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毕节之最》是到目前为止毕节市广播电视台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采访行程最为漫长的一次特大型系列主题报道的采编播活动,充分展现了电视的魅力,激情挥洒了我们的创意。感恩于毕节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的家园有了铸就辉煌的机遇,并让我们能有幸为其欢呼歌唱。

(一)

为进一步深化对毕节试验区的区情认识、增强发展自信、推动资源开发、助力小康建设,毕节市广播电视台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启动实施了特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毕节之最》的宣传策划和采编播工作。《毕节之最》包括“毕节方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物华天宝”、“历史星空”、“通天大道”、“日新月异”七个部分,共计138集作品,播出节目的成片总长度近1000分钟;其选题所反映的时间跨度纵贯毕节数千年的厚重历史,内容涵盖毕节大地上的有关最靓丽物事。

《毕节之最》定位为:“深化市情认识,增强发展自信;提升毕节形象,推动转型升级。”它是一幅全景式、立体型、多侧面、多角度展示毕节试验区“特殊的区位优势、美丽的山水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富集的自然资源、光荣的革命传统、畅达的交通条件、蓬勃的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壮丽画卷,是对外宣传和推介毕节试验区一本集成式的“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毕节之最》播出和刊载后,受到了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读者)的一致好评。今年9月1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农村电视委员会、CCTV-7《乡村大世界》栏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暨第九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颁奖典礼在新疆举行,《毕节之最》荣获第七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年度“优秀对农电视作品”二等奖。9月19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旅游电视周优秀电视节目表彰大会”上,138集的《毕节之最》中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百里杜鹃》荣获了“旅游电视专题类”好作品奖。此前,《毕节之最》已于2015年6月荣获2014年度贵州新闻奖三等奖。

(二)

促成《毕节之最》栏目诞生的诱因,是一件已经过去多年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小事”—— 2008年我有幸在深圳市参加一个短期培训班,有一位特邀的研究员授课时询问道:“毕节那个地方的土地上是否能生长庄稼?”居然有一位爱出风头的学员抢答道:“不能生长!”令人很是无语。由此联想到早些年毕节乃至贵州在外的总体形象,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窘况,说白一点就是贫困和蛮荒的代名词。因此,系统、全面地向外界宣传和推介多彩毕节,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思路决定出路,但是道路漫长而艰难。大型新闻宣传特别是做电视片的活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好在有领导的深切关心,有朋友们的无私帮助,有团队的忘我工作,确保了《毕节之最》栏目的顺利运行。

为了完成好这一艰巨的任务,毕节市广播电视台抽调了近30位人员组成了策划组、撰稿组、摄像组、配音组、编辑制作组、节目包装组、节目审定组、市场推广组、后勤保障组。若再加上所请的台外特约撰稿人员和摄像人员,《毕节之最》栏目的创作团队总人数超过100人。可以这样说,《毕节之最》是100多人的团队经过大半年辛勤努力的成果!其实,所有岗位的人员都是这个方面的行家里手,能有幸请来这么多高手云集于《毕节之最》栏目,真的要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谢谢”! 100多人的团队,138集的成片,数10万字的文稿,近1000分钟的成片,数千公里的行程……今天想来,头皮仍然阵阵地发麻,中途也曾产生过“放弃”或“压缩”的念头,但终于坚持挺了过来。

追求品质、品格、品位的《毕节之最》,其采访故事还有许多,团队的其他成员或许比我还有更为精彩的解读。这是一段令人振奋、感念和值得铭记的采访,这样的采访往往意味着对体力、心力、智力的超常考验,对于每一个亲历其间的人来说,都是值得一生珍藏的回忆。

(三)

史料和数据的真实、权威和尽可能准确,是《毕节之最》作品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和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专题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物事众说纷纭,这是在文字编辑过程中最让人纠结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基于此,在考证和引用资料方面,我们尽量依靠自己的理性判断选择最为权威的一种,若遇多种观点并存,则将主要观点进行罗列,以供观众(读者)自己取舍。比如“毕节”两字的来龙去脉最少有两种说法,而且都是书上白纸黑字记载的;比如关于钱壮飞烈士的出生年月、进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学习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历任职务等等,均存在着文史资料、《辞海》所录钱壮飞词条、报刊所发文章等资料上的不统一。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让自己很纠结,为此不得不翻阅大量的资料求证,有时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才能修改完善好一篇稿件。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文中有关“传说”内容的引用,大家都秉承提高自己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良好初衷,后人总喜欢找一些前面的名人来攀附,千百年来如此,权且不必认真。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也是我们此次采编工作的一大特点。比如大方县雨冲乡最大的古银杏树的胸围是6.55米,这是2014年3月10日,我拜托大方县油杉河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忠发请人实地测量的结果;但是在此之前(包括10余年前)的文字资料显示,有写胸围近7米的、有写8米的、有写10余米的、有写2.7米的,更谬误、胆子更大的一位所写这株树的胸径达8米(按此计算,胸围应为25.12米)。另据众多资料记载,金沙县城西北部的清池镇渔河村的酸草湾组最低处海拔仅为457米,是金沙县境内的最低点,也是毕节市海拔最低的地方,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且书上多有记载。2014年3月20日,通过我们采访组一行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椒园乡玉林村与金沙县清池镇渔河村的界河——鱼塘河岸边用手持GPS实地测量,此处海拔仅为437米!

对黔西县观音洞的描述也是如此,许多资料相互“打架”。为了核实有关问题,我们费尽周折买来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研究员、国际古人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客座教授、曾参加黔西观音洞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李炎贤教授与副研究馆员文本亨合著的《观音洞——贵州黔西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这本专著学习……

贵州黑山羊、贵州半细毛羊、可乐猪、乌蒙乌骨鸡、贵州四鳃鱼、马铃薯原原种扩繁基地等内容的稿件,则是请畜牧和农业方面毕节最权威专家撰写和把关的。类似的稿件还不在少数,足见我们虽然水平有限,但态度是严谨和认真的。

许多原稿标题都是拟得很诗意和抽象的,为了体例上的统一,我擅自将它们改得平实和具象一些;在文章的风格上,我们力求写实多一些写意少一些,叙述多一些描述少一些,这是要请各位作者见谅的地方。由于一些文稿的部分内容不便于电视表达,故在电视片中略有删节。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时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写文章求证和引用资料需要求助于前人的书籍等资料,但是许多年以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也将会成为后人的前人,所以在引用和求证资料时,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力求权威和可信,以免以讹传讹、贻笑大方。即使如此,由于工程浩繁、时间和空间跨度大、能力和水平有限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谬误和贻笑大方的地方也难免存在,只有请大家谅解了。

《毕节之最》的采访、拍摄和编辑,使我们真正领会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说的“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

《毕节之最》是到目前为止毕节市广播电视台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采访行程最为漫长的一次特大型系列主题报道的采编播活动,充分展现了电视的魅力,激情挥洒了我们的创意。感恩于毕节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的家园有了铸就辉煌的机遇,并让我们能有幸为其欢呼歌唱。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数百年前,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就对云南、贵州数百年后的发展作出了这样的预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们没有妄自尊大的底气,但是我们绝不妄自菲薄。毕节试验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的目光中,在西部大开发的春风里,在同步小康的征程中,正一步步将刘伯温的预言变为现实。

毕节,苍山如海,秀水长流,风光壮美,气势磅礴。

毕节,物华天宝,藏珍蕴奇,人杰地灵,罕世瑰丽。

自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毕节正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方位扩大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毕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注目当下,充满生机与活力、步履坚实而稳健的毕节试验区,正进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放眼未来,我们期待着继续见证毕节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毕节”两字之于我们,是融入血液、刻骨铭心的烙印,我们理应责无旁贷地为家乡点赞。创作《毕节之最》,是对故乡最深挚的依恋、最美好的礼赞,是对故乡的眷顾与回想、祝福与期盼。

简单堆砌以上文字,权且作为《毕节之最》创作活动的一份留存与念想。

【作者:叶光良,男,汉族,毕节电视台高级记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毕节市市管专家、毕节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毕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贵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贵州省新闻学会)理事、毕节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毕节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新闻作品共有60余件荣获全国、全省各类好新闻奖,曾评为全国和贵州省“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贵州省先进工作者,毕节试验区“十佳青年”等。

出版有新闻作品集《镜头里的毕节试验区》;散文和随笔《光逐潮影》两人专著;主编有《毕节之最》及修订版、《聚焦毕节试验区》、《毕节试验区百乡纪行》、《磅礴乌蒙万里路》等著作三百多万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