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消费内参第337期文章

来源 | 新消费内参

作者 | 谢图南

1929 年,美国医生哈斯研制出一种新型卫生用品的雏形,也就是后来的卫生棉条。这种柱状吸收体内置于阴道深处,可以从源头吸收经血,并且以其干爽、不闷热、可以让人自由活动的特点征服了全世界不计其数的女性,被称为解放女性的神器。

距离卫生棉条初次进入中国也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的时间。在当前的中国,卫生棉条的使用情况怎样?普及难度在哪里?市场前景又如何?

第一次使用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第一次用是在大一,当时我还是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闲人。第一次用不太适应,还是会有异物感,但第二次按照说明书严格操作就成功了。确实像传说中那样,用起来毫无感觉。”

23岁的女生TOM描述的正是卫生棉条的使用感受。虽然“挣扎”了半天才get到它的正确使用方式,但卫生棉条确实带给了TOM不一样的体验——完全感觉不到月经的存在、没有闷热感、在经期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

作为在欧美国家使用最为普遍的卫生用品,卫生棉条在中国的使用率目前仅保持在2%,而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在美国女性中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70%。在中国,这种诞生于1929的产品依然处于教育用户的阶段。

《经济学人》报道:棉条在美国有70%的使用率,而中国只有2%,甚至有1/3的女性没有听说过棉条。(图片来源:知乎用户)

卫生棉条,又称卫生栓,简称棉条,是一个圆柱形的棉质的卫生用品,在靠近源头的位置吸收经血。材质主要是由棉、人造纤维或这两种材质共同混合而成,有直径1厘米到1.9厘米等尺寸。尾端附有棉线(拉绳),用来取出棉条。

很多用过卫生棉条的人发誓要用一辈子,原因是相对于普通卫生巾,卫生棉条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不闷热、不侧漏、不黏糊、内置无痕、更卫生、更方便等。

在类型上,卫生棉条分为导管式和指入式。指入式卫生棉条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置入的棉条,强生OB就属于此类。导管式卫生棉条由外层的助推导管及里面的棉芯组成,导管可帮助棉芯推入体内。此外,外层的导管因材质不同分为纸导管及塑料导管,而塑料导管又有长短之分。

作为女性卫生用品中的一个品类,在了解卫生棉条之前,了解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历程是十分必要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使用的经期卫生用品往往要自己DIY,用的都是要常年清洗的布制或丝绸月经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女护士突发奇想用伤兵绷带吸收经血,这可以看作是现代卫生巾的最早发明。

从那以后,女性卫生用品不再是 DIY,变成了由大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的工业品。1921 年,美国金佰利(Kimberly-Clark)公司研发的抛弃式卫生巾大获成功,六年后,强生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卫生巾产品。

到了1929 年,一种新型卫生用品的诞生让女性又多了一种选择。美国医生哈斯研制出一种新型卫生用品的雏形,也就是后来的卫生棉条。这种柱状吸收体内置于阴道深处,从源头吸收经血。1936 年丹碧丝(TAMPAX)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导管式卫生棉条。

卫生棉条一开始受到了百般阻挠,原因无外乎伤风败俗,很多处女也有顾虑,虽然棉条不会对处女膜造成破坏,但普及这一知识在性禁忌的社会基本是鸡同鸭讲。

直至二战期间男人被大量送上战场,女人走出家庭成为工厂主力,能大力提高女性经期活动自由度的卫生棉条才迎来了它的促销机会。1937 到 1943 年,卫生棉条的销量上涨了五倍,到40年代初已有四分之一的美国女性固定使用卫生棉条,它一度成为妇女解放的象征。1983 年,美国第一位女航天员莎莉·莱德被选中执行太空任务后,NASA专门为她在物资中配备了卫生棉条。

而在中国,卫生棉条的经历却没有那么一帆风顺。1989年,最早进入中国的丹碧丝水土不服,难以为彼时保守的中国消费者接受。1997年,宝洁以 18.5 亿美元收购了丹碧丝的母公司,后者又于 1999 年进入过南京市场,却因销量太低,于第二年再次退出。2017年1月16日,宝洁旗下的卫生棉条丹碧丝再次在中国正式上架。

90年代杂志中的丹碧丝广告(图片来源:知乎用户)

“还是因为卫生巾没那么十恶不赦”

很多分析认为,卫生棉条之所以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和长时间不更换棉条带来的TSS风险。

TSS是金葡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简称,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低血压和皮肤症状。这个病最早是在儿科发现的,后来在月经期女性也发现了这种疾病,于是被怀疑和强吸收性的卫生棉条有关。上世纪80年代,宝洁公司下架了一款超强吸收性卫生棉条,这个发病率也就随之下降了。于是,目前认为使用卫生棉条是这个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2012年,一条“模特因卫生棉条感染致腿部截肢”的新闻也加剧了大众对卫生棉条的疑虑。今天,棉条已成为非常安全的卫生用品,出现 TSS 的可能性极低。

一种新事物流行起来必然是因为它“有用”,并且是有“不可替代之用”。而在中国,卫生棉条没有大面积流行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它的替代品卫生巾还没有足够大的痛点。

尽管卫生棉条对标卫生巾的宣传点在于它能够让处于经期的女性“毫无感觉”,但依然有不少受访女性表示——“用卫生巾并没有很难受。”

白领Tina不选择使用卫生棉条的原因是“对往阴道里塞东西这件事有一种天然的恐惧”。Tina本人并非处女,对使用卫生棉条这件事也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禁忌感,但她依然拒绝——“如果不是必要的话我真的不会用棉条,我还是会恐惧。如果是为了治病要往阴道里塞东西,我想没有人会不塞。但棉条的话就没有什么必要性了。”

“用棉条的人少还是因为卫生巾没有那么十恶不赦,我习惯了用卫生巾,不觉得卫生巾有什么不好。”在武汉上大学的何瑶接触卫生棉条纯属巧合,在泰国旅游需要游泳的时候恰好赶上了经期,使用卫生棉条是为了可以下水。

那次使用经历让何瑶觉得卫生棉条的确是是一种“很不错的产品”,但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并没有继续使用。和Tina一样,何瑶表示她不用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不觉得非常必要”,另一个是因为贵。

价格较高,是卫生棉条普及程度不高的另一个原因。

截至7月19日,在淘宝销量前五的卫生棉条产品里,除德国品牌Bluetex蓝宝丝外,其余价格都已达到3-4元/根。而同样是淘宝销量前五,卫生巾的价格则显得友好许多——除了排名第五的护舒宝液体卫生巾价格约2.3元/张外,其他产品的单张价格都在1元上下。

再从使用频率上看,调查显示,中国女性平均一天换3次卫生巾,日本女性平均一天换6次。和卫生巾并无严格更换时间限制相比,卫生棉条2-4小时就需要更换一次,最长使用时间也不能超过8小时。更贵的单价,更高的更换频率,意味着卫生棉条的使用者要比卫生巾使用者花费更多的金钱。

另一方面,最长使用时间也不能超过8小时的要求表明,女性最好不要使用卫生棉条过夜。这或许意味着,即使是选择用卫生棉条,最好还是要和普通卫生巾交替使用更为稳妥。

它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从增量市场上开看,卫生棉条的市场空间会比较广阔。不仅消费升级让部分女性放弃性价比,追求更优体验,女性经期年龄也有向两端延伸的趋势,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2010年的研究,女性初潮年龄已提前至12.3岁,比十年前提前了0.81岁。

除快消巨头宝洁旗下的丹碧丝、强生的OB、德国品牌蓝宝丝外,近年来国产品牌棉册、非秘、姾棉条的表现也非常亮眼。

国产卫生棉条品牌“棉册”创始人刘佳认为,卫生棉条会逐渐替代传统卫生巾,占有20-40%的市场份额。“在卫生棉条这个市场上,快消巨头并没有站稳脚跟。宝洁的丹碧丝在去年才(第三次)进入中国,强生的OB虽然已经卖了10年,但是销量不好,总部也不重视亚洲市场,没有任何资源倾斜。整个市场才刚刚开始,机会很大。”

在国产品牌里,营销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非秘。在美食公众号“牛奶与爱丽丝”、时尚号“她刊”、“beebee星球”上都能见到非秘的广告/软文,甚至是在内容相对严肃的“大象公会”上也有相关的广告植入,除此以外,非秘和“丁香医生”也有合作。或许正是因为密集的推广,非秘也成为淘宝销量前10的产品中唯一的国产品牌。

不少观点认为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是影响卫生棉条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直男癌”(并非污名化男性,这里只是借用这个说法)不能接受女朋友使用卫生棉条的言论经常出现在相关的评论里。但新消费内参认为,随着性知识的普及和女性主义的传播,这个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弱。年轻一代的都市女性大多对“直男癌”言论嗤之以鼻,选择何种卫生用品几乎不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这类女性也的确是卫生棉条的目标用户。

当代都市年轻女性的经济能力日渐提高,而她们也正是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即使严格意义上讲卫生棉条并不是一个新事物)的人群。女性对于游泳、健身、旅行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的生活场景无形中扩大了卫生棉条的市场——其不怕水、不侧漏的特点与以上场景是相匹配的。如果卫生棉条的使用感足够好、比现在更好,那么热衷于消费升级的都市女性是愿意为它相对较高的价格买单的。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卫生棉条的市场份额究竟会有何变化?使用卫生棉条的女性群体是否能下沉到更广阔的区域,还需要从业者的继续钻研,也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