贏和想多贏;二是失敗了。隨着理智感和自控力再次被削弱,不顧一切地想繼續翻本……如此惡性循環,走向深淵,難於自拔。第四步,悔恨;當賭博給自己、家人帶來莫大痛苦、傷害和羞辱時,當面臨人們善意的規勸和有力的幫教時,有的參賭者也會表現出真誠的悔恨,責任感和良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因而痛下決心戒賭。社會和親人要充分利用參賭者產生悔恨心理的有利時機,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幫教和監督,促其改過自新。如果一味地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待他們,他們將在絕望之餘放縱自己,破罐破摔,加速墮落的步伐。賭癮如同毒癮一樣,悔恨一次,如果再賭,則癮更大,陷得更深。第五步,瘋狂;在賭癮和貪婪慾望驅使下,參賭者理智喪失殆盡,自控力嚴重削弱,有的甚至人性全無,不顧一切地在賭場上搏殺,完全到了不能自拔、不可救藥的境地。此時,靠單純的教育、規勸、感化,甚至治安處罰是無法挽救的,對那些構成嚴重危害、屢教不改的賭徒,必須實施刑罰制裁。

問:能分析一下賭博成癮機制嗎?

答:賭博成癮,特別是心理成癮,是賭徒墮落的重要原因。賭博的心理成癮是指參賭者對賭博活動產生嚮往和追求的願望,併產生反覆從事賭博活動的強烈渴求心理和強迫性賭博行爲。這種對賭博活動的渴求,既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活動,也是一種慢性病態,它強烈地驅使參賭者反覆從事賭博活動,並對賭博產生的強烈渴求感。特別是網絡賭博更容易讓賭徒沉迷其中,不在意自己的輸贏。因爲在網絡上賭博,不必用現金交易,所有的輸贏都是數字。一名深陷網絡賭博的賭徒交代,他已經對輸贏沒有感覺,“我甚至沒有時間想到我正在賭錢。我要做的只是打開電腦,上網。賭博的心理成癮的形成既有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生理上的原因。就心理原因來說,心理成癮遵循“刺激——愉悅——愉悅強化——成癮”模式。賭博本身是富有刺激性的,而賭博的勝負有很大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賭紅了眼的賭徒,往往在賭桌上孤注一擲。一旦體驗到賭博成功的愉悅後,便形成對這種愉悅的更強烈的期待,要求再一次得到滿足,從而鬼使神差般地驅使賭徒重返賭場,這種對愉悅的期待和滿足反覆多次,不斷得到強化,使參賭者生理上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形成心理性成癮。

就生理原因來說,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斯博士實驗研究發現,經常參賭的人和偶爾參賭的人都因賭博時的刺激而心跳加快,但賭博後,常賭的人心跳很快恢復正常;而偶爾參賭的人,其心跳卻很長一段時間才恢復正常。進一步研究表明,當他們心跳加快時,體內會產生一種被稱爲“內啡肽”的化學物質,正是這種化學物質使得參賭的人獲得一種異常興奮的快感。格里菲斯認爲:“由於經常參加賭博的人在賭博結束後會迅速喪失這種快感,故需要重返賭檯,以獲得新的快感。”同時還發現,越臨近贏牌,賭徒的思維能力越低,因爲這時正是體內“內啡肽”分泌的高峯期。這一研究成果使人們對賭博成癮有了進一步認識,可以用來解釋爲什麼有人容易成爲賭徒,而有人卻不容易受影響的現象。1,不勞而獲的心理,2,僥倖的心理,3,不甘心。

問:賭博有哪些危害?

答:進入21世紀,隨着經濟的發展,賭博歪風盛行。不少同志因爲意志薄弱,深陷賭博泥潭不可自拔。賭博不僅危害了個人的心靈、意志、身體、家庭和前途,還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爲了杜絕這種不好的社會現象,我們必須從自我做起,必須提高自身對於賭博的免疫力,潔身自愛,遠離賭博。賭博就是精神的鴉片,敗壞道德品質,貽誤企業發展,敗壞企業形象。

賭博,是以玩撲克牌、麻將、遊戲等形式,拿錢物做注比輸贏,是社會的一大公害,擾亂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損害了幸福家庭,耽誤了個人前程,是黨紀國法所不允許的。從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禁止任何形式的賭博活動,但是就是屢禁不止,因其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已發展到大街小巷等公共場所。只要三五個人聚在一起,便公開賭博,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和後果。賭博的危害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擾亂正常的工作秩序、影響企業形象;

參與賭博的人,不但非上班時間賭,甚至上班時間也賭,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而是加班玩賭,白天沒精打采,無心上班,影響工作。上班時間玩賭,不但影響一個單位的形象,而且不能正常的工作。企業員工將大部分心思放在賭博上,上班時間必定精神不足,令企業形象大受影響。

二、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

參與賭博的人今天贏,明天輸,不可能天天贏,贏的時候大手大腳,揮金如土,輸了就想辦法把損失找回來,只能是連續賭,若輸了無賭資,就有可能引發搶劫、盜竊、殺人、放火等行爲,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就企業員工而言,如果輸得太多,就有可能向客戶借,不能及時還上,影響了客戶的正常經營,令企業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三、破壞家庭幸福;

一個人若染上賭博的惡習,夜不歸宿,無心上班,整天沉溺於撲克牌、麻將桌中,不聽父母、親友的好言相勸,就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賭博還易誘發父子賭,哥弟賭,親戚賭,沒有長幼、尊卑之分,彼此任意嘲笑,隨便稱呼。一旦染上惡習,失去家教的同時,工作也會不求上進,無所作爲,在家中不管妻兒、父母的冷暖,久而久之,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就會不歡而散。家庭方面若不如意,自然也會將這種情緒帶到工作當中,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影響朋友、同事之間的友情;

朋友、同事之間玩一玩、樂一樂不無可非議,但一涉及到賭,就有文章了,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爲了幾個小錢,贏了的贏要、輸了的不給,自然就影響到朋友之間的友誼,同事之間的感情。企業員工,若不處理好工資的使用,朋友、同事之間勢必就會以自己輸了多少等藉口影響彼此的關係。久而久之,也將會使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發生扭曲。反賭博教育需要企業和員工共同努力。企業要加強對賭博危害的宣傳,並制定相關措施,在適當時候,對典型事件進行通報,以起警示作用;員工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政治修養,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自覺抵禦不良習氣的誘惑,堅決與賭博歪風作鬥爭;同事之間要互相監督、互相幫助,發現有賭博等不良現象,及時批評、制止。

編輯:精銳-粵北山區變形計

來源:百科

========================

=====================

1,有網癮、逃學厭學、早戀、離家出走、打架鬥毆、冷漠親情、自卑自閉、說謊偷竊、抽菸喝酒、夜不歸宿、花錢大手大腳、身體過於肥胖、注意力不集中等存在不良學習、生活、行爲習慣的青少年;

要求:

1,身體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