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 产品总监

点融用户价值挖掘的产品总监,目前带领运营中心团队。拥有多年技术及产品项目经验。干货很多,欢迎交流。

引言

在过去的7年里我一直都是在做OTA的国际化产品,面向的业务涵盖了住宿、机酒、邮轮以及地面交通。国际化旅游产品比起国内旅游产品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面对的客户群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做国际化产品的一些思路。

首先,做国际化产品一定要有区别于国内产品的一些概念,比如:

🔘提供给客人的预订规则里,时间一定要区分国内时区和境外当地时区,客人预订的时间点和实际使用产品的时间点往往是不同的时区。

🔘交易结算的货币,也要区分人民币结算和境外当地货币结算。因为旅游产品往往会采用人民币预付团费,到境外当地后,用当地货币自己去结算小费或其他自选服务的款项。

🔘使用国际化产品的客人将不再局限于国内行前做准备的阶段,在境外旅游行中的客人,亦或者在境外当地的外国人,都有可能是我们的客户。所以,预订的规则,需要同时考虑时差、当地语言的支持、不同国家人群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刚才说的都是些To C端的概念,那么To B端的概念,也和做国内产品有所不同,比如:

🔘和外国供应商合作的时候,掌握英语或者对方国家的母语将是必不可少的沟通技巧。

🔘虽然商务合同通常采用格式化模版,但是对于合同中对于技术的要求限制可谓五花八门,产品经理一定要严格把关里面的技术条款。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合同采用哪个国家及地区的法律,判断当地的法律是否会针对我们的产品业务有特殊的法律规定。

🔘结算的周期、结算方式、计税公式、结算货币,这些也都需要事先确认清楚,后端产品需要自动化处理这些财务问题。

🔘不同国家的供应商在沟通的过程中,响应的频率是各有不同的,比如法国的客户就通常回复的比较慢。但即便响应的频率比较高,但沟通的效率低下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说日本的客户,尤其表现在他们在确认需求过程中的“事无巨细”。

刚才我们的国际化产品讲述的是中国人去境外使用境外产品,以及境外当地的外国人使用境外产品。目前还有很多国内的产品在考虑如何更好的服务在国内的外国人,这也是国际化产品的一个思路。

比如,在国内使用高铁服务的日本人和台湾人很多,而火车站的自动取票机目前只支持大陆身份证及港澳通行证,帮助外国客人解决取票难的问题,这也是一块潜在的市场。

总结

如何做好国际化产品,依赖于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受目标市场的成熟度影响。同时,让国内用户培养出预订境外产品的习惯,也需要一个很长的教育过程,可谓任重道远。

12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