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性

文 / 保罗·福塞尔

除了服装的颜色和涤纶成分,服装的“易读性”通常也可以判断人们是不是贫民阶层。那些印着各类期待你去读解并景仰的信息的T恤和诸如此类的蹩脚货色,被艾莉森·卢里命名为“易读衣着”,一个颇为实用的术语。印在衣服上的信息通常很简单,无非是啤酒商标,比如百威或喜力。当然也有较为老练和淫昵的,比如一位姑娘的T恤上写着:“最好的东西在里面。”当贫民阶层欢聚一堂共度闲暇时,绝大多数人会身穿印有各种文字的服装亮相。随着社会等级的升高,低调原则随即开始奏效,文字逐渐消失。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的服装上,文字被商标或徽记取代,例如一条鳄鱼。再往上,当你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记全部消失了,你就可以得出结论:你已置身于上等阶层的领地,印着“可口可乐才是正牌”的T恤属于贫民阶层;同样的原理,写着“马拉伯爵夫人”的领带俗不可耐,因此是中产阶级趣味的表现。

贫民阶层感觉到有必要穿戴易读服饰,存在若干心理原因,因此他们看上去并不滑稽可笑,反倒惹人同情。穿上一件印有“运动画刊”、“给他力”(一种运动员饮料)或者“莱斯特·拉宁”字样的衣服,贫民人士会觉得自己与某个全球公认的成功企业有了联系,于是在那一小段时间里获得了一种重要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每年五月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赛车跑道周围,能见到一些成年男人穿着荒唐蹩脚的衣服骄傲地晃来晃去,那上面必然写着“GOODYEAR”(美国著名汽车轮胎公司。-译者注)或“VALVOLINE”(美国著名汽车润滑油公司。-译者注)。商标在今日拥有一种图腾般的魔力,能为其穿戴者带来荣誉。一旦披戴上可读衣饰,你就将自己的私人身份与某个企业的商业成功混同为一,弥补了自身地位无足轻重的失落,并在那一刻成为一个人物。只需要往佛罗里达州哈利德的邮政信箱寄去27美元,你就可以得到一件前胸写着“Union 76”(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加油站遍布全美。-译者注)的蓝、白、或桔红的尼龙茄克衫,尺寸齐全,专有为女士和孩子预备的尺寸,它们正适合外出野餐时穿。这并非只有贫民阶层热衷,中产阶级也不例外,比如印着《纽约书评》标识的T恤和大帆布手提袋,表达的意思是“我读难懂的书”;如果印着莫扎特、海顿或贝多芬的肖像,则意在向人宣告:“我是文明人”。中产阶级还喜爱穿镀金纽扣上印有大学标志的西上装,那上面炫耀的信息同样能够把他们和一些醒目的品牌——如印第安纳大学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紧密联系起来。

节选自《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朗读者:齧缺子

对社会历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 Paul Fussell)来说,最大的真相出现在他20岁时。那一年,他在法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的单片撕裂了他的背部与大腿,战友的鲜血和內脏喷在他的身上,他的中士死在他的臂弯中。他意识到战争中没有罗曼蒂克,只有泥泞、寒冷、死亡、愤怒与忍惧。

“我所做的一切事情背后都有那场战争。”几十年后,福塞尔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那时,他正在写那本《伟大的战争与现代记忆》,用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展示战争是如何被浪漫化和理想化如何被赋予道德与宗教色彩,而当战争的真相最后毁灭了这些幻想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服役期间的保罗·福塞尔

1998年,中国有一本出人意料的畅销书——《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它以尖刻、揶揄的笔调对品位进行了精细的分辨,让刚刚开始追求精致生活的中国人开了眼界。在那个社会阶层尚处于混沌状态的时代,人们对品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由经济地位决定的社会阶层这一事实恐怕连朦胧的意识都还没有。而当混沌逐渐趋于沉淀,我们真正痛切地感受到社会阶层的区隔力量时,《格调》对中国人而言的现实意义反而失去了。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2011年这本书重版时没有引起公众的任何兴趣。

《格调》的英文原名是“CLASS”,在英语中,这个词既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也有格调、品味的含义。说一个人是否“CLASSY”或说一个人有没有“CLASS”,并非在说他的社会地位和阶层高低,而是说他有没有品味和格调。作者取书名的双重含义,是通过人的品味和格调来判断他所属的社会阶级。

本书出版之后在美国立刻引起轰动,一方面好评如潮,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猛烈评,认为福塞尔夸大了美国的等级偏见,对穷人缺少同情和道义支持,对人类的弱点过于尖酸刻薄,等等。其实作者在著作发表之前就清楚的知道人们的反应,这如作者在本书开头时写道:“今天,你只需要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就可以轻易地激怒別人。”眼前这本书,是读过中关于社会等级这一话题最机智、最有趣、最辛辣、而又多少有些令人恼怒的佳作。

[美] 保罗·福塞尔著《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保罗·福塞尔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1924年3月22日 - 2012年5月23日),作家、文化批评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荣修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福塞尔的写作题材宽泛,包涵18世纪英语文学研究、美国等级制度评论、战争记忆等。福塞尔在1975年所著的《“一战”和现代记忆》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并被美国兰登书屋“现代丛书”编委会收入“20世纪100本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ID:BorderlessBooksh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