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贸大厦第一、二、三期和正在建设中的 " 中国尊 " 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 (资料图片)

图为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 (资料图片)

1984 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建筑承接建设当时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际贸易大厦,其主体工程的建设速度创造了 " 三天一层楼 " 的新纪录,这个新纪录被称之为 " 深圳速度 "。" 深圳速度 " 很快传遍全国,成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里程碑式口号。

" 中国建筑为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刘锦章深有感触地对经济日报记者说。紧跟国家改革开放大潮,近 40 年风雨兼程,中国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唯一营业收入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基建公司、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从摩天大楼到公路、桥梁,从港口核电站到飞机场、高铁站,从大型会议中心到厂房、学校、医院,中国建筑建造的建筑遍布祖国各地,乃至世界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 " 深圳速度 " 到 " 雄安质量 "

"1982 年 6 月份,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立,原国家建筑工程局总局下属的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与工程局、勘察设计单位等 21 家部属企业重组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成为我国第一批实施政企分开的中央企业。" 刘锦章回忆,1983 年,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建筑业改革,建筑业成为我国确定的第一个全行业改革的 " 试验田 " ……

30 多年后的今天,被视为 " 千年大计 " 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首个建设项目——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于 2018 年 4 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承建雄安新区首个项目的企业仍然是中国建筑。这一次,值得称道的不仅仅是 112 天 10 万平方米的建设速度,中国建筑也不再仅仅扮演工程建设者的角色。这座建筑可以说是一个绿色城市的标志," 我们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项目全过程,高起点高规格规划,采用可循环材料,开展能耗数据采集,优化能源利用策略。" 刘锦章介绍," 中国建筑为项目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以项目投资商、建造商、发展商与后期运营服务商的角色,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建设以及长期稳定运营发挥作用。"

智慧、效率、绿色,建筑生命全周期管理运营,中国建筑赋予高质量建筑工程以新的内涵," 雄安质量 " 也成为中国建筑企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 " 深圳速度 " 到 " 雄安质量 ",中国建筑实现了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1982 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立之初,营业收入仅有几十亿元。2017 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 24500 亿元,营业收入 10500 亿元,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中央企业中分别名列第四位和第六位;

自组建以来,企业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超过 300 倍,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2006 年,中国建筑首次进入 " 世界 500 强 ",位列 486 位。仅仅用了 13 年时间,2018 年,中国建筑已经排名 " 世界 500 强 " 第 23 位;

连续获得世界 3 大知名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一致授予的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

这是一组矗立在祖国大江南北的代表作——

中国尊、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杭州 G20 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武广专线武汉站、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机场 T3 航站楼、长沙地铁 4 号线、哈大客运专线、大亚湾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上海洋山港……

成立至今 36 年来,中国建筑建设了 90% 全国 300 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四分之三的重点机场、四分之三的卫星发射基地、三分之一的综合管廊、一半的核电站。在大跨度钢结构、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医疗卫生项目、超大洁净厂房、轨道交通等建设领域都有突出表现。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绿色发展

" 中国建筑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 很多人试图探寻其中奥秘。刘锦章的回答是,中国建筑生逢伟大时代—— " 一带一路 " 倡议、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中国建筑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企业拥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拼搏进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红色基因是如何传承的?刘锦章说,中国建筑下属的工程局和设计院大多数是上世纪 50 年代成立的,在国家 " 一五 "" 二五 " 时期,就参与一重、二重、一汽、二汽、大庆油田这样的国家工业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后来,又参与三线建设,转战大西北、大西南。他们四海为家,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动摇过。"

红色基因增强了凝聚力。" 中国建筑 27 万名职工中,有 9.1 万名中共党员,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属于较高水平。他们在中国建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锋带头作用。" 刘锦章说。

" 只有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地凝聚蓝色力量 "。中国建筑的企业标识是蓝色,有工地的地方,便随处可见 " 中建蓝 "。刘锦章说,蓝色是大海的颜色,象征中建努力在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中搏击风浪的竞争力量。中国建筑始终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不断实现 " 拓展幸福空间 " 的企业愿景。

中国建筑能有今天的改革发展成就,正是由于有着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中国建筑没有倚仗央企的身份 " 等、靠、要 ",而是一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近年来,转变经营思路、加快转型升级,为中国建筑快速发展聚集了力量。从单一的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转型升级,中国建筑不仅是建造商,还成为了投资商、运营商。房建业务从 " 建房 " 到 " 建城 " 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了中国建筑全产业链优势。看准未来发展的方向,2008 年,中国建筑大规模进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基础设施合同额从 2006 年的几十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近 3000 亿元。

近年来,中国建筑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博会主场馆项目就是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刘锦章说,用 8 个月工期完成 28 万平方米、6 座单体建筑和道路园林等配套项目的建设,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2015 年,利用大数据和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中建仅用了 42 天,就完成了过去至少要 1 年的设计工作。中建充分利用钢结构、装配式、工厂化生产,仅用 8 个月就完成了过去要三四年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新型精益建造方式让敦煌项目的装配率高达 86%,节约工期 70%,节约用水 60%,建筑垃圾、噪音、粉尘也大大降低。既实现了绿色建造,也确保了工期、质量,敦煌项目落成当年,即获得我国建筑业最高奖项—— " 鲁班奖 "。

红色基因、蓝色力量、绿色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实现跨越发展的鲜艳底色。

" 中国尊 " 彰显创新高度

骄阳下,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高达 528 米的 " 中国尊 " 高耸入云。来到 106 层塔冠结构内,工人们正在安装玻璃幕墙。整栋建筑已于去年结构封顶,预计年底全面完工交付,建成后将成为首都新地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承担了我国绝大多数地标性建筑的建设任务。随着建造高度节节攀升,施工难度越来越大,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长年扎根工地、勤于钻研的工程师一项项技术创新,不断托起大楼的新高度。

建造摩天大楼过程中,物料如何运到楼顶?建筑工人如何操作?中建三局大项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中国尊 " 项目执行总工程师彭明祥说,当年他刚进工地时混凝土还是现场搅拌,通过手推车和卷扬机送到楼顶作业面。如今,包括 " 中国尊 " 项目在内的超高层建筑,都实现了混凝土 " 一泵到顶 "。2015 年,天津 117 大厦项目混凝土实际泵送高度达到了 621 米,创造了世界混凝土泵送新高度。

最让建设者自豪的是被称为 " 造楼机 " 的装备。远远望去,造楼机位于大楼主体结构最顶端,上面嵌着塔吊。" 造楼机 " 由中国建筑自主研发,学名是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中建三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琨说," 造楼机 " 同时跨越 4 至 5 个作业楼层,可安装塔机、施工电梯、混凝土布料机、堆场等设施,在数百米高空实现工厂化多作业面空间流水高效施工,显著提升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业化水平。

" ‘造楼机’是中国建筑一项重要的创新技术成果,大大增强了我们在超高层建设领域的竞争力。" 张琨说," 如今,我们已研制出升级版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在全球首次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大型塔机直接集成于平台上,实现了塔机、模架一体化安装与爬升,并将核心筒施工同步作业面从 3 层半增至 4 层半 "。

进入 " 中国尊 " 的电梯,仅用 1 分多钟,就能到达 100 层以上。与记者过去在摩天大楼施工现场乘坐的施工电梯相比,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彭明祥告诉记者," 中国尊 " 项目使用的是全球首部服务高度超 500 米的跃层电梯。传统施工电梯每秒上升 1 米,仅能搭载 8 人。跃层电梯每秒上升 4 米,能够装载 24 人。传统施工电梯早高峰时把施工人员运到作业面要两个半小时,跃层电梯只需 40 分钟,大大提高了人员运输效率。

复杂深基坑与深基础处理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技术、复杂空间钢结构体系研究与安装技术、新型建筑设备研究与制造技术、建筑企业管理与生产应用信息技术等技术创新,成为中国建筑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13 项、国家勘察设计奖 5 项、国家级工法 103 项、专利授权 9660 项,编制国家或行业标准 90 项,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 " 科技创新企业奖 "。

做 " 一带一路 " 积极践行者

" 中建海外有历史、有故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部总经理、中国建筑国际工程公司董事长陈文健对经济日报记者娓娓道来," 早在 1979 年初,国家组建中国建筑工程公司,是后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前身,目的是发挥建筑业劳动力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为国家赚取外汇。同年,中国建筑进入伊拉克等地市场,签订了中国第一份劳务输出合同。历经近 40 年发展,中国建筑已经累计在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项目 6000 多项。"

" 中建人的国际化之路历经风风雨雨,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亚洲金融危机等,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建筑海外经营造成困难。中建人不畏艰难,一步步地从劳务分包商、工程总承包商发展成为投资建造一体化综合服务商。目前,中国建筑的资源配置能力、项目履约能力已经成功跻身世界一流承包商之列。" 陈文健说。

长期坚守,属地化经营,包容性增长,与所在国同发展、共命运是中国建筑海外发展的成功经验。曾在阿尔及利亚有 12 年工作经历的陈文健回忆,中国建筑 1982 年进入阿尔及利亚市场,凭借质量和速度,迅速站稳脚跟。上世纪 90 年代,在阿尔及利亚经历 10 年动荡、绝大多数外国公司相继撤离的时候,中国建筑选择继续留在当地市场。本世纪初,阿尔及利亚大力发展经济,政府将信任的目光投向了一直坚守在阿的中国建筑。中国建筑相继承接了 10 余万套住房、3 座大学城、10 余座高档酒店以及外交部大楼、首都国际机场、国际会展中心、南北高速公路希法段等代表工程。特别是正在建设的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清真寺,技术标准很高,实施难度极大。阿国政府将这一 " 千年工程 " 交由中国建筑实施,足以说明对中国建筑、对中国的信任。

据介绍,2013 年至今,中国建筑境外累计签约 1003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551 亿美元,分别占集团组建以来整体指标的 57% 和 51%。目前,中国建筑已进入 50 个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记者 亢 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