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减负、学校减负’的同时,‘课外增负、家庭增负’的问题愈加凸显,特别是近年来校外培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或被动参与校外培训,学生实际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轻。”在7月6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情况时给出这样一个结论。

面对此消彼长的现实,如何厘清学校教育和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各自定位,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学科的学习当然放在公立学校内,其他拓展的内容、提升素质的内容,可以让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表示,应用法律手段明确公立学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各自的任务。

要对二者加以细致的分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委员建议,由政府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进行分层设计,进而强化学校教育奠基铸魂的功能,发挥社会培训扬长补短的作用。

教育部前段时间表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不是一刀切,还是要发挥它们的有益补充作用。“补充作用的定位一定要定准。”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辽宁省委主委温雪琼表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场作用。为学生发展特长、开展兴趣活动等提供空间,基于学生课业的真正需求,进行规范适度的‘培优’、‘补薄’教育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减少学生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邓健委员发言 人民政协报记者 贾宁 摄

现在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背后,还隐藏着家长的焦虑。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邓健认为,应引导家长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们认识到,关注和辅导学生的学习确实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学习的主战场应该放在学校,而不是放在校外。要充分信任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教学。”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办好学校课后服务,家长省心省钱,是使校外培训机构降温的釜底抽薪之举。”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从解决社会关切的课后“三点半”难题给出建议。“课后服务是学校的‘分外’之事,政府应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学校课后服务要坚持家长、学生自愿原则。”

让学校教育科学定位,让社会培训合理归位,进而使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本位,这是委员们从心底发出的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