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满头白发但身材硬朗的老人走了进来,他看了看四周,在此之前他从没有见过一间像这样只有光没有阴影的房间。

上帝坐在办公桌前没有抬头,他正在翻看着老人的履历,说道:艺术家,虚构文学作者,艺术评论家,马克思主义者,电视节目主持人,戏剧作者······看来您这一辈子没闲着呀。

老人回答道:哦,先生,您可能看错了,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仅此而已。

*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观看之道》

作者: [英] 约翰·伯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此书内容是根据1972年BBC电视节目《观看之道》撰写而成

约翰·伯格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人物,他有着各种不同的身份,他写作,他主持节目,晚年过着隐居乡村的农民生活。而在他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他就已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的作为都带着浓浓的左翼作风。(有别于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方针下的那种左翼文艺工作者。)作为艺术节目主持人,他将电视这种大众传媒视为一个发展和深化社会民主阵地的机会,通过电视向观众传达他关于艺术的思考。

在1972年BBC播出的艺术类节目《观看之道》中,一开场约翰·伯格就走到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和战神》前用美工刀切割下了女神的头部。 很显然,接下来我们是不会有机会像学习美术史教材那样安安静静地去欣赏艺术作品的美了。

这档节目分为四集,每一集分别讨论了一个不同的主题。第一集讨论了复制品如何改变我们的观看方式。在复制技术发明之前,我们必须去教堂才能看到圣像画,而现在,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看见它们的复制品。原作的唯一性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是它高昂的市场价值。

费利克斯·特鲁塔 ,《斜躺的酒神巴克斯的女祭司》

1824 - 1848

委拉斯凯兹,《镜前的维纳斯》,1648

第二集中伯格指出女性一直活在男性眼光的囚笼之中并将这种眼光内化在了自己的心中,时刻用这双眼睛观察着自己。西方油画中大批裸女像反映的正是男性看女性的眼光,大部分裸女像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男性的窥视欲和占有欲。镜子是虚荣的象征,而画家经常会在画中让裸女手持镜子,这样即满足了男性窥淫的欲望又责女性为轻浮之物。哎,真不知道该谴责的是谁?

安格尔,《坐着的莫瓦特雪夫人》,1856

托马斯·庚斯博罗,《安德鲁夫妇》,约1750

这对安德鲁夫妇正坐在自己的领地前

在第三集中我们将会看到油画人物华美的衣服上极尽写实的花纹,身边了摆满珍贵的物件。油画在一段时期之内一直在追求逼真的写实能力是为了让画作的主人可以明确地向自己、向观者展示他所拥有的财富和他的社会地位。即使是那些我们看到的自然风景画也实则是主人正在炫耀他所占有的土地。正如尼科思·哈德金柯劳所说:绘画常常就是统治阶级在其中映照自己的产物。

图为2014年Prada男装广告

第四集揭示了广告这种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产物是如何唤起并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广告刚兴起的时候模仿油画,向观者展示美好的物品,但悲伤的是,广告不是油画,它展示都是那些你还未拥有的东西。广告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它承诺如果你掏钱买了这件Prada你就可以和广告中的的模特一样迷人。然而,我相信各位火眼金睛的消费者一眼便能识破这是一份无法兑现的承诺。

在当年,这是一档极具挑战性的节目,它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美术史观还挑战了社会固有的观念。它也反映出1970年代之后的美术史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画面上的形式研究,而是去发掘艺术品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意义。它提醒我们,艺术品并不仅仅是艺术家天赋和对美的追求的产物,它同样也是生产它的经济关系和社会阶层矛盾和斗争的参与者。

作者: [英] 约翰·伯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伯格以艺术评论著称,但不同于那种读完之后感觉和自己半毛钱关系没有的艺评,伯格的文章诉诸于个人的经验。《看》汇集了多篇具体研究单个艺术家或单幅作品的文章,其中《拉图尔和人道主义》就是一篇典型的伯格式的评论,文章短小,眼光毒辣,短短的两三千字的小品道出了一个博士论文的议题。直到20世纪才被重新发现的法国画家乔治·德·拉图尔被公认为是卡拉瓦乔派画家,作品中展现了普罗大众的人性光辉。而伯格独具慧眼刺破了这层美丽的面纱。

▲乔治·德·拉图尔, 《新生儿》

▲乔治·德·拉图尔, 《圣爱莲救治圣塞巴斯蒂安》,1649

现存的关于拉图尔生平的资料寥寥无几,但从这些仅存的只言片语中,伯格还原了一个“野心勃勃、残暴刁钻、泯灭良心但事业飞黄腾达的”画家。这个令人厌恶的有钱人却偏偏热衷于描绘宗教故事中穷苦的农民,虔诚的修行者和圣母玛利亚。

卡拉瓦乔,《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1610

少年手中的头是卡拉瓦乔自己的

卡拉瓦乔,《召唤使徒马太》,1599-1600

很明显,拉图尔的绘画技法深受卡拉瓦乔的影响,绘画题材也十分的相似,然而,他们作品的精神却是完全相反的。画家卡拉瓦乔生性暴躁,一生的经历跌宕起伏,他生活在罗马的低下阶层中,描绘的就是他的朋友和身边的人。他不仅能体会到画中对象的艰难或危险的处境,也可以说,他描绘的就是他自己所处的情境。伯格说道:“他不会自我保留,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所绘的人物如此的相符——和他画的内容——像是把自己的生活借给了他的想象。”

▲乔治·德·拉图尔,《圣罗杰姆》,1620

乔治·德·拉图尔,《忏悔的玛格德琳》,1640

拉图尔则完全相反,他从未置身于他所描绘的情境当中。他画中的农民一贫如洗,瘦骨嶙峋,但他描绘人物的方式和描绘路边的石头和衣服的面料的方式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因为他与他所描绘的对象之间保持着距离——自我保留的距离,这是他和卡拉瓦乔之间本质的区别。他的创作完全是来自于他外在的观察,他对自己画作中的人物和情境没有丝毫的感同身受。伯格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视觉效果,而不是经验。但同时他创造的绘画形式也是对自己道德沉沦的一种慰藉。

《我们在此相遇》

作者: [英] 约翰·伯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虽然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但伯格在创作中始终关注的是个体的感受和生命经验,因为在他的观念中,集体和个人从来都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他的虚构文学创作细腻而又充满诗意,和他的艺术评论写作一样,都是将个人置于历史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作为出发点。

这本《我们在此相遇》是一部伯格为自己生命中挚爱但已逝去的人所写的亡灵之书。在欧洲不同的城市中,伯格与故去的人相遇,交谈。书中死者并不会待在他们埋葬的地方,而是可以选择这世上任何想住的地方,在里斯本母亲向伯格说出了她早年的秘密,而父亲依旧站在清河边若有所思但沉默不语,在克拉科夫遇见导师肯却再一次唤起了作者失去他时痛苦的记忆······而这些死者的陪伴并不是永恒的,他们同样也会离去,一如在人间一样。这是一本记录了生者与死者对话的书,死去的人其实并不会真正地消失,因为在生命不同的阶段中,每个人都会对死者的记忆和思念有新的理解和体悟。

《波兰骑士》,传为伦勃朗所作

书中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女友问伯格,如果你必须选一段话当你的墓志铭,你会选什么?伯格说他要选了伦勃朗的画《波兰骑士》。17世纪波兰飞翼骑兵如同欧洲东部平原上愤怒的天使一样另望而生畏,而几个世纪之后的波兰骑兵队手持佩剑冲向入侵的德国闪电部队。伯格的内心是一名斗士,在这个资本主义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年代中他如同一位佩剑的骑士,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他人的尊严凭着自己以卵击石的勇气突破重围,出现在战场的前线。

约翰·伯格生前著作颇丰,共出版了10部小说,4部剧本,3套诗集和33本评论类的书籍。除了著作之外,伯格一生都在关注并参与政治,早年他撰写了大量的抨击时政的文章,直到晚年,伯格出现在对谈节目中时,他关心的仍然是那些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压迫得无路可走的人群,为他们的利益书写,唤起更多的人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注。这才是在为“世界真正重要之事写作”。它唤起的是人们对自身经验的思考和对他人经验的理解,改变的是人们审视自己和世界的眼光,从而换来人和人之间一次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善意的举动都是真正的在改变世界的力量。

虽然有着多重的身份,但伯格生前喜欢称自己是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将来自不同时空的经验和智慧传递给听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是一座桥梁,将我们这些被自身经验所囚禁的现代人与遥远他方和埋藏在历史深处的他人的经验相连接,改变了我们的观看之道。

关于“另眼相看”

另眼相看”是一个不那么正式的艺术类荐书栏目。你可能会在这个栏目中看到一本经典或者偏门图书的介绍,一个艺术流派的起源或者撕逼史,说不定还会有艺术家的狗血八卦,等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不那么正式,不想那么正经,所以希望这个栏目可以给大家提供另一种看艺术的“眼神”。

言乎言及2018寒假游学招募中

加微信

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