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各中小学校陆续放假,孩子们也难得放松一下,有些比较宅的天天在家玩手机,对此,许多家长表示默许,毕竟他们平时学习压力大,难得休息几天。但是,有些熊孩子玩手机玩出了大问题。

在文山城某银行上班的王先生向记者反映,7月初,一位李女士来到银行大厅,称其卡上的11万多元不翼而飞,到银行讨个说法。经过查账,发现李女士银行卡里的钱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每天分多次通过某平台向同一账号进行转账,每次转账的金额均为800多元。随后,银行工作人员查出,这个账号属于一个网络直播平台。“那为什么你们没有短信提示?”李女士对银行提出质疑,随后,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内部系统查询得知,每一笔消费,银行都发了短信提醒。为什么李女士没看到,手机里也没有银行发送的短信呢?

经过回忆,李女士才想起来,那几天15岁的儿子刚好放假在家,天天拿着她的手机玩,肯定是儿子把钱刷完的。

追问之下,李女士的儿子终于承认卡上的钱都是他用的。据他介绍,那几天刚放假,在家闲着无聊,便拿妈妈的手机来看直播,见别人都在打赏主播,他也毫不犹豫地送游艇、送跑车,想着反正也没多贵,一次也才几百元。为了防止被父母发现,每次银行发过来的短信都被他及时删除。只是,刷着刷着就顺手了,感觉送出去的都是些虚拟的礼物,完全忘记了是用自家的钱买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刷了那么多钱,听我妈说她卡上的11万多元都不在了才感到心慌害怕。

相隔不到2天,又一位张先生又到银行大厅“闹事”。同样的,银行卡里的8万多元也“不翼而飞”,和李女士家一样,没有消费短信提示。这一次,银行工作人员已经有了经验,快速地给他调出了消费记录、短信记录。随后,剧情的发展一模一样,张先生12岁的儿子承认,钱全部被他用于购买礼物打赏网络主播,银行短信也是被他删除的。庆幸的是,在银行的协助下,张先生家出示了未成年儿子消费的各种证明,网络直播平台也同意将钱悉数退回,目前已退还到账。

据了解,孩子能随意打赏主播,是因为家长所使用的手机都开通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业务。“除了最早的这两家,最近银行又遇到了很多家类似的情况,我们给这些家长的建议是直接报警,收集好证据,只要能证明是属于未成年人消费行为,一般是能够把钱追回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一般这些未成年人花钱刷礼物都是通过各种支付平台,银行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家长选择报警,同时家长也应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密码,预防财产损失。

在这些大手大脚的孩子眼里,

金钱到底是什么?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

“如果你不能教孩子金钱的知识,

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取代你,

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

让这些人来替你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恐怕你跟你的孩子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责编:徐文尚审核: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