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九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7月21日电 由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18(第九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21日在北京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超低减排、绿色发展--建设钢铁生态文明,来自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官员,钢铁工业企业和环保节能机构负责人,以及中外媒体记者300余人出席了论坛。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先生在论坛上演讲时说,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和大规模推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生产方式在工业中占比仍然较高。2017年全国能源消耗为44.9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消耗占比接近7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2%,却生产了全国43%的钢铁、45%的焦炭,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接近上线。
他在谈到中国钢铁行业的具体情况时说,2017 年中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超过5亿吨标准煤,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九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全年进口铁矿石10.7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5%,产生工业固体废料超过4亿吨。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是中国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先生在演讲时说,虽然中国钢铁行业环保工作近10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吨钢排放量降幅高达60%以上。但是由于中国钢产量太大,钢铁行业二痒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在全部工业行业中分别排名第三、第三、第一。2017年中国钢铁产量为8.42亿吨,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的5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空气排名靠后的城市,大多数都有钢铁和焦化企业。由此可见,钢铁行业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晓亮先生在演讲时认为,需要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当前,中国对环境损害行为的处理主要依赖行政处罚,但这种处罚的数额往往与造成的实际环境损害经济数额相差甚远。如果赔偿的数额甚至将可能超过污染者造成实际环境损害经济责任,这样就逼迫那些实际污染损害高于其创造经济效益的企业退出市场。同时,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助于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是2010年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开始举办的,其后,每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九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成立于1972年,是中国唯一专门从事钢铁工业发展规划、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是中国首批甲级工程咨询机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