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邀参与“晋城华谊兄弟星剧场项目剧本创作交流恳谈会”,与晋城市文联谢红俭主席,晋煤集团段永贤先生,晋城市旅发委张建军先生,欻玛ceo陈建中先生等本地文化界人士,以及项目运营方管理团队,进行了有益交流。

本次交流围绕四项议题展开。

一是涉及到对华谊星剧场项目的认识,我没有太着急谈“华谊”,更多因着“知己知彼”的想法,想先行拆解“古矿”(晋煤集团古书院煤矿的简称)对于晋煤,对于晋城的意义。

归纳来说,我们要理解华谊星剧场在古矿的这个项目,必须先弄清楚古矿这六十年是怎么回事。

项目背景:晋煤集团资源枯竭型矿井(古书院矿)转型项目晋城华谊兄弟星剧场,由华谊兄弟携手晋煤集团和我市本土企业浩翔控股集团联合打造,项目占地350多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预计2019年年底前完工。

1958年,国家从开滦煤矿抽调了500名工人来到晋城,开始建设古矿,成为晋煤集团的第一个煤矿。到2017年,古矿实现关停,六十年风雨春秋,古矿作为煤炭生产的一个企业画上了句号,但古矿对于晋煤,对于晋城的意义总结,才刚刚开始。

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现在,我们暂时不要着急跨入“华谊”,更应回溯反刍,弄明白古矿这六十年是怎么一回事。

应该说,1958年,古矿的成立,拉开了晋城工业化的序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古矿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晋煤却从1958年出发,在晋城大地上开花结果,市值达到2000亿元,用工超过16万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晋城的第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2018年最新排名第481位,山西第1。

第二个,我们现在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古矿,就是晋煤的初心是晋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摇篮,也是见证几代晋煤人艰苦奋斗的煤矿延安

晋煤现在对古矿的改造利用,不仅要从空间形态上慎重拆迁(但是那个晋城人熟悉的仿古门楼,已经拆除了,由古矿工人自己题写的“古书院矿”那个牌匾,现在存放进了展览馆),更应挖掘古矿在晋煤的特殊内涵,却提炼其晋煤精神,从而完成对古矿的涅槃重生。

在古矿的展览馆,可以看到从煤一代到煤三代讲述自己与古矿的故事。六十年来,古矿不是一个冰冷的简称,而是无数矿工为之奋斗过的人生。像《追忆逝水年华》里写的那样,“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出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就像晋煤人引以自豪的格言“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这样的企业文化精神最早诞生在古矿,这就是古矿留给晋煤集团的文化遗产。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就是古矿与晋城的关系,对晋城来说,古矿是晋城城市的陪伴者。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这六十年来,古矿与晋城长相陪伴相守,共同见证了彼此的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矿已经融入晋城城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城市北部的形态,处处有着古矿的影子。古矿的转型,实际上,也是晋城的转型。

总结来说,古矿奉献了三个一:古矿,是带给晋城现代工业文明的第一课;古矿的转型,为一煤独大的晋城转型打响革命性的第一枪;古矿的再生,是为全国所有工业基地创新驱动走出的第一步

谈完项目认识,第二项议题就是晋城文化元素的提炼。我遵循了三个基本的原则:一是坚持大历史观,不搞局域的碎片化的资料堆砌;二是坚持长线条叙事,一竿子到底,不搞短线的庞杂的机械说教;三是坚持亮点统领,不搞平铺罗列忌讳没有重点。

嗯,学术的东西确实很枯燥无味,我虽然很愿意油盐酱醋来烹炒或者凉拌,或者撒点孜然,但并不想改变食材原有的鲜味,所以喜欢琢磨这些事的可以继续带着思考深入。

咱们继续说,晋城的文化元素,这几年来,我大胆斧凿出两条线索:一是以“炎帝陵”为寻根文化的一个点,二是以太行古道串联晋城参与中国历史的一条线。(有时候也会把长平之战动员的大半个晋城区域这个面加进来,观点还在修正过程中)

炎帝陵并不是晋城人自己的自娱自乐,炎帝陵也有湖南、陕西、湖北在内的多个对手,但高平的炎帝陵仍有可能在未来三十年成为“国祭”。这是因为2013年以后,炎帝陵是台湾人发宏愿主导修建起来的,经过三年来海峡两岸的共同祭祀,已然成为沟通两岸心灵融合的新桥梁。台湾的一百多座炎帝庙,跟高平祭奠的炎帝都是“青脸”的,同宗正统,影响着台湾二百万信众。他是自下而上,由外入内生成的文化景观,政府只是顺势而为。

剑桥七杰,即清末民初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的代表人物。他们大多家境优渥,出身剑桥大学(除杜明理外),为了传教事业放弃了在英国优越的条件,来到中国艰苦地区创办站点,传播福音。同时开办新式学堂和医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七杰之一的司米德连同他的夫人长期呆在晋城。

太行古道的历史文化元素,一直没有很好的挖掘,我们谈“唐风宋雨,晋城春秋”,但这都是一个静像的文化遗产,而太行古道是一个动态的承载,他囊括的信息量及其庞大。比如我们说历史上曾经有十几位帝王由此进出太行山,唐玄宗宋太祖,还有李白陈子昂这样的大诗人。到了近代,定义丝路的德国人李斯霍芬,剑桥七杰司米德,英国女子艾伟德都由此进入山西、晋城活动。

包括我喜欢的明代的于谦,他从32岁起,曾巡游山西河南一十九年,给太行山,给晋城留下大量的诗篇。这几日从孔夫子网购得明朝人写的《于少保萃忠传》,昏天黑地看了一天看完了,于谦菜市口被斩之时,中间隔了500年,跟着北京城的老百姓一起哭个昏天黑地。

要谈晋城的文化,不能鸡零狗碎去讲故事,而是要有一个线索,一个容器,去合并同类项,然后再按多种维度展开。

会议议程的第三项是说对项目的设想,这个我不要想多说。这种文化咨询会,更多的目的是给项目的投资方或者设计方,带来一些启示,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介入项目的设计当中去。

所以简单了,我心中的华谊星剧场项目,他应该是一个城市的综合体,是一个文旅融合的特色小镇。不同的是,别的小镇可能依托的一座古镇,一项特色产业,而这里呈现的是工业文明遗迹。

这牵涉到项目的定位问题,当时我在会上提出:在山西来说,晋北是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晋中是祁太平的晋商文化,晋南是大槐树的寻根文化,晋东南长治是红色文化,那么晋城是啥?

由此谈到剧本创作,我提一句:多尊重晋煤,少干预华谊。晋煤是60年的老国企,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尊重晋煤就是尊重其沉淀的企业文化;华谊是专业的文创公司,做到这么大绝非运气使然,在创作方面还是要多听其意见,毕竟古矿这个项目,他未来是要走市场的,不是供领导参观的。

最后议题是晋城的特色,这个在此不再赘言。晋城除了小而全,是太行山的迷你中国。另一个就是神秘、幽静、清凉了。

■相关链接:唐风宋雨,晋城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