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二战前的苏军虽然规模庞大,但仍是战略战术水平低,武器装备一般,这可是一大误会。实际上,当时的苏军兵种齐全,不少武器放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落后,在战争中也经常出现神来之笔。如在1927年,苏军在平定中亚细亚地区的叛乱中,就空投部队深入敌后展开打击,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出现空间部队,可以说,苏军是空降兵实战应用的鼻祖。

其实,当时的空降兵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还有差距,二战时各国大都把空降兵当成特种部队来使用,虽然苏军率先开创这类战法,但似乎并不是运用得最为出色的,盟军在这方面比苏军用的更多也更为出色。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时,空降兵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即便是艰难地开辟出第二战场,盟军仍然遭受了来自德军的拼死抵抗,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巨大代价。为此,盟军高层决定通过一场大规模行动彻底摧毁德军的防御。

这件事由英军统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元帅亲自操刀,决定以盟军强大的伞兵部队为主力制定行动计划,即历史上著名的“市场花园行动”。实际上,“市场花园”是由“市场”和“花园”两部分组成的,伞兵在前者中扮演了绝对的主角,盟军将通过大规模的空袭,将数量庞大的空降兵部队投放到德军腹地;“花园”行动中,盟军装甲部队从正面进攻,一是牵制德军,为“市场”行动 提供便利;二是突破德军正面防御,与伞兵部队汇合,从而彻底洞穿德军防御体系。

计划看上去天衣无缝,为了使“市场花园行动”发挥最大的震慑力,蒙哥马利一番忽悠,使得各国都把自己的家底儿掏出来了。1944年9月17日,盟军集结运输机5500架、战斗机8000余架,将3.5万空降部队投入到德军腹地,与此同时,近2000辆装甲车和坦克从正面对德军发起猛烈攻击,声势浩大,震撼无比。

然而,当第一批空降兵落地时,盟军士兵便慌了,空降地点竟然有2个德军装甲已师恭候多时。看过影像资料,地面上的德军士兵抬头射击,动作悠然,简直就是在猎鸟。原来,“市场花园行动”看上去完美无缺,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首先,蒙哥马利对德军部署了解得并不算十分透彻,对计划区域内的地形也不慎了解,不少部队直接被扔到德军 头顶上,还有的则被空投到树林上方,伞兵被挂在树杈上,场面十分尴尬。有的德军部队恰巧在休息,忽然看到盟军伞兵光明正大地在自己头顶搞空降,面对敌人如此愚蠢的“偷袭”,恐怕当场都蒙了。

其次,据说该行动的计划提前遭到泄露,德军才得以做好充分应对。另有一点足以看出蒙哥马利统帅能力的平庸:美军伞兵大多规定从366米~457米之间的高度跳伞,而英军则以244米为标准跳伞高度。蒙哥马利在制定计划时显然忽视了这点,一律按照英军标准,结果大量美军伞兵直接被摔死。最惨的恐怕是波兰伞兵了,还没落地就被打死大半,除去摔死的,剩下的也只能举手投降,1500人没能发挥一点点作用就全军覆没了。有的士兵被挂在树上,面对敌军也只能装死,伺机脱身。

更要命的是,“市场”行动受挫,“花园”也好不到哪儿去。要知道,负责“花园”行动的主要是英军,二战中英军战斗力之低令人耻笑,而在“花园”行动中,英军坦克根本无法突破德军防线,即便是侥幸未被德军发现,顺利抵达计划地点的空降部队也对接下来的行动感到一片迷茫。就拿美军精锐的101空降师来说,该师在抵达计划地点后见友军迟迟不到,一面要同德军作战,另一面还得赶去支援,搞得焦头烂额。1944年9月20日,美军依靠极为惨重的伤亡才勉强夺取了计划中关键的瓦尔河大桥,但很快就陷入德军包围;另一方面,盟军虽攻占了阿纳姆大桥,但缺少支援很快就被德军重新夺回,部队损失惨重,甚至有部队全军覆没。

此时,英军大部队正在奈梅亨地区西南方与德军鏖战,在肃清该地区的德军后,第30军居然下令原地休整18个小时。英军慢吞吞的节奏对计划产生了极大破坏,当第30军赶到莱茵河,对阿纳姆大桥展开进攻时,德军早就做好了防御工作。1944年9月24日,盟军眼看攻破无望,遂在奈梅亨构建防线,各部队开始撤退。值得一提的是,蒙哥马利宁可投入重兵与德军硬碰硬也不愿借助莱茵河下游的德利尔渡口绕过德军,或者说蒙哥马利干脆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便利,由此可见,其水平与顶级名将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

毫无疑问,“市场花园行动”是一场耻辱性的大败,盟军方面损失近2万人,其中英军投入空降兵1.06万人,最终仅有2398人活着回来;德军伤亡具体情况不明,但一说仅在3300人左右,真可谓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值得一提的是,此役不但没能粉碎德军的防御,反而把自己吓破了胆。美军多支精锐空降部队减员惨重,说啥也不愿再投入战斗了;而盟军干脆彻底放弃了空降战术,在二战剩余的时间里很少提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