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

從我做“博看文旅”公衆號開始已經兩年有餘,跟很多同仁交流,說:“你的觀點如此新穎,如此契合行業的需求,爲何不寫成文章與行業分享?”但得到的答覆幾乎都是一致的:“大傢俬下交流就好,就不要公開發表了。”

經歷的這種問答越多,也就越來越清晰了,爲什麼大家越來越不願意公開分享自己觀點了,因爲兩個字:版權。圍繞這兩個字,原創者有三苦,剽竊者三得,很多剽竊已經形成產業鏈,分享越多,失去越多。

一、分享者三苦

從做公衆號以來,深刻的體會到了分享者有三苦:原創難寫、效益難得、維權困難。

1.原創難寫

做分享的原創,很難。

第一,原創分享耗時耗力。

一篇經驗分享的原創,從構思、到資料找尋、到系統化梳理、到最後發出來,要多長的時間,按照我的經驗,正常來說3000-4000字,需要一天的時間,這還是高效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需要兩天以上時間。超過萬字的原創需要成倍增加的時間,因爲涉及的知識更多,脈絡層次更復雜,查找資料、專心整合的時間更多。這些都還是在沒有別的工作或事物打攪的情況下,一旦有工作,文章被打斷,需要的時間就不知凡幾了。同行們誰不是手裏大量工作,幾乎沒有時間來完成這樣的工作。

第二,從觀點到文章是一個痛苦的系統化過程。

很多同仁在私下交流的時候,大家能夠碰撞出許多思想的火花,犀利的觀點,但是要寫成文,就很痛苦。因爲原創成文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一旦成文,需要釐清其中的來龍去脈、邏輯關係、整體層次,還需要顧及語言優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經歷這個過程。

第三,原創分享易中斷

原創分享需要精心思考,一氣呵成,但各位同仁,誰能保證自己的創作時間持續?一旦中斷就很難再次拾起。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很想寫東西,靈感來的時候,文思泉湧,但很可惜,工作也緊張的不得了,經常中斷,手裏存着一大堆半成品,卻很難有時間去完善它們。

那麼做原創分享,如此費時費力,有什麼效益嗎?

答案是效益難求!

2.效益難得

原創分享,效益難得,甚至看不到什麼效益。

可能有人站出來反駁:“大師一場分享,添粉無數。”但你沒看到的是,除了大師,還有很多願意分享的人,分享一場後,觀點就被剽竊了,堂而皇之的成了某些二道手機構或個人的觀點。

大部分業內同仁因爲時間精力的原因,很難有持續性的創作,因此大家分享的時候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但對於傳播來講,一般公衆號的文章熱度只有三天,也就是說,三天之後,人們甚至想不起還曾經有這個分享。即使分享當時,可以引起一點關注,如果沒有持續分享。很快這些東西就被其他信息淹沒了。要想從原創分享中獲得經濟效益,真心不容易。

除了經濟效益,獲得同仁後輩的尊重、感謝,這些無形的效益呢?網絡太虛擬,很多朋友說,相對網路上那些飄渺的東西,那我還不如好好跟朋友或部下分享,還能多個喝茶的閒暇或培養部下的所得呢!

3.維權困難

中國幾乎是一個沒怎麼有版權意識的國家,以前就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說法。現在在網絡推動下,更加的容易實現抄襲,而且真的不追責。

在微信公衆號裏面有原創申明,這個有多大的用途?你需要自己或朋友舉證,然後默默等待審覈,即使最後通過認定,對方抄襲,那又怎麼樣,抄襲方只需要輕輕刪掉就可以,基本是零成本。而原創分享需要耗費的維權時間與精力是非常大的,至於看到別人抄襲,產生的憤怒、不爽、無助、無奈,除了自己誰還在乎。

原創難寫、效益難得、維權困難,只要是分享原創觀點的人就會面臨這三個問題,無所得而多煩擾,導致了大家越來越不願意去公開分享了。

二、剽竊者三得

與原創三苦,但剽竊者卻有三得:成本低廉、迅速成名、經濟效益。

1.成本低廉

剽竊者最大的收益還來自於成本低廉、幾無後患。從成本角度考慮,固定的原創是很難持續的,而且這個原創要達到一定的水平的話,成本是很高的,而且深刻的行業觀察與敏銳分析者也很難尋找,但是剽竊抄襲是很容易的,只需要複製粘貼就足夠了,加上刪除原作者的信息,一氣呵成不用超過1小時就發出來了。而且沒有約稿之煩惱,沒有稿費之支出、沒有聯絡之耗費、更不會有思考之痛苦,這是一條非常低成本的路徑

另一個低成本來自於幾無後患,中國基本沒版權一說,因此被發現後基本不用擔心有什麼問題,被舉報又如何?舉證、申訴都是原創者的事,而原創那麼分散,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時間來做這種事的,發現了刪除了就可以了,刪除只需要不到1秒就可以做到了,還有大把時間抄起他的文章。遇到老江湖,還會在文末寫一句,“我們尊重原創,但我們找不到原創了……”,你看啊,免責申明都出來了。有了這東西原作者找上來,可以理直氣壯,讓原創都覺得自己是不是不該如此。

2.迅速成名

剽竊在中國是一條迅速成名,打響品牌的最快路徑。隨着網絡的發達,信息的破碎化,大家越來越只關注破碎觀點本身,而不會關注到底是誰寫的了。這就爲某些機構或個人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只需要輕輕的分享,不着痕跡的抹掉原創,在持續的傳播路徑下,受衆只會記住這個分享的公衆號或機構,這是傳播的基本規律

同時這些機構與個人,擁有一批原創知識的搬運工,這是原創分享者所難以實現的。這些搬運工,會持續不斷的抄襲、發聲,在羣裏、公衆號裏持續不斷的推送,加上原創內容確實優秀,慢慢的受衆就會認爲這些東西理所當然的就是它們的。這就實現了迅速成名與權威性。在我們的羣裏這樣的機構或個人,以病毒式的轟炸來擴大影響的不在少數。

前幾天毛厚德先生在83個羣講解拈花灣,第二天就有人把當天所講的文字稿冠以自己爲第一作者,毛先生爲第二作者,行業外的讀者看到,還不以爲這些個人或機構纔是拈花灣實踐者,毛先生是做筆記記錄的。不過再過幾天,就會有人唐而皇之的,把這些經驗據爲己有,沒有毛先生什麼事了,這一波操作會很溜道的。

3.經濟效益

迅速成名只是剽竊者的第一步目標而已,即時效益纔是真正訴求。

一旦迅速成名之後,就能夠成爲某個領域的權威專家或權威機構,線下業務的兌換就順理成章了。從旅遊行業來說,首先就是本身業務,例如集中剽竊傳播特色小鎮的文章,迅速就能佔領人們移動端的入口,獲得特色小鎮的諮詢與規劃的業務。第二個業務就是培訓與大會,通過迅速的成名,形成培訓體系或舉行行業大會,這個轉化更有利更有效,因爲培訓或大會之後的業務轉化量更多更大。第三,能夠壟斷關注入口,從而慢慢將即時效益變成長期盈利。

三、剽竊有三害

但對於行業來說,剽竊有三害:打擊原創、知識貶值、危害行業

1.打擊原創

原創不易,且原創收效甚微,幾近於無。剽竊者們拿着自己的原創大行其道,其實是對原創最大的打擊,既然無用,何必再費周章?

部分的剽竊者更過分,還可以發動寫手對原創者進行攻擊抹黑,這就更打擊積極性了,一片好心分享,沒啥效益還惹一身騷。

剽竊者請尊重原創,因爲這是供養你的源頭!

試問,某一天大家都不想原創了,你還從哪裏抄?!

2.知識貶值

當剽竊氾濫,甚至能夠欺負到原創身上的時候,知識是迅速貶值的。大家在網絡中獲得破碎的不成體系的淺層次知識片段,加上知識的切割、歪解,很多時候,知識就沒有了深度、經驗就沒有了操作性,最終的結果就是知識貶值,不認爲有專業知識、不認爲有懂行的專家,這對於旅遊行業即時儲備與積累的危害很大,而這恰恰是行業的基礎,因爲沒有知識與經驗的體系構造、薪火傳承,何來的行業前進?

3.危害行業

更多的還是危害行業,剽竊者沒有經歷過原創分享者的歷程,沒有相關的從業經歷經驗,卻儼然成名,以權威專家或權威機構自居,帶着自己沒有的經驗,壟斷信息的入口,讓真正需要的人找到的是假專家假權威,然後似是而非的做着諮詢與規劃,最後導致大量的資金耗費,卻得來一堆爛攤子,這是對行業最大的危害。有需求的人找不到真正懂的人,讓不懂的截胡,最後浪費了資金,打擊需求方自信,從源頭上危害了行業。

我的很多朋友都不願意原創分享了,不僅僅因爲付出巨大回報無所得,更因爲他們害怕自己的付出成爲助紂爲虐的工具。很多同行都表示,不願意公開分享,不願意自己的觀點與經驗變成某些個人或中介機構圈錢坑人的助力,它們似是而非或囫圇吞棗的理解與操作對旅遊業的危害巨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