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下的西安城

本期开始,我带大家一起领略古都西安的风采。西安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西安,古称(hào)大兴城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目前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关中平原核心城市,还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位置得天独厚。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主要王朝(在此期间还有多如牛毛的短暂政权不在统计之列)在此建都。所以西安又称“十三朝古都”。古代长安地区土地肥沃,更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从西安周围流过,因此自古有“八水润长安”的美称。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皇家御苑上林苑的山水之美。西安作为曾经的“十三朝古都”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化遗产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西安,就像一部厚重的书籍抑或一座历史博物馆一样引人入胜、让人着迷。时至今日,西安是绝佳的旅游城市,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西安还有两项六处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兴教寺塔。这些历史遗迹衔接起了西安古城的历史脉络。

一、历史传承

西安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hào)京(西安),合称丰镐,简称“镐”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正式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其“长治久安”之意。从此迎来了长安的第一个大发展建设时期。长安在历史上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全球著名大都市。

丰、镐本是沿着丰河而修建的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沣水西称丰京,沣水东称镐京,史称“丰镐二京”,分别由周文王与周武王营建。不过,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因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丰京主要建设有宗庙、祭祀场所。所以在西周时期更多是承担了祭祀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功能,而镐京则作为天子居所和国家的行政中心而存在。西周的首都就是丰镐两京。

秦建都咸阳,古代咸阳的地理位置在渭河两岸,地理位置涵盖了今天的西安西部和咸阳东部地区。咸阳是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后秦国的都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都仍在咸阳。当时的秦都咸阳规模宏大,包括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域。以咸阳为中心,东迄黄河,西达千、渭河之滨;北起九山和林光宫,南至秦岭北麓,东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的范围内,都建有离宫别馆。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阙、咸阳宫、兰池宫及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渭河以南有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宫和上林苑。渭河穿流于咸阳城的宫殿间。一座宽6丈、长380步的木桥把渭北、渭南联在一起。在秦统一六国后,曾经的咸阳城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汉代长安城平面图(可见城市规划并不规整)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高祖七年,定都于此。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墙。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汉代长安城与离宫别苑逐水而建

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而繁盛一时。全盛时期如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王莽篡权时期,长安城一度毁于战火。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国,将都城前往洛阳,长安改称西京,东汉时期仍然恢复了长安被毁的建筑。及至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时期,董卓曾经挟持汉献帝迁都回长安。整个两汉时期,长安一直作为都城存在。

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政权和隋唐都曾以长安作为都城。以隋朝为例:隋文帝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后,最初仍定都在汉长安城。但是他感觉到汉长安曾历经长期战乱,年久失修,地域狭小,没有发展空间,于是隋文帝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公元582年(开皇二年),文帝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书·高祖纪》)的地方营建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筑学家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开皇三年(583年)为方便京城运输,于是决定在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水、交水、潞水,直通宫城。第二年由大兴城东凿300余里至潼关,名为广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直通黄河。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为了加强军队、粮草的运输调动,同年,建通济渠运河,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608年,又兴建永济渠运河。大业九年(613年)又动用10万余人修筑大兴城外郭城,大兴城的总体格局至此形成。这座大兴城就是盛世大唐的长安城的基础雏形。

二、筑城理念

长安城从建成以来经历了几次较大的筑城理念的变化与完善。首先是汉代。汉初期,匈奴势力强大,多次大举南下威胁汉王朝都城,那时的长安城主要是一座防御性要塞。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北征匈奴、内安诸侯、推崇儒术,各种施政纲领都取得了成功。而武帝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也在影响着都城的设计与建设。具体而言,有三大方面

一是城墙再不是单纯用来防御外敌的作用了。这使得城市的建设不再依靠城墙的保护,城市建设完全突破了城墙的限制,最大规模的利用发展空间。汉武帝时期建章宫的落成,使得原有的安门大街中轴线作用失去意义,城市重心西移,以西安门、未央宫前殿、北阙、横门大街、横桥组成的中轴线趋于定型。伴随着布局模式的改变,新增的离宫别馆、亭台楼阁遍及汉城内外的空间区域。

汉代未央宫复原图

二是城市功能的完备,从战国时期军事防御、驻扎军队为主的城市模式中解放出来。都城定位为政治中心、皇权中心,同时就需要完备的市场功能、发达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居住的舒适,这些需求直接影响着城市设计思想的大变化,在汉代开始长安城建设中就开始统一规划布局,明确界定宫城、官署、民居、市场的位置。开始考虑城市街道走向、布局、街道排水等诸多因素。在汉代还有一个特点,汉初推崇黄老之道,汉武帝又崇尚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因此道家“天人合一”理念得到了大发展,道教传说也浸透在城市设计规划当中。例如:建章宫的神明台、太液池、凤阙及阊阖门、未央宫的柏梁台、上林苑的飞廉馆和桂观等都是道教传说思想的最好见证。尤其是这两种思想演绎出来的城市建筑,更是名目繁多。建章宫的玉堂、神明堂、天梁宫,北宫的神仙宫(寿宫),未央宫的麒麟殿、凤凰殿、白虎殿、寿安殿,以及太液池、昆明池中的鱼龙、奇禽、异兽之物均属其列。

汉代未央宫局部复原图

三是文化和宗教的开放,从汉代开始汉长安城就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时自都城至郡县均设有学校,两汉都城长安、洛阳均设立太学,并置五经博士及弟子员。其学生来源,主要由太常及各郡国地方官府选拔和推荐,也有自行人学求读者。如“织屦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汉书·翟方进传》)。可见,西汉后期外地的读书人是可以自费长安求学的。太学在武帝初立时,正式博士弟子只有五十人,元帝时增至千人,成帝时增至三千人(《后汉书·儒林传》)。城市中的藏书也异常丰富。都城之内,设有规模宏大的政府图书馆和皇家图书馆。刘邦刚入关,萧何即“独先入收秦承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书·萧何传》)。汉建立后,“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汉武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室”(《汉书·艺文志》)。汉成帝时,又“求遗书于天下”(《汉书·艺文志》)。经广泛搜罗,汉政府及皇帝掌握了大量的图书。单是经刘向、刘歆父子等人整理登记过的书籍,即达“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汉书·艺文志》)。这些图书,“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密之府”(《汉书·艺文志》)。见于记载的西汉长安藏书处就有“石渠阁、天禄阁、兰台”(《汉书·艺文志》)等。在汉武帝以后匈奴势弱西域平定,政府广泛的与西域国家通商,同时促进了文化与宗教的交流,这些都为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大都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唐盛世

我们总说大唐盛世,壮美长安。那盛唐时期的长安城究竟有多壮观呢?接下来我详细介绍。在唐代长安城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发展时期具体说应该是——盛唐时期。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建都于大兴城,同时改大兴为长安城,仍取长治久安之意。此后进一步扩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至盛唐,长安城已经成为当时世界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到底有多大呢?我来对比一下,是如今西安老城(城墙内)面积的9.7倍,西汉长安城的2.4倍,元大都的1.7倍,明清北京城(二环以里)的1.4倍。是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

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长安京兆府尹下辖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取其“万年长安”之意。长安城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唐代长安城市整体规划图(可见城市规划整齐有序)

唐代的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这个街道宽度放在今天也是无出其右的,实在是震撼!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

唐代壮美辉煌的宫城

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员的住处。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的土岗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兴宫城遗址。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为了保持皇城的气候小环境,玄武门外是面积巨大的皇家御苑,里面林木繁茂、遮天蔽日,飞禽走兽繁盛异常。在御苑里面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苑,皇帝在里面好似神仙。

唐代大明宫复原图

四、人口组成

《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料民于太原”。由此可知西周末年就举办过人口调查工作。秦末刘邦进入关中,萧何很有从政眼光,他首先收集秦朝的户籍地图,“所以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说明秦帝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和详细的户口统计簿籍了。可惜秦代以前的人口资料没有作为重要档案被汉王朝保存下来,在两汉更迭中毁于战火。所以现存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是《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版籍,以后历代正史地理志、 全国总志、 地方志大多继承了这个传统,无论如何修改,一定要保留人口数字(户数或口数)的记录。

两汉时期,汉代的人口调查和详细,皆为户数和口数并列,关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长安附近,密度约达到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后,史载:“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可见当时的长安盛况早已不复存在了。隋唐两代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国力强盛,而隋、唐又都定都关中,使陕西人口迁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遂将陈后主及其王公百司全部迁于长安。此年三月,“陈叔宝与其王公百司发建康(今江苏南京),诣长安,大小在路,五百里累累不绝。帝命权分长安士民宅以俟之,内外修整,遣使迎劳,陈人至者如归”。看了这段文字,当时隋代从南方迁入长安人数之多可以想见。除陈后主及太子、诸王28人以外,还有陈朝尚书司马消难以下至尚书郎200余人还有大量的当地居民皆被迁于长安。隋朝时期,隋文帝南征北战灭掉了无数的政权,基本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无论陈、西梁、后梁,这些新近归降的人员皇帝都将他们迁徙到长安附近居住,害怕他们在原籍降而复叛,因此放在身边小心看着。所以,隋朝时期大量的南方人口被迁徙到长安附近。而大唐就不同了,唐王朝发迹于山西晋阳(今太原),唐高祖李渊决定定都于大兴城(长安城)后,就曾经大规模迁移山西晋阳地区的人口充实到长安地区。这是因为晋阳是李氏家族的“老根据地”,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将这些可信任的人口迁移到长安地区皇帝才觉得踏实。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那句老话。可见隋唐开国皇帝的思维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

唐代对人口迁徙有许多明确规定。遵循秦汉以来,“强干弱枝”的传统政策,鼓励京畿人口迁入,严格限制京畿人口迁出。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政府明确规定:“自畿内徙畿外,自京县徙余县,皆有禁。”“畿内诸州不得乐住畿外,京兆、河南府不得住余州。其京城县不得住余县,有军府州不得住无军府州。”按照这些规定,作为京畿之地的关中地区的人口不得随意迁往外地。据记载,唐太宗曾下诏“雍州录尤少田者,并给复,移之于宽乡”。但移往何处,移出多少人口却不明确,这次迁移人口仅限于“尤少田者”。武则天废唐为周后,曾下旨从关中等地向洛阳迁移人口。据《唐会要》卷84《移户》载:“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四日,徙关内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这次迁移来自7个州,而史籍仅提到雍、同、秦三州,其余4州缺载。可见,则天女皇贯彻的还是李渊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策略。而唐代迁入长安地区的人口主要有各地士族、官僚士大夫等,他们伴随着职务的调整就带领着全家老少乃至用人仆妇一起迁进了长安。此外还有大量沿边各少数民族乃至西域诸国人,全国各地的僧侣、商人等,日本、高丽等外国学者、僧人等,他们或是贸易经商、或是讲经传道就一起迁入了长安。唐代长安就汇集了许多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商人乃至外国商人。长安的波斯、大食等外国商人也不少。如长安西市就有波斯商人开设的“波斯邸”(《太平广记》卷16)。西市还有不少胡商(少数民族商人)开设的饭馆、酒馆等,并以胡姬陪酒。难怪李白《少年行》之二写到:“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即便是安史之乱后,天下萧条,“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商胡伪服而杂居者又倍之”。可见长安地区西域商人仍然大有人在。据《资治通鉴》载,安史之乱后,西域“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贞元三年(787)经检括“凡得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原为西域使者,由于安史之乱后西域道路不通,遂久居长安,成为标准的古代移民。综上所述,长安地区的人口组成主要经历过这几次较大的历史变迁,这些不同地域迁移来的外来人口以及大量的西域民族,大家在一起不断交织融合这才奠定了今天西安人口的组成。

各位读者,我今天先简要的给您介绍一下西安的历史传承,筑城理念的变迁,以及曾经人口的主要组成情况作了一个概述。大家先对西安古城的历史传承与变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接下来我将分门别类的对古城西安的吃、喝、玩、乐做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全勇据徳游艺签约作者,出生于北京,全氏一族在京城至今已经经历了整整6代人。作者业余时间尤喜明清历史,经常徜徉于博物馆,图书馆而流连忘返,深入研究了大量明清历史风俗,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等。曾经师从于北京周易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楹联协会秘书长,北京满族研究会理事 赵永生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术水平日趋精进,对清代宫廷饮食,医药,藩邸等多有研究,研究论文颇多。

据德游艺

一起分享文化中的点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