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可以提高家谱文献保存和编研,是今后家谱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目前我国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一般通过建立网络、编研数据库等形式,存在分散进行、规范不统一、开发层次较低等不足,为此,需要准确定位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特色、加快相关工具软件开发、拓展家谱信息来源、逐步推进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市场化良性运作。

中图分类号: K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6-0125-04家谱又

谢琳惠

(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 河南洛阳471023)

关键词:家谱文献;数字化;网络信息服务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它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家族中的家规、家法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

1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它与国史、方志一起,被称为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民间社会团体和各家族中的热心人士纷纷组织开展家谱的修缮和续订,同时,各地方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家谱在维系社会宗亲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也在纷纷加强对社会宗亲文化指导的同时,在技术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以发挥中国传统优秀宗亲文化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家谱文献为单一的纸制载体,体制复杂,内容形式多样,在利用和传播上存在很大局限。21世纪,互联网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化保存和交流具有很强的安全性、时效性和便捷性,成为人们信息保存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谱文献资料的数字化保存和网络交流逐渐为相关人士所重视,此外,通过开发应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也可实现家谱资料修订补充的快捷化和延续性。家谱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应逐渐成为今后家谱资料收集和编研的主要方式。所谓家谱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家谱文献中的文字和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编制成家谱书目数据库或家谱全文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或网络揭示和传播家谱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家谱文献资源的目的。[1]

2我国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现状

2.1大中型图书馆是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的主力

图书馆是家谱收藏的主体,馆藏家谱文献资源十分丰富,在资源开发上占有绝对优势。一些省级公共馆和高校图书馆对家谱文献资源为本地学术科研提供信息支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体现图书馆建设特色。目前,我国图书馆在家谱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上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借助自动化管理系统对馆藏文献资源予以揭示,以提高家谱文献的利用效率,如上海图书馆的“家谱书目查询系统”、安徽图书馆的“族谱查询系统”、四川省图书馆的“馆藏家谱族谱查询系统”等;第二种是直接提供家谱文献资料的网络目录以方便公众了解馆藏情况,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地方志家谱书目”、山东省图书馆的“山东家谱联合目录”、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广东海南家谱联合目录”、福建省图书馆的“福建家谱联合目录”等;第三种开发建设家谱或包含有家谱资源的数据库,如郑州大学的“河南文献网站”、浙江省图书馆的“浙江家谱总目提要”、福建省图书馆的“福建家谱提要”、湖南省图书馆的“湖南家谱”、山西省图书馆的“山西家谱”等。此外,一些家谱收藏达到一定规模的基层图书馆也对馆藏家谱资源进行了计算机编目并提供网络检索服务,如严济慈图书馆的“金华地区家谱联合目录”、泉州市图书馆的“馆藏家谱数据库”、无锡图书馆的“馆藏家谱目录”等。

2.2建设家谱资源网站、交流开发家谱信息资源

目前一些文化企业、资料收集机构、文化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纷纷建立家谱文化网站,弘扬家谱文化、开展家谱文化研究、存史集新、交流家谱资料和信息、寻根问祖。相关专门性的综合性的网站有“中国家谱网”、“家谱网”、“中国新家谱网”、“百姓家谱”、“家族族谱网”、“家谱寻根网”、“家谱信息”等,此外,一些综合性大型网站也推出针对家谱交流的版块,如“搜狐网——家谱/姓氏”、“中国台湾网——族谱”。各家族旺门热心人士组织自建的家谱或家族文化网站更是繁多,如“程氏文化网”、“袁氏家谱网”、“中华杨氏网”等。相关网站一般设置有“家谱资讯”、“资料库”、“网上查询”、“家谱研究”等栏目,一些文化企业通过网上提供家谱服务或谱牒交易,实现家谱文化传承和宣传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

2.3开发制作家谱资源信息化产品

一些文化企业认识到家族文化弘扬过程中的巨大商机,组织开展编制相关文献资料和数字化产品,最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中国基本古籍库工作委员会和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联袂编辑研制的“中国谱牒库”数据库。“中国谱牒库”共精选民国以前代表性的历代族谱共计8,000余种,提供全文数据和原版图像并配备专用的检索系统和功能软件。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家谱的文献资源,“中国谱牒库”分为下载型和研究型两种光盘,分辑出版,计划2015年前全部完成。

2.4编制包含有一定家谱文献资源的中国古籍数据库

一些出版社和数字化公司从事大型古籍数字化产品开发,如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数字化古籍《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历代石刻史料汇编》、《永乐大典》等;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数字化古籍“国学宝典”、“历代经典文库”、“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等,这些数字化古籍中包含部分家谱资源。另外,一些数字图书馆开发的大型数字化古籍,如“北京大学古文献资源库”中也有一些数字家谱。

2.5开发研制家谱资源信息化的工具软件

家谱文献因多由民间自行编制,数量巨大且较分散,内容上包含不少生僻字和异体字,家谱中的世系图、世系表的排版格式编撰较为特殊,不是简单的电脑扫描就能提示的,需要开发专门的平台系统软件。目前,国内一些图书馆和数字化企业已着手开发相关软件并部分投入使用,主要有盛世家谱坊开发的“盛世家谱”、旭礴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族脉家谱”,此外还有“天下家谱”、“家谱先生”等专门化开发软件。这些应用软件针对家谱资料的特点和家谱信息交流的需要,开发有建立谱系、维护族人档案(包括个人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的管理),记录族内大事,新修、续修、还是改修老式家谱、或者是抢救复制私藏老谱,设置世系表以及先人堂、虚拟墓园的祭拜和管理等相关功能,实现家谱资料保存维护和增补的现代化操作。

3我国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存在的不足

家谱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在我国开展为时不长,加之家谱文献资料的分散性和内容上的复杂性,目前家谱文献资料的数字化还处在研讨阶段,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3.1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家谱的编制多是民间行为,家谱文献资料的收集区域特点明显,目前我国家谱文献资源建设没有归口管理,对家谱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处在各自为政状态,不同系统不同单位和社会组织多是针对自己收集到的家谱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或网络化交流,重复建设的现象就在所难免。

3.2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控制

由于缺乏统一归口管理或协调行为,目前我国家谱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单位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采取不同的数字化方法,造成相同专题的数据库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数据库格式,使得用户需要熟悉多种不同的数据库格式。其次,相同内容的数据库不同网站所提供的检索途径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各不相同。

3.3缺乏系统完整的目录控制体系

由于目前我国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过程中没有统一的且系统完整的资源控制体系,用户对家谱文献数字化资源利用不太容易,不清楚什么单位提供什么样的家谱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这无疑限制了用户对网络家谱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

3.4数据库开发层次较低,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

我国的家谱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2]一方面传统印本型的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还刚刚开始,大量印本型家谱文献信息资源有待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成相应数据库;另一方面,各馆所建数据库不很规范,包含丰富数据内容的较大型数据库也不是很多。

4我国家谱信息资源信息化的发展

4.1定位准确,突出各自特色

家谱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向用户提供一个业务接口、一个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信息资源及家谱文献的业务流程集成起来,从而提供一体化服务。[3]因此,在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产品的栏目设计上,要根据读者的主要类型和需求特点,立足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融家谱文献的收藏特色、管理特色和服务特色为一体,形成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检索方便、易于操作的家谱文献信息服务网页,使馆藏家谱文献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的推广,为更加广泛的读者所利用。[4]同时,还需要不断充实内容,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保持家谱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的延续性。如在网页建设运行后,要根据用户需要的变化和家谱工作发展的需要,及时清理已经失效的信息和超文本链接,对栏目的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追踪用户需求变化,及时开发多样化的信息产品,不断充实栏目内容。

4.2加快家谱数据库系统统一开发,规范数据库形式

家谱文献数字化产品的内容揭示方式,除文字性的描述外,还应有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形式。其提供给用户的检索内容,也不仅限于题名、作者等项,也应提供全文检索。只有完整地搜集家谱文献,并以多种视角去揭示,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因此,家谱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必须遵从当前通行或主流的标准和规范,为以后的资源共享、跨平台检索、异构数据库互操作、元数据复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其中包括字符集的规范、描述语言的规范、元数据的规范、对象数据的规范等。[5]首先,要尽快制定实施统一家谱文献数字化软件标准,规范家谱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制作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在此基础上要尽量选用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的软件系统,最终实现与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相连接。其次,选用的软件系统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实现家谱文献数据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多媒体检索阅览平台,方便用户利用。

4.3尊重知识产权、积极拓展家谱文献资源来源

家谱文献资源的收集往往来源于社会个人,家谱文献包含着许多家族资料,有些甚至是家族隐私信息,因此,在对家谱文献资料数字化处理和传播时,必须坚持尊重产权、保护家族隐私原则。文献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问题实际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如何解决原始家谱文献的知识产权,二是家谱信息数字化资源本身的著作权问题。[6]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过程中涉及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多种著作权,对于有著作权的文献的数字化,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版权使用许可。在家谱数字化信息传播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以保护。

随着目前家谱文献资料数字化内容的不断丰富,在进行家谱资料编研时,也要充分利用家谱数字化资源本身,网络家谱文献资源较之传统家谱文献,具有范围更广、种类更多、形式新颖等特点,收集和利用更为便利。

首选信息源是本地网站,包括各级政府机构的网站,其中收录了各种地方性动态信息、政策法规、灰色文献、地方文化信息等等。其次是网络版报刊。现在不少报纸都同时提供网络电子版,而且几乎都是免费的,可以按年代、日期浏览,有的还可以对一段时间内的报纸进行检索。第三是各种数据库,如图书馆馆藏书目、网上新书目、期刊论文等,从中可检索到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第四是各种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网站,尤其是其中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态、独家收集的资料等。第五是综合网站的家谱或相关版面,各种网上论坛经常有网友发表对本土建设的评论和建议等等,如“百度贴吧—家谱吧”、“天涯社区—天涯博客—家谱研究”等,许多家谱文献甚至一些民间收藏者的私藏文献都被挖掘出来放到网上。这些网站的家谱文献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收集整理后将是独特的特色家谱资源。

4.4完善数据库功能,满足用户需要

针对网页信息资源内容的丰富和信息量的日益增大,家谱数字化产品必须要有完善的检索功能,才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检索功能不仅包括每个数据库自身完备的检索功能,还要设置整个平台的检索途径。通过检索,读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通过对读者检索需求的自动分析,组织和开发信息资源。此外,积极开发利用网站中的交互方式,使网页功能更加完善和强大。家谱文献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流、协作、共享和互动的过程。馆员对家谱文献信息环境和信息结构的熟悉度,对信息检索、析取、分析和整合技术的深入掌握,与学者专家组的协作和联系以及与读者及其利用信息的过程的密切互动,形成了组合式的主体服务优势。[7]因此,家谱文献信息服务网页需要通过读者园地、读者留言、读者意见等栏目,给馆员与当地的专家学者、读者之间,及读者相互之间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在交流互动中提高馆员的信息服务水平,提高读者对家谱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4.5开发家谱文献开发市场,促进家谱文献信息化良性循环

家谱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传播利用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实力做基础,然而,大部分家谱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只注重自身需求或为特定地区服务,缺乏长远利益的考虑,经济意识和商业意识淡薄,忽视了家谱文献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导致家谱文献数字化建设的“造血”功能不强。[8]为此,相关个人和社会组织必须要确立“用户第一”的原则,走出馆门,主动走向社会,直接与工商企业联系,积极调查了解社会用户的需求方向,把家谱文献信息服务和社会需求沟通起来,提供适宜对路的家谱文献信息产品和高效益的专项文献信息服务。比如:举办家谱文化报告会、举行信息资料展览、深入用户访问、进行用户问卷调查,收集家谱文献服务的反馈信息等多种方式,了解社会用户对家谱文献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用户吸收家谱文献信息的能力和程度,掌握家谱文献资料数字化对用户产生的实际效益等情况,从而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服务方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家谱文献数字化信息和服务,从而不断获取社会支持。

5结语

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家谱文献资源的开发与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信息技术、传统资源、人文需求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坚持藏为所用,把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实体阵地服务、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结合起来,把家谱文献资料数字化处理和其他文献信息服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实现家谱文献工作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毛建军.中国家谱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档案与建设,2007(1):22-24.

[2]杨克香.浅谈网络家谱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4):48-50.

[3]成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整合方法与服务平台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51-152.

[4]张丽玲.公共图书馆网站家谱文献信息服务网页栏目设置[J].甘肃科技,2012(13):73-74.

[5]林碧英.浅论公共图书馆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家谱文献[J].现代情报,2007(9):122-124.

[6]周玉山,张岚.山东家谱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略述[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3):86-89.

[7]方逢源.关于家谱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9(10):96-99.

[8]王琼海.家谱文献数据库开发及其商业化运营方法探讨[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377-382.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6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