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时代形象 品岁月留声

袁浩 《壮志凌云》

凝时代形象 品岁月留声

袁浩 《海中奇石》

凝时代形象 品岁月留声

张文 《返港—广东闸坡》

凝时代形象 品岁月留声

袁浩《长江的黎明》

一位出生于1930年,一位出生于1935年,伉俪俩都曾有幸于中央美院油画系亲炙齐白石、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大家,毕业后都进入广州美院教书育人……

正在广州美院美术馆热展的“时代形象:袁浩、张文作品展”(将持续至7月27日),呈现了两位老艺术家与时代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展示着光阴的变化。而听88岁的袁浩先生追述过往岁月,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精神风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粤军、李巧蓉

以第二名身份考入央美

祖籍长沙、出生于南京的袁浩,家庭的文化氛围相当不错。母亲曾就读于北师大,家里有一个图书室,袁浩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书《幼儿文库》等,里面既有小故事、寓言、谜语,也配有小朋友的蜡笔画,这让两三岁的袁浩懂得了画画这件事跟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连的。

小时候因为战乱原因,袁浩跟着家人一路往西南逃难,但他的学习生活依然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袁浩的小学和中学阶段是在广西度过的。由于物质匮乏,上小学时连画画的纸都没有,美术老师就叫大家到田里找泥巴来捏。“我记得自己做了一盘马蹄,效果比较逼真。因为马蹄本身就是长在泥巴里面的,颜色很接近,只是造型上处理到位就好,结果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赞扬,还拿出来展示。从此我就更加喜欢美术了。班里的墙报,那些不规则的空白处,我都会画一些图案来填补,别人还以为我是有意这么画的。后来我又喜欢画地图,不仅画中国地图,也画世界地图——法国、意大利,一一细致地画出来,所以小时候我的地理学得挺好的。再后来又开始画漫画,和同学们互相画对方,趣味性十足,因为画得好,跟同学们也能玩到一块,所以越发开心了。甚至还拿数学老师开玩笑,数学老师长得比较有特点,头很大,上课前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他的像,然后跑回自己座位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老师一进来,同学们开始哄堂大笑,老师也跟着一起笑,没有生气。”

从广西迁移到贵州,袁浩对画画的兴趣并没有减弱,而且还遇到了从北京等地来的画家,教他造型能力,教他画国画,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议他报考中央美术学院。

“我高中毕业时恰好新中国成立,老师认为我有能力报考中央美院,我就去考了。”从贵阳坐火车一路辗转,由广州、柳州、武汉再到北京,18岁的少年整整花了16天时间。

当时的考试,不仅画维纳斯头像,也画静物,还要一件现场创作的作品。袁浩当即画了一位农民驾着马车,前面三匹马奋力奔跑的作品。因为他熟悉土地,熟悉乡村生活,也看过画报上类似的场景,就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消化,重新加以表达,最终,他以全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被油画系录取。回想起来,袁浩觉得大概是这幅创作打动了评委老师的心。最终选择油画系只因油画的色彩特别吸引他,虽然以前接触得并不多。

过半工资只为买一张齐白石的画作

在中央美院,袁浩进入吴作人工作室,但其他名家像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黄胄等先生都给袁浩上过课,也能天天在学校碰到。“那时候,老师和学生距离很近,甚至像天津的全国性农产品交流会,全校师生都会去体验生活。”

而给袁浩印象特别深的是齐白石先生,他仍然沿袭传统的师徒授课方式,上课会当场画,当场讲。“白石老人的工笔画画得很精细,那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抽签拿到他的画作,但我从没有抽到过。1966年,我还自己花钱买了一张,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120元,白石老人的画花了我86元。”说起这些往事、趣事,88岁的老先生依然如数家珍。

譬如,他还记得当时到京郊体验生活,在一位农民家里住了一个多月,临走时一家人都流眼泪。“当我们回到北京时,发现每个人的行李里面都有两个熟鸡蛋,是趁我们出去开会时偷偷塞进去的。现在回看我的画,最令我感动的仍然是那些最深入生活的人物,我还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来:高小兰,满城县满城大队的农民;杨三明,广东海边渔村的船夫……我很想他们,很想去看看他们。”

正是因为有这样真挚的情怀,1953年,袁浩从中央美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南美专工作,一开始就遇上了长江发大水,袁浩作为突击队长参加抗洪抢险,负责搬石头到河堤上去挡水,并成为防汛功臣,荣立二等功。“写着‘防汛功臣’的背心我到现在都没舍得扔。”老人家动情地说。

1955年,袁浩被选派到由中央美院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深造。担任副班长的袁浩,在绘画上也颇得马克西莫夫的欣赏。“我们每画一张,他都会进行点评。有一次我画了一个老头和一个小男孩,难度比较高,马克西莫夫看到了,说这幅画像列宾画的,对我真是莫大的鼓励,因为他要求非常严格。徐悲鸿先生已经够严格了,他更甚,画骷髅的时候,每一个骷髅的造型都要求默写出来。同时,他也很强调个性,要求我们在技法上有一定的个性,什么样的形式、笔锋、笔法,他都鼓励你去摸索。”

高压线上诞生铿锵大作

正是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三年深造,袁浩的油画技巧、艺术修养、创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毕业创作《长江的黎明》,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时期建桥工人晨起的情景,展现出作者在细节描绘以及氛围营造方面的独特创造功力。该作品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被国家多次印刷发行,且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本次展览,观众也可以一窥其奥妙。

谈起这张作品,袁浩表示,在中南美专的时候,他经常过长江到汉口去。有一年冬天,他带学生到工地上写生,选择的就是正在修建的汉阳大桥。“那时候是零下4℃的天气,我们住在帐篷里面写生,我觉得艰苦能够锻炼人。后来要进行毕业创作,我将这批素材进行提炼。回看那些速写,我非常有感触,我们学马克西莫夫不光是学他画画的技巧,还要学他在绘画中所具有的感情的厚重和浓度。所以,我采取的色调、笔法等都不是很高调的,而是比较宁静、安详的。作品的名称我也希望有一些寓意,不要太直白。”

本次展览中,创作于1972年的名作《壮志凌云》也是如此。当时,袁浩所要反映的是“妇女要顶半边天”的时代主题,为此,他选取了广州供电局“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故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子带电作业班,这些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除了爬软梯、徒手攀铁塔,还要移杆子、换导线、换架空地线;而且经常外出到英德、博罗等山区进行停电大修和巡线,在野外一待就是10天。为了创作好这件作品,袁浩跟随作业班体验生活很长时间,和大家一起在野外捡柴烧饭,并亲自爬到很高很高的高压线上体会和测量,拍下大量照片,更画下了无数的手稿、素描、速写。历经好几个月才最终完成了这件大作,题目也起得很有铿锵玫瑰的气息。因此,作为广州美术馆的馆藏珍品,这件作品在去年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也亮相了。

许多年以后,袁浩画海中的两块奇石看似风景画,其实他想寄寓的也是一种类如海枯石不烂的坚贞爱情。

所以,老同学詹建俊在为本次展览所写的贺信中称赞道:过去袁浩“画出多幅时代特色极强的主题性油画作品,起到很好的社会作用”;而近日他退休后多画风景,“且画面充满了美感和青春的气息”。这大概便是一位艺术家永远的“初心”吧。

太太遗作意境悠远

而在筹备本次展览的过程中,袁浩的太太、同样是广州美院教授的张文女士于2月份离世了。虽然她没能看到这次展览,但她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了永恒的美。

作为大家闺秀,张文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对美术和芭蕾十分热爱,年纪小小就考入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现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后转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著名油家董希文,打下了坚实的写实主义绘画基础。

1956毕业后,张文也被分配到广州美术学院任教,1959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班进修两年,师从著名工艺大师常莎娜,回广州美院后在工艺系从事装饰画及绘画基础课教学,编写大量水粉画技法、丙烯、图案写生技法等各类教材。教学之余,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作品。

花卉是张文创作的灵感之源,她爱种花更爱画花,笔下的花卉生机盎然,富含美感。特别是她的磨漆画《绣球花》,参加全国首届磨漆画展荣获优秀奖,并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展出。她的风景画则构图优美,色彩饱和明快,体现光色和谐,像《返港-广东闸坡》,那种动感的光影效果,暗含着某种收获的愉悦,《南京玄武湖》则安静悠远,有着国画般的简淡意境。静物画又显得色彩丰富,层次有序,质感和光感细腻。正如广州美院教授蔡克振所言:“欣赏她的画,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滋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