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5月20日上午,

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蓦然回首

我们已在港中大(深圳)度过了四个春秋

但四年间各种酸甜苦辣的回忆

永远铭记在心间

“听见你的声音”系列专题文案将邀请你聆听

首届本科毕业生的独家分享

蓝怡兰的大学时光:

在摸索中充满机遇与挑战

点击音频,收听蓝怡兰同学关于交换经历的分享

蓝怡兰

2014级经管学院&学勤书院

金融和国际商务双专业

高中毕业于福建省漳州一中

本科毕业后将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

作为港中大(深圳)首届本科毕业生的她,当初是什么原因选择了这所大学,又怎样度过这四年的日子?

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她一直希望去到一个独特的大学,而不是去到内地普通的重点大学,当一个普通的学霸。刚好时任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院长徐宁教授来到她的高中宣讲。不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理念,一下就打动了她。而且对英语的热爱,也使得她被这里的双语环境所吸引。

四年过去,回想起当初的期望,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基本做到了。想去上暑期课程,大一就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想去交换,就去了荷兰的鹿特丹管理学院。作为学校第一届学生就能被提供这样的机会,自己感到十分高兴。但是很羡慕后面的同学,因为交换的学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

交换经历有趣有意义

交换的时候,她选了一门组织管理的课程。兴趣驱使之下,她联系了华为在当地的办事处做了一个采访。这是她第一次自己去联系企业,第一次做这么有意义的采访。在采访中,她还了解了华为在荷兰市场和中国市场不一样的策略,这一切都让她觉得非常有趣。交换的时候顺便去游览欧洲各个国家,去体验不一样的文化。特别是在芬兰看到极光的时候,兴奋之情可以说是溢于言表了。

蓝怡兰同学所摄芬兰极光

蓝怡兰同学交换期间摄于希腊圣托里尼

学校生活充实而多彩

每个人在大学可能都想加入学生会,她就当了港中大(深圳)第一届学生会的学术部部长。新的学生组织,一切都要自己来筹划,设立框架,打下基础。学术部的长期活动大概就是Peer Mentor Program 吧,还结合同学们的需求,做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讲座,比如留学、校友分享之类的。大三搬入书院,收到宿生会竞选团队邀请的她,义无反顾地选择加入。新的书院,她希望能和书院一起成长,能为书院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希望以后在回忆书院生活时发现自己没有为书院建设出一份力。负责生活部的她,主要就是要维护宿生的权益了。她要及时接收同学们对食堂膳食的反馈,和食堂协调。

在课余,她喜欢跑跑步,释放一下压力。同时,她也很喜欢参加学校的讲座,尤其是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的讲座让人印象深刻。在讲座之后,他还听了学院几位同学的报告,也对目前一些比较稚嫩的想法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这让她第一次感到,大师和同学们的距离其实是那么近。

她说,大学里的教授非常的友好,比较喜欢和学生打交道。比如丁一教授,就像哥哥一样,经常解答同学们关于学业及就业的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又爱又恨”的Thomas Hugh 教授中文还说得特别好。蓝怡兰在大二的时候经常看他的授课视频,也经常在Office Hour 的时候和他交流。除此之外,她最想感谢的老师大概是林碧莲教授了。“她和别的老师不同,不是单纯给你鼓励,而且不断地鞭策你去不断前进。她会不断挑出你的错误,就像真正在职场上你会遇到的导师那样。

敢于接受挑战

眨眼间就毕业了,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要抓住每一秒来做准备,机会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比如在升学的时候,突然来一个实习面试的机会,或者录一个 Video 来证明自己,如果平时没有好的积累,可能会表现不好错失机会。然后就是要自信了。从大一开始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无论是什么样的状态,自信是给人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的根源。也不要局限于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包括社团、实习,或者是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支教、创业这种。

大学四年,她觉得自己变得更勇敢了,会敢于接受挑战。如果说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活,她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就是压力山大,在摸索中充满机遇与挑战。这所国际化的大学,给了她自信,出去面试的时候,能体会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所表现出来是和其他大学的同学不一样的。

蓝怡兰同学与学勤书院院长顾阳教授

听见你的声音——

首届本科毕业生的独家分享

July 2018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图片由蓝怡兰同学提供

文案/ 叶晓星(2015级理工学院学生)

排版/ 郑天晴(2016级经管学院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