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段臣子

“一九制衣坊”创始人

生于1989年

云南人

时下,追求个性品位的人越来越多,“私人定制”已悄悄进入大众视野。在众多定制产品中,服装私人定制在日渐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纷纷加入该领域。

在台州玉兰广场惠兰园里,有一家制衣坊在远近小有名气,他们家的衣服深受一些文艺范、追求穿衣质感的市民欢迎。

3年前,来自云南的白族女孩段臣子在这里租下店面,开始从事个人服饰的定制,“一九制衣坊”的招牌也由此揭开。

“定制随心,品味私享。”怀着这样的制衣理念,她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在摸索中前行,逐渐累积了一批忠实的顾客。

“我想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私人定制,喜爱我们的本土设计。希望所有穿着从我们家定制衣服的顾客,都能感受到舒适与随心。”段臣子说。

让顾客通过私人定制

穿出风格

利落的黑短发,高挑的身材,穿着时尚而干练……这是段臣子给人的初印象。见面时,她正手握皮尺,为一位女顾客测量着尺寸,并不时拿起铅笔在本子上记录。

段臣子来自少数民族,年少时就常接触各类款式的服饰,她熟识各种不同的面料,十分喜欢手工制作。从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怀着对时尚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她决定将服饰私人定制发展成自己的事业。

2014年,段臣子选择在台州播下创业的种子,她瞄准的受众是对自己的穿着有所追求的中高端消费人群。

“私人定制并非奢侈品,我认为它代表着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定制的顾客不一定非常有钱,但他一定是对自己的穿着,对生活品质有所追求的。”段臣子回忆,在当时的台州,多数人对于私人定制没有清晰的认知,她希望把这种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能通过私人定制来穿上喜爱的衣服。

此后的日子里,了解潮流资讯,根据客户的品味需求为他们挑选合适面料、设计喜爱的款式、制作满意的成衣,成了段臣子日常的主要工作。

在追求品位和个性的时代,她带着自己的团队为越来越多的人量身定制服饰,希望从自己手中交出的成衣,能让每个顾客都穿出自己的风格。

把每一件衣服

都当成作品去完成

挺阔有型的西装、简约经典的衬衣、优雅精致的旗袍……置身“一九制衣坊”,店内悬挂着的各式各样风格各异的服饰总让人眼前一亮。

在门店二楼的制衣间,几位制衣师傅正忙着剪裁和加工,店里的每一件成衣,一针一线,一花一扣,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段臣子告诉记者,制作一件衣服之前,自己会先研究当下的时尚潮流趋势,结合自己的艺术理解,探寻一款能与顾客取得“亲密关系”的面料、绘制草图,随后结合色彩、风格及完整性来确定其他辅料的细节。确定了样板后,制做一件衣服的工期短则10来天,长则个把月

决定一件衣服品质的,是面料和做工我时常要到世界各地去寻找采购各种面料,而做工的部分,除了要有好看的设计版型,主要由制衣师傅们的手艺造就。”段臣子介绍,团队目前有6位制衣师傅,他们来自上海、江苏、江西等地,分别负责衣服的打板、车工、量体剪裁等工作。

制版师傅胡益华在高定成衣行业从业16年,加入团队4年,他十分认可段臣子的创业理念,也很享受用心定制每件衣服的过程,希望将“工匠精神”诠释到底。

“以制做一件基本款的旗袍为例,从量体、打版到裁剪、车工,加上中间的试穿和微调,直至制出成衣,常常要耗上半个多月时间。”胡益华说,如果加上手工盘扣和绣花,十几二十道繁琐的工序下来,用时会更久,“虽然制作周期长,但我们把每一件衣服都当成作品去完成,只要顾客需要,我们就会用心去做。”

保持初心

才会更具竞争力

“因为热爱,所以热衷。”从单枪匹马的闯荡到拥有十几人的工作团队,从出租房客厅里一个小角落到有着漂亮橱窗的设计工作室,从对生产过程的不熟悉到对每一个工序都了如指掌,创业4年,“一九制衣坊”经营日渐稳定和成熟,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不变的是段臣子的初心。

最要紧的,就是把衣服做好

在段臣子看来,没有什么比做出让客户满意的衣服更重要。

私定图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她说,无论是西装还是旗袍、套装,对于有着装追求的顾客来说,如果不是量身定制的衣服,穿在身上总会对一些细节有所不满,私人定制的服装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客户在挑选和定制服装时,段臣子还会根据他们的品味、特点和喜好给出专业性的建议。

随着80、90后的消费者不断崛起,年轻一代和时尚人士对于个性化、差异化的私人定制服饰越来越钟情,消费升级已成趋势

“台州人的审美和品味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个性化追求也日渐强烈,对生活品质也更加重视。在这种情形下,私人定制的服装店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将保持初心,专心做好每一件衣服,在这相对小众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段臣子说,她的长期目标是打造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