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邱显存

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南海问题、美菲关系、美国亚太战略等。

摘 要: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并对其行使管辖权。1933年起,菲律宾开始窥觑南沙群岛。二战后,刚刚独立不久的菲律宾以安全为由,要求“占领”部分南沙群岛,后因中国政府据理力争,没有得逞。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以克洛马等“私人”为代表,以“探险”为名,所谓“发现”了南沙群岛。20世纪60年代初,菲律宾企图通过国内立法实现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占有。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的“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勘测报告声称发现南中国海蕴藏着大量石油的报告出炉后,菲律宾开始武装侵占南沙群岛,前后相继占领了8个南沙群岛岛礁,并非法盘踞至今。本文通过对菲律宾窥觑、占领南沙群岛的历史考察,揭示其“历史依据”的荒谬。

关键词:菲律宾 南沙群岛 窥觑占领 历史考察

南沙群岛,亦称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古称万里石塘、万里长堤等,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曾姆暗沙,西到万安滩,东接海马滩,是南海最南的一组群岛,也是岛屿滩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宽约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其西北与越南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沿海相接。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并行使管辖这些群岛,据相关历史考证,这一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宋。菲律宾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窥觑南沙群岛,二战后加大力度,20世纪70年代起逐步趁机武装侵犯了8个岛礁,并非法盘踞至今。

菲律宾窥觑南沙群岛始于

法占“九小岛”

菲律宾窥觑南沙群岛,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1933年,南中国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小岛”事件。事件发生后,菲律宾“不甘寂寞”,其前参议员路雷彝(Isabels delos Reyes)以《巴黎条约》为借口,以“法占各岛,有违巴黎条约领海界限,应为菲律宾所有,要求美属菲律宾当局交涉”,“菲岛总督墨斐(墨菲)将路氏要求转达华盛顿,未加本人意见”。1933年8月19日,菲律宾总督弗兰克·墨斐(Governor—General Frank Murphy)回信法国驻菲律宾领事络隆奎特(Hon.G.Willoquet),称他告诉路雷彝,他不认为干预这件事是正确的,而且他已将信件未加个人意见转交华盛顿当局,以供决策。此后,美菲当局虽然启动了对法占各岛礁的调查,但该领事认为,此举只是为了安抚该议员罢了,并非为了得出什么实质性的结论。路雷彝所称之“巴黎条约”,是指前面所提到的1898年12月10日美西战争后在巴黎所签订的条约,按条约第三款对割让领土的规定,菲律宾的领土界限是:西部沿北纬4°45′与东经119°35′交接处往北,至北纬7°40′处,复沿此线维度往西,至东经118°交接处,然后沿东经118°北上,至与北纬20°交接处。而从南沙群岛的经纬度来看,根本不在此条约线之内,据当时美国驻菲律宾海岸测量处的人员称,这些岛屿的位置在《巴黎条约》所规定的领海线之外200海里,该处小岛不止九个,附近海产颇丰,有中国海南岛渔夫前往采捕玳瑁及鱼类。该处有一岛有淡水可取,此外每年有海南岛之船舶往来两次运送食物供给渔夫。因此,当时美国驻菲律宾总督墨斐对路雷彝的提法不以为然,而未加本人任何意见,仅仅将此要求转达给了美国华盛顿。路雷彝的提议,虽然当时因美国的不予理会未能得逞,但它反映出菲律宾政治人物早就怀有对中国南沙群岛的侵略野心。

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

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窥觑

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Manuel L.Quezon)曾企图说服日本联合占领南沙群岛,遭到日本拒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海部分岛屿被日军占领并用作侵略东南亚的后方基地。二战后,刚刚获得独立的菲律宾就开始窥觑南沙群岛。1946年7月23日,菲律宾外长埃尔皮迪奥·基里诺(Elpidio Quirio)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距巴拉望岛以西只有约200海里,故菲律宾拟将其合并于国防范围之内。他甚至当时在没有提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向联合国提出将这一地区“归还”给菲律宾。1948年,菲律宾人托马斯·克洛马(Tomas Cloma)带领探险队进入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进行活动。1949年4月,菲律宾外交部长礼尼(Felino Neri)在得知本国巴拉望岛渔民经常到南沙捕鱼时,立即向总统埃尔皮迪奥·基里诺(Elpidio Quirino)建议,鼓励菲渔民移居南沙群岛,在国防安全需要时,把南沙群岛吞并入菲版图。随后,菲政府派海军副少将安纳达(Jose. V. Andrada)前往太平岛“视察”,图谋移民,然后将其吞并。菲律宾有些内阁成员甚至提议奖励菲居民定居太平岛。当时中国驻菲律宾公使陈质平从巴基窝(Baguio)地方报纸获悉此消息后,立即以大使馆第635号电呈中国外交部,要求电告南沙群岛上的中国驻军严加防范。4月13日中国以2973号公函向菲律宾外交部,要求他们严重关注这个问题,落实此项报道的真实性,且反复强调太平岛系中国领土。菲律宾收函后其外长次长礼尼在复函中不敢承认菲律宾有吞并南沙群岛的企图,推说是菲“内阁仅讨论对据报捕鱼于埃土亚巴岛(即太平岛)附近水面之菲律宾渔民,须予以较多保护而已。”表示对声明太平岛为中国领土一事,业经存录备考。

1950年5月17日,菲律宾外交部与国防部召开会议商讨占领中国南沙群岛的可能性,菲律宾总统埃尔皮迪·基里诺(Elpidio Quirino)在随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外声称,如果国民党军队占领团沙群岛,则菲律宾无须占领该地;倘若团沙群岛为“敌人”(新中国政府)占领,将威胁菲律宾安全。基里诺这一宣称显然是与当时冷战格局下反共产主义立场有关。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随即作出了反应,5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政府发言人的话指出:“菲律宾政府这种荒诞不经的宣传,显然是受美国的指示,中国绝不允许团沙群岛被外国侵犯。基里诺的言论遭到中国驳斥后,菲律宾政府感觉到,以政府名义公开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会遭到许多的麻烦,便转而通过私人的活动以维持对南沙群岛持续的兴趣,以便最终实现吞并南沙群岛的企图,于是有了接下来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克洛马事件”。

“人道王国”与“克洛马”事件

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企图通过“人道王国”与“克洛马事件”染指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一)“人道王国”事件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菲律宾开始在行动上介入南海岛礁,这与美国政府的暗中支持息息相关。在美国的支持下,菲律宾以所谓的“红色威胁”为借口,以“地理靠近”、“国家安全”为托词,窥觑南沙群岛。菲律宾政府企图利用“人道王国”事件再次染指南沙群岛。1954年6月5日,台湾当局收到自称是“人道王国”(Kingdom of Humanity)政府“外交部长”维克多·L.安德森(Victor L. Anderson)的来函,称“人道王国”是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印度群岛)与越南之间的一群小岛所新成立的国家,国王是前美国公民。现因“国家”领土过小,资金缺乏,请求割让西沙群岛及海南岛给“人道王国”,以便共谋反共。 台湾当局收函后以唯所未闻、节荒诞不经,未予理会。但台湾当局担心安德森所称可能会有中国领土,于是7月14日,“外交部”致函“国防部”,请其调查中国所属南海诸岛中有无所谓之“人道王国”。7月27日,自称“人道王国”秘书的P.A威廉德(P.A. Williard)再次致信台湾“总统”,欲购买海南岛。自“人道王国”事件传开后,菲律宾便开始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菲律宾总统拉蒙·马格赛赛(Ramon Magsaysay)指示空军寻找这个所谓的“人道王国”。但菲律宾空军在南海上空多次飞行侦察后,并未发现“人道王国”存在,于是菲政府向台湾当局暗示,这可能是共产党活动的根据地,图谋以此来迎合台湾当局的反共心里,妄图换取台湾当局对菲律宾占领南沙群岛的默许。时任菲律宾副总统兼外长的卡洛斯·波利斯蒂科·加西亚(Carlos Polistico Carcia)也向总统马格赛赛建议,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1954年10月21日及1955年5月27日,菲律宾马尼拉的船只曾两度窜到太平岛活动。1956年5月,声称于1945年在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发现所谓之“人类王国”的莫顿·弗雷德里克·米兹(Morton F.Meads)因诈骗钱财在菲律宾被捕。根据他所绘制的“人道王国”地图,南沙群岛包括在“人道王国”的界限内。台湾“外交部”遂于1956年7月4日致电驻菲“大使馆”,要求其告知菲律宾政府:中国对南沙的主权不容侵犯,因此,台湾已着手调查此事。鉴于菲律宾方面也在从事调查,为避免冲突,特以报告。与此同时,台湾“外交部”还致电“国防部”,酌派机舰前往调查有无“人道王国”非法设治情况,并加以侦察戒备。“人道王国”事件出现后不久,鉴于南海出现的危机,台湾“外交部”开始着手考虑恢复派兵驻守太平岛,基于以下三点理由:a、共产党势力正在向东南亚扩张,北越以为共产党政权掌握,太平岛地位日益重要。如能恢复驻守太平岛,则在西北面可监视中共在越南和海南岛的活动,东南面可屏障菲律宾与婆罗洲;b、太平岛蕴藏磷矿,可作肥料,为台湾所需;c、如能以太平岛为基地,则对发展海洋渔业大有裨益。台湾“国防部”拟就甲乙两案呈蒋介石审批。蒋批准了乙案:南沙群岛“就军事上于台澎防卫作战无价值,国军能力所限暂不派兵占领,但请外交部对菲方以外交方式达成维护领土主权之目的。”1955年,米兹承认了菲律宾通过其捏造“人类王国”图谋夺取中国南沙岛礁。由此可见,美国通过其退伍军人米兹为菲律宾捏造出“人道王国”事件达到帮助菲律宾侵占部分南沙群岛岛礁的目的。

(二)“克洛马”事件

“人道王国”事件败露不久,菲律宾政府对南沙群岛的图谋很快又在另一桩私人的行为—托马斯·克洛马(Tomas Cloma)发现“自由地群岛”中表现出来。对此,美国学者塞缪尔(Sarwyn S.Samuels)认为,“人道王国”事件之所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是因为1956年的“克洛马事件”。1956年菲律宾人托马斯·克洛马(Tomas Cloma)率“探险队”前往南沙群岛进行其所谓的“考察”,分别在太平岛、中业岛、北子礁(今北子岛)、南子礁(今南子岛)、鸿庥岛、南海礁、海口暗沙、榆亚暗沙等岛礁、沙洲登陆,并竖起菲国国旗,自认为“发现”并“占领”了这些岛礁,在岛上留下“该岛为菲律宾马尼拉克洛马等人声称所有,为自由地之组成部分。”(This island is Claimed by Atty. Tomas Cloma and party Manila, Philippines and forms part of Freedom Land)的木牌,宣布“正式拥有”南沙群岛,并将所占领的岛屿命名为“卡拉延群岛”(Kalayaan),即“自由地群岛”(Archipelago of Freedom-Land)。克洛马更擅自把南子礁(南子岛)易名为“Irinea”,以欺骗国际社会。1956年5月15日,克洛马向菲律宾副总统兼外长卡洛斯·波利斯蒂科·加西亚(Carlos Polistico Carcia)致送照会,称其在南中国海中“发现”了一些岛屿,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以西约400公里,在其所附的所谓的“卡拉延群岛”中包括了上述其“探险”所登陆的岛屿。克洛马强调基于“发现和占领”宣布“卡拉延群岛”为“自由之地”,他还为此专门长量了这些岛屿,面积共64976平方英里。5月21日,克洛马又发出了一封信,表示他的主张系私人所为,并不“代表菲律宾政府”。随后他又指出,他的主张会导致该群岛成为菲律宾领土的一部分,所以他希望菲律宾政府支持其主张。在信中结尾部分,克洛马提醒菲政府“不要向联合国提出主权要求,因为这很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这表明克洛马显然已经意识到,上述岛屿可能存在别的声索者,其做贼心虚昭然若揭。同日,菲律宾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加西亚表示:“南海岛屿属于菲律宾,理由是占领与邻近的原则(Occupation and Proximity)。”5月15日,托马斯·克洛马(Tomas Cloma)发表所谓的《告世界宣言》,声称“发现和占领”南沙群岛33个岛、礁、沙、洲,面积为64976平方海里,并命名为“自由地”(Freedom Land)。菲律宾政府对克洛马这种任意侵犯它国领土主权行为,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采取纵容、支持的态度。5月19日,菲律宾副总统兼外长卡洛斯·波利斯蒂科·加西亚(Carlos Polistico Carcia)宣称:“这些岛屿接近菲律宾,既无所属,也无居民,因而菲律宾继发现之后有权予以占领。”我国台湾当局驻菲大使馆当时闻讯后,立即发表严正声明,驳斥其谬论,并于5月23日向菲律宾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加西亚提出照会,表明中国立场。六月中旬,克洛马再次派人员进占北子岛、南子岛等南沙岛礁,并在太平岛擅自取下一面“青天白日”旗携返菲律宾。7月6日,克洛马为造成既成事实,宣布建立“自由地自由土”(Free Territory of Freedomland)政府,首都设在巴格沙岛(Pagasa Island),即南沙群岛的中业岛,克洛马自任国家最高委员会主席。12月,菲律宾副总统兼外长卡洛斯·波利斯蒂科·加西亚(Carlos Polistico Carcia)在给克洛马的回复信中说道,“从这些自由地群岛和小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们接近菲律宾的西部疆界,对我国国防和安全有重大战略价值,只要菲国民依法行事,政府不会不关心他们在这些无人居住、未被占领的岛群上的经济开发和徙居的问题。”正是在菲政府的支持与鼓动之下,5月13日,克洛马再次率队入侵南沙群岛海域,“企图移居南沙群岛南子礁”,实现事实上的占有。

实际上,菲律宾人托马斯·克洛马(Tomas Cloma)所称之“自由地”,完全在中国南沙群岛的范围内,而南沙群岛从来就不是什么“无主地”,它是中国人民(特别是海南岛渔民)长期以来生活和劳动的地方,自宋朝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对其进行着有效的管辖。澳大利亚学者鲍伯·卡特利(Bob Katley)和迈克慕·凯利阿特(Makmur Keliat)在《南沙群岛:南中国海的争端》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按照国际法,一块领土如果是无主地,则可以被占领。但是说南沙群岛是无主地,则完全不对,早在菲律宾占据南沙群岛某些岛礁之前,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就已为群岛的主权争论不休。且中国台湾地区与越南已占据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中国台湾地区自1956年就已在最大岛上驻军。”而此时的菲律宾政府,鉴于1955年“人道王国”事件的教训,显然已经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克洛马所谓的“自由地群岛”存在竞争者,改变手段转而主动与台湾当局接触,以讨论这些岛屿问题。1956年5月30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了新华社的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郑重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绝不容许侵犯》:“新华社29日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关于南沙群岛主权问题的声明。根据最近某些外国通讯社的报道,菲律宾外交部长加西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南中国海上包括太平岛和南威岛在内的一群岛屿,‘理应’属于菲律宾,理由是它们距离菲律宾最近。外国通讯社并且透露菲律宾政府正在同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进行接触,企图‘解决’南沙群岛的所谓主权问题。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发表如下声明:南中国海上的上述太平岛和南威岛,以及它们附近的一些小岛,统称南沙群岛。这些岛屿向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合法主权。早在1951年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就已经严正地指出:‘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的中国政府全部接收。’菲律宾政府为了企图侵占中国的领土南沙群岛而提出的借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郑重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合法主权,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和采取任何方式加以侵犯。”一星期后,《人民日报》在第3版显目位置刊登署名为“邵循正”《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不容侵犯》的文章。文章从中国史籍的记载和历次有关的对外交涉的情况,全面阐述中国对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驳斥了克洛马对南沙群岛所谓的“发现”。文章指出,在菲律宾发现之前,南沙群岛早已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人民日报》第二次发表专门论述有关南沙群岛主权问题的文章。同一天,《人民日报》在第4版还刊登了署名为“崔奇”的国际评论《奇怪的“发现”》的文章。文章透露,克洛马‘断定’,‘共产党中国是没有能力把它的供应线延长到这么远的,特别是由于(美国)第七舰队在附近’。观察员在文章中最后指出:“现在已经不是1492年了,那些企图到别人领土上‘发现’新大陆的冒险家们,除了遭到不体面的失败以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四天后,即1956年6月9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登了新华社的电讯稿《美国又窥觑我南威岛》,文章的导语为“美国第七舰队司令英格索尔公然叫嚷美国要阻挠中国行使对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的主权”。6月28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登《别想从中国人民手里占便宜》的文章,文章指出:“近来有人无事生非,企图对中国人民进行挑衅,悍然要侵犯中国对这些岛屿的主权。美国第七舰队司令英格索尔公然叫嚷说,‘美国不赞成中国行使对南沙群岛中南威岛的主权’。美国驻菲律宾司令温德尔·斯威策更是威吓说:‘第七舰队,有责任采取任何情况下应当采取的任何行动’”。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对菲律宾政府提出了抗议,并采取了相应的实际行动。在5月底提出抗议后,台湾当局于6月2日组成海军“立威”部队巡弋南沙群岛,赶走岛上的菲律宾人,涂毁克洛马在诸岛所留字迹。6月29日,台湾当局组成“威远”舰队巡弋南沙群岛。7月7日,迫于中国的压力,克洛马其将“青天白日”旗送返台湾当局驻菲律宾大使馆,并示歉意。9月24日,台湾当局派“宁远”号舰队再次巡弋南沙群岛。10月2日,巡弋舰队在双子礁(即南子岛、北子岛)附近截获克洛马兄弟率领的一艘菲律宾海事学校的训练船,收缴其所携带的枪支,并警告其不得侵犯中国领土后,将其释放。鉴于1955年和1956年的教训,自1956年起,台湾军队恢复了对太平岛的驻军,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台湾军队在太平岛上的驻军,是南沙群岛中唯一的驻军。

菲律宾政府人为制造

侵略南沙群岛、海域的法律依据

“人道王国”与“克洛马”事件败露后,菲律宾政府深知:如果仅仅单方面以“国防安全”为由及强行武装占领,无法确立菲律宾对南沙群岛及其附属海域的领土主权,更得不到美国等国的认可与支持。因此,菲律宾政府觉得,要想使自己在南沙岛礁主权声称上合法化,需通过法律形式来完成,而这种法律必须国内立法先行。1955年3月7日,菲律宾代表团向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件,声称“菲律宾群岛各岛屿周围、各岛之间和连接各岛的所有水域,不论其深度、范围如何,都构成菲内陆或内水水域的一部分。”菲律宾政府认为,因其领土为一群岛国,地理位置特殊,故主张其领海应依照经度和纬度来划分,无法适用于一般国际上所沿用的海岸线低潮等计算方式,其主张,西起东经118°,东至东经127°,北起北纬21°7′30”,南至北纬4°24′54”(即自雅米岛至沙巴),除西南角外,大体呈长方形,其主张的领海自3海里到250海里不等。菲律宾还提出“群岛国”概念,认为陆地、水域和居住在各岛之间的居民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958年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并没有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提出的群岛国问题进行有关的专题讨论,更没有将它提交会议表决。而在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所形成的法律条约中,也没有对“群岛国”作任何规定。在1960年召开的第二次海洋法大会上,此问题也不了了之。

即便如上,菲律宾政府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1961年5月18日,菲律宾政府按照自己单方面的设想对外公布了《菲律宾领海基线法案》(An Act Define the Baselines of the Territorial Sea of Philippines)。此法案亦称“菲律宾共和国第3046号法案”。《菲宾领海基线法案》规定:菲律宾共和国领土最北端为北纬21°7′(巴丹群岛北端的雅米岛),最南端为北纬4°24′(法朗西斯礁Prances Reef),最西端为东经116°55′(凯伊Cay),最东端为东经126°36′(普森角Pussan Point)。《菲律宾领海基线法案》规定以岛屿直线基线来划定菲律宾的领海及其海域。它规定:“依据1898年美利坚合众国与西班牙签订的《巴黎条约》第三条割让给美国的领土、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以及1930年美英签订的公约所涉及的列岛,以及菲律宾政府于本宪法实施时行使管辖权的所有领土。”

在公布领海基线法案的同时,菲律宾政府还声称 ,“在连接属于菲律宾群岛各岛屿间的所有水域周围,不管它的宽度或面积,都是岛屿领土必要的附属部分,共同组成了国家和岛屿水域的完整部分,是菲律宾不可分割的主权。包括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华盛顿条约》、1930年《美英协定》,以及1932年《美英公约》所描述的所有划定线内的其他水域。菲律宾对上述诸条约规定范围内的一切水域视为本国领土;围绕、连接本国各岛屿之间的所有水域,不论其宽度和面积大小,是陆地领土不可分割的必要附属物,共同构成菲国内水之一部分;虽在群岛最外缘岛屿之外,但在上述诸条约所规定范围之内的水域,都构成菲律宾的领海;菲律宾领海的基线,由连接群岛最外缘岛屿的适当点的直线来决定。” 这在1969年1月美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大使馆大使在研究菲律宾政府官员胡安· 阿雷格莱度(Juan Arreglado)的“菲律宾领水”(1960年1月15日)——来自1955年3月7日菲律宾代表团给联合国秘书长的口头文本时得到印证。凭借该领海基线法案,菲律宾政府人为画出了80条直线基线,包含了7000多个岛礁,基线总长超过8100海里,均长102海里。其中最长基线为140.05海里,最短的却只有178米。该法案使菲律宾得领土面积扩大两倍多。如果该法案所声称的领海界限被接受的话,它将使菲国的领土扩大两倍多。该“条约界限”的海域面积约为230000平方海里,其界限还包含了印度尼西亚额米安加斯(帕尔马)岛。显然,这是菲律宾政府肆意侵犯它国领土、不负责任的做法。

附图:菲律宾领海基线与条约界线。

(注:资料来源——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第139页。)

菲律宾共和国第3046号法案规定其领海基线为直线基线,出于印刷错误,该法案没有规定其领海的各基点和基线。基于此,菲律宾政府于1968年9月18日再次启动国内立法程序,通过了修正第3046号法案第一条和第5446号法案,为其吞并、侵占南沙岛礁及其海域寻找法律依据。修正后所确定的其北方领土的7个基点分别为:雅米岛西部(北纬21°07′26"、东经121°56′39")、土马鲁克岩(Tumaruk Rk,北纬20°28′03"、东经120°02′03")、巴林坦岛(Balintang Islands,北纬19°57′45"、东经122°09′28")、雅米岛东部(北纬21°07′03"、东经121°57′24")、雅米岛西部(北纬21°07′26"、东经121°56′39")、雷洛(Railo,北纬20°43′0"、东经121°46′55")、度阔伊岛(Doquoy,北纬20°20′06"、东经121°46′35")。从上述基点连线来看,从亚米岛向吕宋岛东西突出角所划的群岛基线,若菲律宾政府以此划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将有一大片海域跟中国的南海海域交叉、重叠。

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岛礁

尽管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道王国”和“自由地王国”相继败露失败,但菲律宾一直放弃侵占南沙群岛的图谋。马科斯上台执政后,菲律宾的独立自主倾向日趋明显,菲的对外政策越来越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寻求东南亚地区的领导角色,其南海政策也日趋冒险。1968年,菲律宾已分别在南沙群岛的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设立了哨所。同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成立的“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的勘测报告出炉后,菲律宾等国更是增强了对南沙资源的浓厚兴趣,纷纷自行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甚至直接出兵占领南沙岛礁。1968年3月20日,菲律宾以第370号总统公告,宣布对大陆架的主权并将其范围确定为自领海外至可开发的深度范围。1971年7月10日,菲律宾政府首先借口并声称台湾当局的军舰在南沙群岛海域向菲律宾海军船只“开火”,接着其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ddinand Marcos)马上召开国家安全会议,讨论南沙群岛问题,并对外公开发表声明,首次公开提出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主张,而这份声明也构成了菲律宾政府在南沙群岛问题上的第一次公开的官方主张。马科斯借机宣布菲律宾已占领马欢、费信和中业三岛,并称其主权来自本国公民克洛马的“受让”。马科斯继续说道,南沙群岛是“有争议的”岛屿,菲律宾人认为这些岛屿并不属于任何国家,因此菲律宾有权对其实施占领。紧接着,他在给台湾当局送去的“外交照会”中,要求台湾撤走在南沙太平岛上的驻军,其理由是:a、太平岛邻近菲律宾,台湾军队或任何其他国家军队的出现,对菲律宾的“国家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威胁”;b、斯普拉特利群岛处在盟国托管状态之下,未经盟国认可和批准,任何国家都不得向该群岛派驻军队;c、这些岛屿是菲律宾公民克洛马在1947—1959年间发现的;d、南沙群岛是在菲律宾所声称的群岛领土范围之内。马科斯表示:“这些岛屿被认为是无主地,或许可以依据国际法所承认的领土的取得方式,如占用和有效管理而取得这些岛屿。”马科斯借口南沙群岛是“被放弃的无主地和有争议的土地”,认为菲律宾加以占领和控制并对其拥有主权的理由是充分的。此时菲律宾唱的是老调,但20世纪70年代初的形式与50年代有了两点很大的不同:一是这是菲律宾政府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赤裸裸地对南沙群岛提出自己的主权要求;二是菲律宾之所以明目张胆地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它已占领了几个南沙群岛岛礁。1970年9月11日,菲律宾海军侵犯马欢岛,并将其易名为“拉瓦克岛”(Lawark),占领后立即驻兵把守,紧接着侵占费信岛。1971年5月9日菲军侵占中业岛,易名为“帕加萨岛”(Pagasa)。7月14日,菲律宾军队侵占南钥岛,把其易名为“科塔岛”(Kota)。菲律宾甚至要求台湾军队从太平岛撤出。

附:20世纪70年代初菲律宾所占南沙部分岛礁

面对菲律宾的公然侵犯,中国政府立即对马科斯的声明作出了反应与回击。1971年7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永胜在朝朝驻华大使玄竣极举行的宴会上,对菲律宾的侵略行为提出了严重的抗议。黄永胜指出,菲律宾对中国南沙群岛的侵犯,是“美帝国主义在亚洲推行侵略政策的需要。”他重申了中国对包括马欢岛、中业岛在内的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菲律宾立即停止对中国领土的侵犯。台湾当局也在7月12日发出抗议,拒绝从太平岛撤军,否认曾向菲律宾船只开火。菲律宾不但置中国海峡两岸政府的抗议于不顾,相反更加变本加厉,于1971年7月30日分别侵占了北子岛(易名为Parola)和西月岛(易名为Likas),1978年3月4日又侵占了双黄沙洲。

1972年3月,时任菲律宾副外长的乔·D.英格尔(Jose D.Ingles)在联合国会议上宣称:“我们不赞成中国大陆所提出的领土主张,特别是马欢岛(菲律宾人把它称之为“拉瓦克岛”),因为它实际在菲律宾的控制和占领之下,我说占领就是反对他国的主张。”4月,菲律宾政府正式把上述53个其所谓的“自由地群岛”并入菲律宾巴拉望省的一部分,称之为“卡拉延”,成为一个村镇(Poblacion)级别的行政单位。菲律宾还特意为此设立特别顾问委员会,负责管理“卡拉延”的行政事务,委员会由巴拉望省选出的11名委员组成,另任克洛马为该委员会主席。1974年2月,菲律宾政府宣布已经控制包括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北子岛、西月岛在内的南沙群岛5个岛屿。与此同时,菲律宾军方侵略南沙群岛的野心则更加露骨。1974年3月,菲律宾海军总司令伊拉里奥·鲁伊声称,2月27日起,菲海军已经开始使用有争议的帕洛拉岛(即北子岛,位于南沙群岛的北部,菲律宾巴拉望岛以西约230里)的灯塔。1978年3月4日,菲律宾国防部副部长卡梅洛·巴尔维罗对法新社记者说,“菲律宾现在共占有斯普拉特利群岛中的帕加萨(Pagas 中业岛)、帕纳塔岛(Panata草沙洲)帕罗拉(Parula 北子岛)、库塔(Kuta 南钥岛)、吉凯(Jikae 西月岛)、拉纳克(Lanak 马欢岛)及帕塔格(Patag 费信岛)。”同年3月10日,菲律宾南部军方发言人则更直截了当,说“既然中国可以宣布这个地区归它所有,既然越南可以宣布这个地区归它所有,为什么比这两个国家离这个地区更近的菲律宾就不能宣布它归自己所有呢?”五天后,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ddinand Marcos)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家副总理李先念时声称,菲律宾自1971年以来一直占领斯普拉特利群岛的7个岛屿,“有人说菲律宾近来又占据了一个新岛,这是不确切的”,“那只不过是那个岛上的卫兵因为淡水供应问题进行轮换罢了。”这足显菲律宾政府的嚣张气焰。

为巩固自己的占领果实,菲律宾还同另一个占领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越南“相互配合”。1978年1月8日,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ddinand Marcos)与到访的越南外长阮维桢签署共同声明,声称“本着和解和友好的精神”,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南沙争议。同年9月1日,越南总理范文同对菲律宾进行访问并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就南沙问题交换了意见。而这位越南领导人,在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强调这项规定适用于东沙、南沙、西沙、中沙和其它属于中国的岛屿后,9月6日其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规定中国领海的声明旨在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完全正当的……越南人民完全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领海的声明。”而且9月14日范文同在向周恩来总理递交的国书中,强调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所作的关于中国领海的决定和声明。作为一国的领导人,竟然这样出尔反尔。

菲律宾政府第1596号法案

在出兵非法占据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后,菲律宾的胃口并没有就此满足。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ddinand Marcos)签署第1596号总统法令,把南沙群岛33个岛、礁、沙、洲声称为“菲律宾领土的一部分”,并命名为“卡拉延群岛”(The Kalayann Island Group)。菲律宾政府缘于1956年克洛马的“探险”“发现”之旅的“卡拉延群岛”,该群岛的坐标如下:“从北纬7°40′与东经116°相交的点,沿北纬7°40′向西,直至东经112°10′相交;在沿东经112°10′向北,直至与北纬9°00′相交;再向东北,直至北纬12°00′与东经114°30′相交;再沿北纬12°00′向东,直至与东经118°00′相交;再沿东经118°00′向南,直至北纬10°00′相交;再向西南,直至北纬7°40′与东经116°00′相交的起点。”而1961年6月16日,菲律宾政府公布的共和国第3046号法案规定,其东西南北四个突出点分别是在东经126°36′(位于布散角)、东经116°55′(位于珊瑚礁)、北纬4°24′(位于法兰西礁)、北纬21°7′)位于巴丹群岛最北端的亚米岛)。显然,以上条约、协定,甚至连菲律宾政府自己公布的法案(1961年),中国的南沙群岛并不包括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内,而菲律宾第1596号总统令却把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划为其领土,这显然是对别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

附图:菲律宾政府宣布的所谓的“卡拉延群岛”的范围。

( 注:资料来源——李金明著《中国南海疆域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第137页。)

1978年6月,菲律宾在其非法侵占的7个南沙岛礁上大兴土木,修筑防御工事,紧接着,菲律宾侵占了双黄沙洲等南沙部分岛礁,导致菲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紧张。1980年,菲律宾非法侵占司令礁。1999年5月,菲律宾“马德雷山号”军舰以“机械故障”为由,搁浅在距美济礁东南约17海里的仁爱礁(中国渔民向称“断节”),并从此赖着不走,实际上非法占领了仁爱礁。2009年1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通过了第2699号法案,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法案”(Senate Bill 2699),2月2日,菲众议院以177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第3216号法案(House Bill 3216),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包括太平岛及位于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划入菲律宾版图。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了该法案。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2011年6月13日,菲律宾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

结 论

通过以上对菲律宾窥觑、占领南沙群岛的历史考察,不难看出:菲律宾所声索的南沙群岛岛礁主权,是其从20世纪30年才开始窥觑的。而在此之前(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宋),中国人早已发现、命名并对这些群岛、海域进行管辖。目前菲律宾所占据的部分南沙群岛岛礁是其20世纪70年代后才开始非法武装侵占的。南海之称自古有之,并不是什么21世纪才出现的“西菲律宾海”。无论菲律宾政府如何挖空心思,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永远也改变不了南沙群岛岛礁及其附近附属海域主权属中国的事实。

责编:李静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