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地方监察机构是如何运行的,“纪委”又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马巧玲,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朱元璋因为出身底层,所以对元朝的暴政以及官员贪污这类事情有着直接的体验,所谓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监察制度在各个朝代中独树一帜。不只体现在机构的革新上,还体现在巡视、监察官员的各项设置上,除了设置在中央的监察御史,还有各省的分守道、分巡道等职位。在这其中,巡抚和巡按制度的设置

明太祖朱元璋

巡抚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明史》中对巡抚是这样描述的:“巡抚之名,起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永乐十九年,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以后不拘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毕复命,即或停遣。”也就是说,巡抚这个职位最开始并不是一种体制化的制度,而是为了临时性的任务来作为差遣。刚开始的巡抚并不局限在文臣之中,又因为巡抚的职责在“巡视地方”而不是“监察”,所以在明朝初年,巡抚一职大都是兼任,并不是专职。而这一职位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化来源于明朝中期各地时有发生的农民起义。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看到了“民情以达视听”的重要性,所以从宣德年间开始,巡抚开始成为明朝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并稳定下来,而不再是以前的巡视完毕就直接复命的临时性派遣。而巡抚一职也从刚开始的督抚安民到最后成为地方军政大臣,而巡抚每年要进京复命汇报当地当年的情况不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事务的重视,还通过这种中央委任的方式完成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两者之间矛盾的转化和缓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海瑞就曾经担任过巡抚。

巡按,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纪委,和巡抚不同的是,巡按偏重监察,权力很大,主要负责监督官员行为。因为巡按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所以虽然它的官阶品级不高,但是却可以以小监大。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为了更好地巩固自己的政权,将巡按制度固定下来。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对巡按官员的行为约束,明朝还出台了一系列出巡和巡按制度的管理条例,对于官员的出巡的礼仪和规制都有详细的记载。到了明代后期,巡按权力已经越来越大,甚至违背了当初设置它的初衷,走向了废弛的地步。

明成祖朱棣

前文说过海瑞曾经担任过巡抚,其实他本人在担任巡抚期间也接受过巡按的监察,当时海瑞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依然杀鸡做菜招待前来督查的巡按。即便是海青天,也对巡按的到来保持着十分的警惕。

海瑞

参考文献

[1]冯建勇:《明代巡抚制度及其作用演进》,《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刘利:《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及其当代启示》,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3]曹术智:《明代巡抚与中央政府关系探究》,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赵培文

欢迎订阅季我努沙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