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衆號工業智能化(ID:robotinfo)整理自微悉尼發佈,轉載請註明!

7月6日,MLCC的巨頭村田製作所一紙公函宣佈將對MLCC進行漲價。17日,國巨中國區主管說MLCC將會跌價10%,緊接着國鉅公司發表澄清說明,駁斥了MLCC降價的傳聞,公告稱目前行業前景樂觀,MLCC的供需無法平衡,並無跌價的跡象。不僅國巨如此,大部分的代理商和貿易商對MLCC降價同樣激烈反駁。

MLCC因供需失衡的原因,漲價將會持續下去,不管是巨頭大廠,還是代理貿易商,當漲價成爲謀取暴利的時候,一切的規則都會被打破。近日來,除了MLCC在不停的漲價外,聽聞很多PCB大廠也開始集體的漲價,幅度達到20%-30%。

中小PCB廠商將面臨倒閉潮

從目前的時間節點來看,PCB大廠們紛紛集體漲價對於產業來說無疑於造成惡劣的影響,受此次漲價潮的影響,小企業們將會再一次的面臨倒閉的風險。

7月18日,據消息稱,國內PCB大廠因環保物料與銅原料的上漲,導致了成本上漲,於是出現了集體漲價潮的現象。下半年來,PCB大廠如歐姆威電子、建滔集團等都已經開始發佈漲價通知。

由於原材料銅價的上漲,帶動了銅箔基板廠與PCB廠商的製作成本,據瞭解,PCB原材料的成本佔比爲33%,其中,厚銅用銅箔基板原材料成本佔比18%-20%,此外,銅箔佔整體厚銅銅箔基板成本的30%。

除材料上漲外,小企業面臨倒閉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今年全國各地的環保意識的加強,從江蘇崑山到珠海,從上海到深圳,這些PCB廠集中的地方都開始進行了限排和嚴查,基於PCB行業本身的對環保環境的影響,這些企業都不受到地區的歡迎。

隨着製作成本的上漲,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多小企業的產能再不斷的減少,最終的結果不是出走就是面臨倒閉。

從媒體消息報道瞭解到,基本上漲價的原因主要在於上述兩者,一方面是原材料的上漲,另一方面則在於環保部門限排的十分厲害。

中小PCB廠商將面臨倒閉潮

雖然漲價的傳聞愈演愈烈,但是有業界人士透露:目前沒有看到任何文件說要漲價,環保的壓力確實有,原材料價格目前年度低點,但估計接下來會漲。更多的是目前環保和原料壓力下,行業在升級轉型,淘汰落後產能。

由於生產成本墊高,加上大陸官方整頓違法排放廢水與廢氣廠商,當地業界人士認爲,今年國內至少還有一波中小PCB廠商面臨倒閉潮。

此外,據相關人士向筆者表示,PCB行業近兩年本來就在洗牌,無疑,在相關政策的督促下,洗牌速度會加速!其還強調:“PCB產業洗牌首先從原材料價格波動開始,其次是資本市場加速,環保部門又予以重擊,多重因素促使行業洗牌加速,淘汰不合格的小企業,使得這兩年行業集中化提升很快!”

PCB產業鏈將發生鉅變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格局下,產業鏈國際化的分工越來越明確,中國憑藉勞動力以及資本的優勢,開始逐步佔據着產業鏈中低端環節的主導權。雖然總體來看,國內在高端製造環節的優勢還非常不明顯,但隨着中低端環節份額逐步擴大,有些企業甚至做到全球第一的份額。印刷電路板產業幾乎是所有電子消費品的上游,無論是手機、電腦、平板、顯示屏等等,都會用到這塊綠色的電路板。

二、PCB產業鏈梳理

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又稱印刷線路板,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組裝電子零件用的基板,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預定設計形成點間連接及印製元件的印製板。該產品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種電子零組件形成預定電路的連接,起中繼傳輸的作用,是電子產品的關鍵電子互連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和電氣連接的載體。印刷電路板的製造品質,不但直接影響電子產品的可靠性,而且影響系統產品整體競爭力,因此印刷電路板被稱爲“電子系統產品之母”。印刷電路板產業的發展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電子產業的發展速度與技術水準。

作爲PCB產業鏈的最終產品,印製電路板價格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漲跌的影響比較大。對於行業內的企業來說,延長上游產業鏈是化解材料價格上漲風險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隨着科技的進步,下游產業發展十分迅猛,對各種電子產品需求量大幅上升,進一步拓寬了PCB產業的發展空間。

上游:原材料價格受週期波動影響

PCB的主要原料成本來自於覆銅板,而覆銅板的主要成本來自於銅箔、玻纖布、樹脂以及其他製造費用(包括人工、倉儲物流、設備折舊、水電煤等),其中前三大原材料佔比達到3/4,其價格是影響覆銅板成本的關鍵因素。

01

銅箔是佔覆銅板成本比重最大的原材料,約爲30%(厚板)和50%(薄板),銅箔的漲價是覆銅板漲價的主要驅動力。銅箔的應用較廣,不單應用於覆銅板行業,其價格與銅的價格變化密切相關,銅價升高時,銅箔廠商將把成本壓力向下遊轉移。2017年國內電解銅價格總體呈現出先降後升的趨勢,在11月達到最高點。2018年以來,電解銅價格總體不斷下降,有望降低PCB產業的成本壓力,但由於基數較高,目前銅價仍然處於較高水平,未來可能進一步下降,也可能反彈上升。銅箔產業具有高技術壁壘,尤其是供應PCB生產的銅箔,因此電解銅的加工費處於不斷上漲的態勢,但即便如此,國內銅箔市場仍然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高檔銅箔需大量進口,投資辦廠的成本高居不下。

2

玻纖布是覆銅板的第二大原材料,由玻纖紗紡織而成,在覆銅板中作爲增強材料起到了增加強度、絕緣的作用,在覆銅板的原材料成本中約佔 25%。。玻纖布製造則和織布企業類似,可以通過控制轉速來控制產能及品質,且規格比較單一和穩定。

玻纖行業供給集中度較高,從區域來看,玻纖產能主要分佈於亞洲、美洲和歐洲,其中亞洲地區以中國生產爲主,中國是世界第一玻纖生產大國。目前臺灣和中國內地的產能佔到全球的70%左右。從供應商來看,全球主要由 OCV、PPG、JM、中國巨石、重慶國際和泰山玻纖提供,產能佔比達 60%,而國內玻纖的提供約 80%被中國巨石、泰山玻纖、重慶國際、山東玻纖、四川威玻和長海股份六大生產商壟斷。2017年12月,多家玻纖生產企業發佈漲價通知;2018年1月1日起,重慶國際複合材料對所有玻纖粗砂產品價格上調5%,威遠內華科工貿易上調玻纖產品價格200-400元/噸,山東玻纖價格上調6%,九鼎新材玻纖產品售價上調200-500元/噸。泰山玻纖已於12月起上調玻纖產品價格200-500元/噸。

3

合成樹脂是覆銅板的重要原材料,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電性能和黏結性能,作爲化工產品,價格與國家環保政策關係較大。請加微信公衆號:工業智能化(robotinfo) 馬雲都在關注

不同的 PCB 對樹脂的要求不同:一般來說,單/雙面板、多層板及 HDI 等主要採用酚醛樹脂和環氧樹脂,高速/高頻制板主要使用聚四氟乙烯,近年流行的無滷覆銅板則使用環保型非溴基樹脂。目前大陸與臺灣的供應商主要提供酚醛樹脂和環氧樹脂,高端特種樹脂如 BT、PPE等則被美日的國際巨頭壟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環氧樹脂生產國,但國內環氧樹脂的產能多數以低端產品爲主,技術含量較高的複合材料用環氧樹脂仍然主要依賴進口,2016年進口依存度超過10%。2017年下半年,受產業上游市場緊張和國家環保限產量的影響,國內環氧樹脂市場不斷走強,價格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高,並逼近2008年高點。2018年以來,樹脂市場略顯疲態,價格不斷下降,但仍然處於較高點,對其下游產業的價格壓力仍然存在。

木漿紙和玻纖布一樣,是覆銅板的增強材料,指木漿纖維配抄出的紙頁。2017年8月,木漿紙的主要原料木漿價格在半個月內提高了約25%,木漿紙的價格也隨之增長,進而提高了紙基覆銅板的成本。

中游:覆銅板行業集中度高,而PCB相對分散

覆銅板(Copper Clad Laminat,簡稱CCL),又稱覆銅箔層壓板,是以電子級玻璃纖維布或木漿紙等補強材料爲基材,浸以樹脂,經烘乾處理後,製成半固化狀態的粘結片,再在單面、雙面或多層板面敷上板薄的銅箔,經特殊的熱壓工藝條件下製成的,是PCB的直接原材料,在用於多層板生產時,也被稱爲芯板。覆銅板行業資金需求量較大,規模小的廠大約爲5000萬元左右,集中度較高,是成本驅動的週期性行業。規模足夠大的CCL企業能在與上游玻纖布、銅箔等企業的對話中掌握較強的話語權;同時,雖然PCB幾乎是CCL唯一的下游產業,但CCL對PCB企業的議價能力較強,通常可以輕鬆轉移成本上漲的壓力,但當下遊行業不景氣、需求減少時,只能壓價以保證產能的利用。

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航宇時代實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高頻高速覆銅板,成功填補了國內高端覆銅板領域技術空白。該技術可廣泛應用研究於衛星導航系統、航天雷達系統、高鐵信號傳輸系統及4G、5G信號傳輸系統,其性能等同或超過全球行業巨頭美國貝格斯的同類產品。

下游:應用範圍極其廣泛

PCB廣泛應用於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工控醫療、軍事、半導體和汽車等行業,幾乎涉了所有電子信息產品。其中,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是三大主要應用領域,佔據了PCB行業產值的70%左右。

作爲下游應用佔比最高的產業,計算機產業對PCB的需求將直接影響PCB行業的發展。據智研諮詢集團2017年6月的報告,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2015年的增速在全國41個工業行業中排第5,增長了10.5%,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了7.6%和7.2%,高於同期工業平均水平,佔工業總體比重分別達到10.1%和8.8%。

中國企業面臨着企業轉型、產品升級的壓力。可預計未來對中低端PCB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下降,高端PCB的需求則會有所提升。

通信電子產業對我國整個 PCB 行業,尤其是 HDI 板和撓性電路板的發展起着關鍵的推動作用。PCB被廣泛應用於無線網、傳輸網、數據通信、固網寬帶中,相關PCB產品涉及背板、高速多層板、高頻微波板等。5G商用初期,運營商將進行大規模的5G網絡建設。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估計,2020年電信運營商在5G網絡設備上的支出將超過540億元,且隨着5G向垂直應用的滲透融合,2030年,各行業在5G設備上的支出將達5200億元,超過總收入的60%。

2016年,全球全年消費電子類產品的市場規模爲7400億美元。2011年以來,由於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等的進一步普遍化,相機、音響等音頻、視頻類的消費電子產品產量有所下降,但電視機產量仍在持續上揚,且在2016年,電視機進口數量從2015年的5.85萬臺增長到了11.65萬臺,增幅接近100%。此外,智能穿戴和VR頭顯成爲了消費電子產業新的盈利增長點。

移動電話是消費電子市場最大的組成部分,也是全球 PCB 產業的一大驅動力,龐大規模、強勢需求和合理的手機替換率正促使如中國、印度、巴西這些新興國家市場迅速成爲推動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的引擎。2016年,我國三大運營商營收總和爲13348.8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4%,實現淨利1273億元。據統計局數據,在過去十年中,移動通信手持機產量不斷增加,交換機容量也不斷擴大,且這一趨勢仍將持續。

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汽車傳統技術的結合,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的總稱,是實現智能汽車的基礎硬件保障,是當今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的主要突破口,是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安全、舒適和節能環保需求的核心推動力。汽車電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現代汽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用來開發新車型,改進汽車性能最重要的技術措施。

工控設備主機是一種加固的增強型個人計算機,可以作爲一個工業控制器在工業環境中可靠運行,普遍具有較高的防磁、防塵、防衝擊的能力,擁有專用底板、較強抗干擾的專門電源、連續長時間工作能力的特點等,如戶外廣告管控系統和智能交通管控系統等。2016年自動化市場規模超過1400億,同比增長0.6%,扭轉了2015年同比下滑8%的頹勢。由於人力成本增高、對產品性能要求的提升和新興行業如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機器人等的需求,自動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對PCB的需求會持續增加。

我國醫療電子產業維持了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態勢。2016年全球醫療電子市場銷售額爲2534.7億美元,其中,中國醫療電子市場繼續高速增長,達到291億美元,同比增長22.73%,佔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1.48%。同時,我國醫療電子市場銷售額也首次超過日本,成爲僅次於美國和歐洲的全球第三大醫療電子市場。在國家政策扶持和移動醫療、智慧醫療、遠程醫療等醫療新模式的發展下,國內企業持續發力,進一步搶佔高端醫療設備市場份額。

三、 PCB產業格局

全球總需求增速放緩,國內逆勢增長

當下全球PCB市場總體需求略顯疲弱,尤其是在PC、平板電腦和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細分領域,帶來生產下降;FPC和基板等產品價格侵蝕顯著;突然性的電解銅箔和厚玻璃纖維布等原材料供應緊張導致基板材料成本的急劇上升,擾亂市場。

據Prismark公開數據,2016年,全球PCB產值達到542.07億美元,比2015年減少2.02%,連續兩年出現下滑趨勢。在NTInformation發佈的2016年全球PCB製造企業百強排行榜中,全球PCB總銷售下降了2.0%。大多數地區PCB產業出現了負增長,在幾個主要生產國中,日本受影響最大,其次是韓國、中國臺灣。而一些中國PCB公司在貨幣貶值和本地強大的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推動下,逆勢取得高速增長。

2016年,中國大陸PCB產值爲271.04億美元,年增長率爲1.43%,自2006年以來第11年取得全球產值第一。《2016年全球PCB生產報告》顯示,全球PCB產值一半以上來自中國,但是臺灣企業主導着大部分離岸PCB的生產。印度在2016年成爲亞洲PCB行業增長最快的國家,第一次進入前十大PCB生產國榜單。

目前,全球PCB企業主要集中在亞洲,除中國大陸以外,以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爲主要生產地,來自這三個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在2016年全球營收前二十的企業中佔據了17位,其中中國臺灣的企業多達8家。除了排在第十位的港資建濤集團以外,內地資本的PCB企業最高排名爲24的深南電路。根據IEK數據,2016年全球PCB市場中臺資、日資、韓資及陸資企業市場佔有率分別爲30.2%、21.6%、17.6%及16.8%,臺資在全球市場上擁有很大優勢。

國內總規模龐大,但市場高度分散

截至2018年2月,中國印製線路板行業協會CPCA 登記在冊的PCB 生產企業數爲254 家。根據CPCA 的統計數據,2015 年中國PCB 營收排名前十的廠商合計市場份額爲41.16%,呈整體體量偏小的特點,大部分企業屬於低營收能力的小型生產商,排名第一的臻鼎科技市場份額爲9.86%。中國PCB 行業與全球市場呈現出一致性,市場高度分散、競爭充分,但來自臺灣地區、日本的廠商在國內市場佔領先地位。

中國PCB行業依靠低價戰術和少數中小客戶的三線廠商數量較多。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與環保督察趨嚴,PCB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小廠商對下游議價能力弱,難以消化上游漲價,經營會愈加困難;中小型PCB企業將會因爲利潤空間的不斷收窄而退出。而龍頭企業擁有技術、資金優勢,可以通過擴充產能、收購兼併、產品升級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尤其是擁有高效生產流程、優秀成本把控的企業,將直接受益於產業結構的升級。此外,龍頭公司受益技術創新優勢,在稅率水平上也佔據優勢,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減免等利便,極大提高當期利率。因此,中國PCB市場的參與者構成將繼續發生較大的變化,廠商定位總體向大規模、高技術含量方向移動。

2016年陸資PCB廠商按照主業規模排名前十的廠商分別是深南電路、滬電股份、景旺電子、興森科技、依頓電子、崇達技術、超聲電子、勝宏科技、世運電路、博敏電子,根據深南電路招股說明書數據,前十大廠商中有7家有明確的大規模擴產計劃,產能面積前兩名的景旺電子和依頓電子分別擴產近36.9%、47.7%。

爲了更充分發揮廠商的規模效應,滿足擴產的資金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PCB產業鏈公司選擇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2017年,有7家PCB產業鏈相關公司新上市,分別是深南電路、奧士康、廣東駿亞、傳藝科技、世運電路、景旺電子、華正新材,生產PCB產品的上市公司數目累計達28家,在過去的十年裏營業收入總體呈向上趨勢。

在產品類型上,與全球市場相似,中國大陸的PCB市場也以多層PCB面板爲主,佔總產值比例38.8%。柔性板、HDI板、IC載板、複合板等技術要求高的PCB面板也佔據了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大多數PCB面板的產量變化不大,處於穩定波動之中,總產量略有增長。從產品結構上看,技術含量較高的撓性板、HDI板和封裝基板佔比逐年提升,但仍相對較低。其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封裝基板佔比很少,在內資廠商中,僅有深南電路、興森科技和珠海越亞等企業能夠生產。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以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爲核心區域的PCB產業聚集帶,但隨着近年來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部分PCB企業開始將產能遷移到基礎條件較好的中西部城市,如湖北黃石、安徽廣德、四川遂寧等地。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由於具備人才優勢、經濟優勢以及完善的產業鏈配套環境,預計,未來仍將保持PCB產業的領先地位,並不斷向高端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方向發展。中西部地區由於PCB企業的內遷,也將逐漸形成我國PCB行業的新基地。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增長減緩的背景下,中國PCB產值及佔比逐年提升,逐步實現順差。從產品結構來看,中國出口的主要爲中低端PCB產品,而進口的則多爲高多層板、HDI板、撓性板和封裝基板等中高端PCB產品。但隨着中國PCB企業實力的不斷增強,PCB行業進出口的產品結構已在逐步發生變化。

中國是PCB產品的進出口大國,既表明我國是國際PCB市場的重要供應地區,也說明我國PCB產業存在一定的結構性矛盾,需要進口大量產品以滿足國內下游電子產品製造的需求。從2014年起,中國正式實現PCB貿易從逆差到順差的轉變,標誌着中國PCB生產技術的進步,初步實現進口替代的目標。

四、國內發展趨勢展望: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大勢所趨

在產品類型上,全球PCB產業均在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靠攏,不斷縮小體積、減少成本、提高性能、輕量薄型、提高生產率並減少污染,以適應下游各電子設備行業的發展。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進一步增加,多層板的高速、高頻率和高熱應用將繼續擴大,出現更精密的HDI板和更先進的晶圓級封裝技術。中國相比日本、韓國等PCB產業成熟的地區具有人力成本較低、市場潛力巨大、下游產業集中以及土地、水電、資源和政策等方面的優點,PCB產業也因此實現了從發達國家到中國的轉移。接受產業轉移有助於中國企業學習先進的技術、提高危機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造就繁榮。

中國PCB產業面臨的一大危機來自於競爭者。隨着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以及PCB產業的日臻成熟,人工、水電和環境的費用將不斷提高,東南亞國家也因此通過自己的成本優勢吸引了大量外資,本身具有大量PCB需求的印度尤甚。單雙面板等成本低、投資少的低端PCB產品逐漸向這些國家進行第二次轉移。去低端過剩產能、向高技術含量產品進發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環境保護的呼聲。

在企業規模與行業集中度上,中國的PCB企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淘汰一部分落後的中小企業,將大多數產能集中到龍頭企業上。根據Prismark數據計算對比可得,中國大陸的PCB產業集中度大幅落後於歐美、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的水平,本土PCB行業的集中度與大廠的市場份額均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產業佈局上,中國的PCB產業將繼續跟隨政府開發的腳步與政策進行佈局。政府已有的開發包括1994年的珠三角開發區、2000年長三角開發區、2005年環渤海開發區以及2010年中央開始推動的大西部開發的西三角開發區。內陸始終是國家發展的重點,考慮到沿海市場的飽和性與東西部發展的不平衡,未來幾年內,向內陸轉移仍然會是PCB產業的發展方向。

因此,我們一方面看好中國繼續在PCB行業中扮演產銷大國角色;另一方面認爲未來中國PCB產業的市場競爭中,將出現產品高端化、企業規模化、產業鏈延伸、地域分佈均勻化等特徵,中國企業通過優化理念、實現技術超前升級,也將逐漸取得優勢,從而在產值大國之外,成爲真正的電子強國。

eguquan

liaomeishow

ddzouxin

每天一首原創小詩,洗滌心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