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年,吉日嘎拉出生在自家牧场的蒙古包里,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北缘,在牧民古老的传说中这里曾有一片看不到边的大海。母亲给他取的名字包含着“幸福像大海一样”的美好祝愿,按照此意他给自己取了个汉语名字——福海。不善言谈的“80 后”牧民福海是家中长子,也是主要劳动力,常年留在戈壁滩上放牧。36 年来,烈日风沙在他脸上留下了印记。

2017年5月16日,内蒙古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一处水塘早已干涸,塘泥反射早上8 点的太阳光宛如水面重现,刚出圈的羊群奔向其中寻找食物。

福海的车在农场中曲线行驶,远处沙堆形成的“小山丘”此起彼伏。

福海的母亲其其格出门的标准穿戴。据拐子湖气象站统计,这里年平均8级以上的大风近百天,年平均沙尘暴30天,冬季极端最低-30.7℃,夏季极端最高气温44.8℃,沙漠温度可达80℃。

常年在沙地上开车,福海练到一手行走沙地的好车技和陷车自救的本领,十多分钟后,借助一套特制的器材和复杂技巧,他将车成功开出。

2000 年以后,福海明显感觉到“下雨少了,年年干旱,风沙刮得大了,次数变多了”。如今芦苇沼泽消失殆尽,牧场边的沙山悄然推进。

在额济纳旗县城里的新房里,墙上挂着福海弟弟和弟媳在呼和浩特拍摄的婚纱照。弟弟当兵退役后在政府部门做临时工,已不再放牧。

5月16日,福海在戈壁上搭起蒙古包,作为他夏季的住所。红柳制成的哈那相当于蒙古包的承重墙,相邻的两片哈那需要用的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的绳子结实地绑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以抵御戈壁上的强风。

阿姨看了看福海扎的绳结,认为不对,解开后重新扎起来。

福海想在城里再买一处商品房住宅,手里的钱不够,向一家银行办理贷款。

老苏木经过40多年的风沙侵蚀,土坯砖垒砌的建筑已尽数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

阿姨打水的时候,小骆驼凑上来喝水。她说:“天旱,草一直不好,小骆驼出生后不久就没了母亲,人就是它的母亲。”

茫茫的荒漠上,工人将自己吊在空中查看电线。

在拐子湖附近的草场上,一棵枯死的梭梭树如同展翅的天鹅。

转自:布里亚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