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李兰芳,1936年8月出生在济南市济阳县曲堤镇直河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如今,已是82岁的老人了,身体还算硬朗,精神也还不错,说话更是大嗓门,站在楼道里说话,几乎整栋楼的人都能听到。

1956年1月,父亲在济阳县武装部应征入伍,在县城集训十天后,部队步行来到禹城火车站,整整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于晚上通过鸭绿江大桥,来到了朝鲜的新义州,在新义州吃过午饭,步行走了一夜的山路,到达了所在部队驻地——中国人民志愿军201部队13中队警卫营通讯排。

刚到部队的父亲

父亲说,战后的朝鲜,满目疮夷,遍地都是炮弹坑、炮弹皮、废旧汽车皮等。朝鲜的人们没粮吃,没屋住,大多数人就住在山洞里面。当时志愿军的主要任务,一是继续加强战备,搞好军政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二是协助朝鲜人民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作出贡献。父亲及战友们帮朝鲜人民进行耕地、插秧、送粪、锄草、收割、打场等各种劳动,还帮助朝鲜人民进行修坝、掘井、修桥、修渠、挖沟和修盖房屋、学校,植树等各项建设,节约下来的粮食更是救济给当地缺粮的人民吃。

1957年3月,父亲到了201部队警卫营五连,在五连进行打靶射击、野外驻训等军事训练,在这期间,父亲由于表现优秀,被任命为班长。1957年底,志愿军为迎接周恩来总理不久后的朝鲜访问,从各连队抽调了70余人组建起教导排,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中训练,父亲被任命为教导排副排长。

副排长时的父亲

1958年2月14日,父亲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代表团的成员有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和总参谋长粟裕,以及张彦、章文晋和驻朝鲜大使乔晓光等。周总理和代表团在紧张繁忙的参观访问中,于2月26日,到达志愿军总部,杨勇上将,王平政委,梁必业主任等广大志愿军指战员热烈迎接总理和代表团,父亲所在的教导排更是以整齐的军姿接受总理的检阅。总理亲自宣布下达了志愿军撤离回国的命令,命令要求从1958年3月15日开始至10月26日志愿军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

父亲说,撤军决定公布以后,全体志愿军利用归国前的短暂时间,在“多流一把汗,多留一分友谊”的口号下,继续帮助朝鲜人民进行各种劳动,修渠、建堤、打井、盖房、造桥、筑路、植树、挖鱼塘等,当地的群众需要什么部队就做什么。父亲还记得当时许多部队为了多留细粮给朝鲜人民军,宁可自己吃粗粮;为了多剩柴火给人民军,宁可自己用冷水洗脸。人民军接防部队来到志愿军驻地,各部队把最好的房子让给人民军住,把细粮送给人民军吃。在回国前夕,部队祭扫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烈士陵园墓地,在毛岸英同志墓前,父亲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毛岸英同志墓前留影

1958年3月1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布撤军公报,志愿军从3月15日到10月26日,分三批全部撤出了朝鲜回到祖国。父亲是1958年10月最后一批撤回的,回国后所在部队在北京西郊驻扎,部队重新进行了组建,从别的部队抽调来的人员,返回了原驻地,也有部分人员改成了铁道兵,转业回乡,只留下了部分警卫人员。这时,父亲患上了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大连五四二医院,出院后,于1959年1月,转业来到了济阳县河务局。

父亲在大连“五四二”医院

1959年至1961年期间,全国性的饥荒和粮食短缺,整个中国饿死的人不计其数,父亲他们的一日三餐就是两个小小的窝头,饿的受不了就喝水充饥。农村老家虽然也是穷,但庄稼人却总能从地里找点东西来糊弄肚子,家人劝父亲回家。父亲回家后就在村大队里任职,这时,在别人的介绍下与母亲结了婚,我们姐妹四个相继出生后,生活更是异常的艰辛,但即使在最艰苦的日子里,父亲坚信祖国一定会富强起来!

现在已是古稀之年的父亲,最关心的仍然是国家大事,每天晚上七点钟的新闻联播是必看不误,或许这就是一个老兵的情结。前一阵给父亲买了一个MP5帮其解闷,父亲让我帮他下载的第一首歌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不知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又将会引起父亲多少的岁月感慨和人生回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