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周时期,那时候的人应该是最信天命测算的,动不动的就得占个卜,一般都喜欢夜观天象以测吉凶,甚至就连帝王每天去哪个妃子的房间睡觉,都要根据看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决定...本期视频带你了解易经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应用的。

今天我们来系统的讲讲在古代,易经是用来干嘛的,古人是如何用易经的智慧指导生活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搞清楚一个问题:易经是何人而作,因何而作?

据《易经系辞下》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有同样类似记载的还有《三皇本纪》。

在正史《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通过上面的古文献记载,我们看到易经最初是在人文始祖伏羲氏发明创造的。易经在产生之初就是为大众服务的,原始部落时期可以用它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通过观察天文星体的位置来确立时令,看看最近该种什么;又比如今天准备出去打猎,要看看有没有雨;又或者有新人要结婚了,看看哪天是良辰吉日等等。

总而言之,易经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古人总结出的一套抽象而又具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说白了易经就是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的总结自然规律而成的一部经典,用于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让后人可以少走弯路,趋吉避凶。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阶级的产生,易经就成为了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统治阶级(即帝王)用易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目的是为了顺应天下大势,巩固政权、强盛国家。

说到这,我给大伙列举两个有趣的故事方便大家去理解。

在商周时期,那时候的人应该是最信天命测算的,动不动的就得占个卜,一般都喜欢夜观天象以测吉凶,甚至就连帝王每天去哪个妃子的房间睡觉,都要根据看月亮的阴晴圆缺、摇一摇(特指龟甲占卜)等方式来决定。

还有一个是在春秋时期的晋献公。

话说晋献公当时迷恋一个叫骊姬的美女,想把她纳为爱妃。那个时候,流行龟甲占卜。遇到这等大事,没的说,弄只乌龟来占卜一下吧。

于是又是钻孔又是烧,好不容易占卜的结果出来了:“不吉!”

可是晋献公真的喜欢这位美人啊,怎么办呢?

晋献公就想:换别的占卜试试。这次不用乌龟了,改用蓍草,这次结果让晋献公很满意:“吉!”

晋献公很高兴:“蓍草说得很有道理,比乌龟的话中听,咱们就听蓍草的!”

占卜官一听立马坐不住了,一脸正气地说:“大王,专业问题您得听我们这些专家的,龟甲的占辞说得非常明确了:您要纳骊姬对您不利,会害了您的江山社稷啊。

可晋献公不听啊,到底还是输给了美色,最后害得是自己丢掉了江山也害死了自己的亲儿子。

我告诉大家,这说明个什么事哈,

到了唐代,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统治阶级将易学在生活里应用规范做成了历书,即最早时期的老黄历。有关行事宜忌的内容开始大量出现。而此类丰富的趋避内容,其实早在伏羲创易的时候就开始应用于社会实践,可能只是碍于技术的限制,没有形成明确的书版记载,所以才有了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说法。

那我们知道了古代人是这么应用易经的,搁到现在是不是也一样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说古人需要用易经智慧来完成的活动我们照样需要,甚至说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应用领域是更加多元化的,比如说在古代嫁娶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么一个流程,到了今天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看看什么时期我的桃花运比较旺,什么卦的人比较适合我,在什么环境里更容易表白成功,选哪个良辰吉日完婚等等都是我们现代人应用易经的便利。

所以说呢,我们当代人不但要好好享受古人留下来的易学智慧带给生活的便利,我们还要将这种优秀的传统易经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也能体会到这种福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