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歲月的長河流淌,將風土人情的記憶沉澱下來,凝固成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在城市文明日益繁榮的今天,鄉土中國經歷了什麼蛻變,保留了哪些底色?擁有歷史傳統和文化遺產的古村鎮,如何煥發新的生機?本版特開設“古村今貌”欄目,探訪全國各地古村鎮,記錄它們在時代浪潮中生存發展的現狀。

含山縣運漕鎮成爲人民日報《古村今貌》欄目的開篇之作。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運漕鎮,曾是著名的漕運碼頭、商業重鎮。運漕老街至今仍保存着多處古建築和傳統行業,較好地展現了古鎮的歷史風貌——

裕溪河晨光

正趕上運漕鎮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龍舟賽,當地人說這甚至比過年還要隆重。寬闊的裕溪河上,聚集了近200條各色龍舟,岸上觀者如雲,在喧天的鼓聲和鞭炮聲中,人們整齊地揮動着船槳,奮力向前……千年古鎮運漕,一時間竟重現昔日碼頭的熱鬧景象。

運漕者,漕運也。八百里巢湖通過裕溪河與長江相連,而運漕鎮恰在兩湖(巢湖、蕪湖)之間的河之北岸。在陸路交通不暢的年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運漕鎮繁盛一時。

運漕鎮始建於東晉,距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原是古長江泥沙淤積而成的一塊高地,因長滿蘆葦蒿草,又有“蓼花洲”之稱。當地人周宗保告訴記者,東漢末年,曹操伐吳曾在此地屯兵,爲便於運輸糧草而開挖濡須水(即裕溪河)。此後,魏、吳兩國多次在運漕鎮一帶展開爭奪戰,小鎮也隨着形勢起伏而繁榮、衰敗。

明清之際,兩件大事的發生帶來了運漕鎮的鼎盛。一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感恩起兵時當地老百姓的支持,欽點運漕爲“十二圩鹽引岸”,即食鹽專營口岸。運漕隨之進入徽商的視野,建鹽倉,設鋪面,聲名鵲起。其次是蕪湖開埠通商後,李鴻章奏請清廷將原鎮江七浩口米市遷至蕪湖,運漕鎮作爲蕪湖米市在江北的集散地和中轉站,經濟繁榮程度盛極一時。

“運漕生產的大米不僅供應蕪湖市場,更遠銷南京、無錫等地。鼎盛時期,運漕鎮有36道街、72條巷、48道閘,時人稱之爲‘小蕪湖’。”周宗保說。

鎮上有名的“李鴻章當鋪”,時爲李鴻章之弟李蘊章所辦,堪稱運漕商業繁華時代的遺存。前後五進院落的徽派建築古樸素雅,進門第一間房內,以雕塑的形式再現了古人典當的場景: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手捧一匹布立於櫃前,柵欄後的典當師居高臨下,以垂立的左手與隱藏身後的另一位典當師互通信息,十分生動傳神。

在運漕老街有着上百年曆史的“鮑義興”茶館,一大早,來喫早茶的人絡繹不絕。“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運漕人的生活習慣同揚州很相似。”周宗保說,所謂“皮包水”就是喫早茶,“水包皮”則是泡澡,鎮上至今仍有六七家澡堂。

周宗保介紹,在陸路交通改善後,水路的重要性下降,運漕也隨之輝煌不再。而此後遭遇三次較大規模的破壞,很多古建築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如今的運漕老街,大概只有鼎盛時期的1/5。儘管如此,2014年統計運漕鎮仍保存有896處古建築,除了“李鴻章當鋪”外,法國傳教士建於1900年的“天主堂”及其北面的“神父樓”至今仍保存完好。鎮上導遊介紹,運漕鎮曾是“五教並存”之地,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側面反映了運漕作爲港口小鎮的兼容幷蓄。

由於米市興旺,鎮上曾遍佈“礱(lóng)坊”,就是將稻米碾壓去殼後出售的米店。其中,以“薛瑞豐礱坊”最出名,它也是當地最早使用柴油機加工稻米的礱坊。經過一期工程修復,原本破舊的門面和格子窗得到更換。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將對二進院落中破損的房頂、木雕進行維修。

“我們堅持修舊如舊,對於需要搶救性保護的文物古建優先安排,並蒐集歷史資料對一些老字號店鋪進行復原。”運漕鎮黨委書記汪學峯說。

運漕老街兩側至今仍有不少留存着歷史風貌的傳統行業,市井文化格外濃郁。修面店內,穿着背心、趿着拖鞋的老人雙腳翹在鏡臺上,享受着修面師傅的細緻服務。不遠處是一家制作傳統桿秤的商店,掛在門口的幾桿秤,歷經風雨而顯得斑駁老舊。女主人說,桿秤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在使用。“雖然有時很多天也賣不了一杆秤,但還是要把制秤的手藝傳承下去。”

“別看老街上的小店門面不大,一年下來最少能有五六萬元的收入,這對於留守家中的老人來說,已經非常可觀。”汪學峯說。

得益於歷史風貌的完整保留,運漕鎮2014年被評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次年又獲評“安徽首批千年古鎮”。

爲創建水鄉古鎮旅遊區,當地擬定了古鎮保護規劃,劃定了2萬平方米的保護開發區,還引入企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含山縣專門成立了“運漕古鎮保護與利用指揮部”,最大限度地恢復老街的原貌,並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力度,力圖爲世人再現漕運文化之盛景。此外,運漕鎮還是現代農業示範區,還將通過發展休閒採摘農業、觀光旅遊等,與古鎮旅遊相結合。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07月17日第07 版)

徵稿啓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