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一条最精简的律则,那些不美好是为美好而存在的。

——布莱尼茨

之所以想到了这句话,是因为昨天在回复一位宝妈咨询时,她提到自己身上太多不美好的东西,比如,与父亲的关系糟糕、原生家庭不如人意,性格的缺陷容易急躁没有耐心、控制不住总发脾气……

亲爱的,我们是不是太容易指责自己不够好,而忘记了那些不美好是为了美好而存在的呢!

由此我们先来看

第一个坑:不接纳心态

我有一个好闺蜜夏夏,是我大学毕业入职时分在一个宿舍的同事。这些年过去了,虽然大家早已天各一方,交集甚少,但是每次想起来,都有一种别样的温暖萦绕心头。

去年五一她来青岛我去接她,一见面我就调侃她说:“你这身衣裳可太有品位啦!”她说:“那是,花了两千多呢。”看她没明白意思,我说:“你是越来越实在了,好赖话都听不明白啦。”这回她算是反应过来了,说:“咋滴啦,不好看?我自己穿着舒服就行了呗。” 这话让我确认这还是十几年前认识的那个夏夏。

“哈哈,有个性,还是我的小夏夏!总是对自己的选择不纠结!”我说道。

然后,我俩就肆意地大笑了起来。

那笑声真得让人很舒适,就像是从火车站往东部走从海边经过的八大关,有树荫,有暖阳,有天蓝色的大海和湿润的风以及海苔的味道。

你看,接纳自我的人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讨好,不奉承,不牺牲,不委屈,不虚假,不矫情。这是一种自己和自己的和谐状态

然而很多人对这样的状态是求而不得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因为背后的不接纳。

之前的宝妈来咨询提到了很多不够好的地方,结束的时候我给她发了一个抱抱的表情附上了这句话: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是它们引导我们走向更好的自己。

有人不接纳现在的自己,也有人不接纳过去的自己。

比如,当我们开始学习,不断觉察,有了很多感悟,发现了很多问题。

于是,我们觉得原生家庭不够好,开始指责父母,努力脱离旧有模式的影响,以崭新的姿势重新生活。

学着鸡汤文里对我们的告诫,人生苦短,卸下包袱,轻松上阵,学会爱自己。

的确,爱自己是没有错的,但爱自己也包括爱以前的自己,因为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如果无法和自己的过去做出和解,势必一直在为人生做减法,试图做减法总是消耗能量的。

只有我们自己不再嫌弃以前的自己,放弃那种分裂、排斥、指责,和谐相生的自己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这就像道家文化里的太极八卦图,黑和白是一体的,是融合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们追求的至高境界,乃至成为了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宇宙真理。

接纳自己,是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即使是不够美好的自己,也应该被温柔以待。因为那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命,并且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让我们变得更美好。

第二个坑:付出感心态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他的畅销书《非暴力沟通》中谈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我们总是从“情感的奴隶”到“面目可憎”再到“生活的主人”。

一开始,我们总是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牺牲自己,以讨好他人为己任;

到突然发现为他人情绪负责太憋屈,于是开始恼怒反抗,认为自己才是重要的,要好好对待自己,这个时候我们一边想做自己,一边又心存疑虑,有时候是为了做自己而做自己,于是态度就开始变得生硬、缺乏真诚和自然的流露;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发现做任何事情以及帮助他人,都是出于爱,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脱离了那种疑惑,我们坦然地接受了我们无法成为为他人负责的拯救者,我们也不再担心因为拒绝会破坏彼此的关系,因为,我们是在真诚地表达自己,把爱传递到身边,而不是因为其他什么想法,比如为了自我的存在感,为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为了获得利益、出于嫉妒的行事……而让自己变得毫无底气。

“面目可憎”正是我们的“付出感心态”作祟。

当我们有太多的自我压抑,讨好和牺牲,一旦超出我们的极限“付出感”便会揭竿而起反叛。

它让我们认为自己不应该再去付出和忍耐了,一夜之间将所有背负的责任全都卸掉,有些不近人情。

于是慢慢地,我们发现人际关系没有得到改善,因为持有以前性情特征的自己与别人交往时毫无缘由的表现异常,虽然这时候我们学会了宣誓自我,但也只是为了宣誓自我而反抗,我们还没有学会通过爱的连接去改善这一切。

付出感心态,会让我们急于摆脱掉情感的勒索,然而过于快速的切割也会让人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再尊重别人的需要

当然,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那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在每一次表达自己的时候试着和对方做爱的连接,真诚相待,自然流露,既要表达自己又要关心他人。

第三个坑:“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认为自己在生活里种种的不尽如人意是他人导致的结果。

在这个状态之下,你会认为自己很可怜,每个人都针对你,觉得自己时时陷在困境与被伤害的感觉里。你无法也不能采取行动,自怨自怜。

这里所谓的“受害者心态”,不是家庭暴力、职场性骚扰、或是巨大灾难的真正受害者的心理状态,而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将一切不快乐不幸福归咎于外人的方式,使自己短暂的获得了同情、安慰甚至照顾。

实际上,却是内在自我的匮乏与人生掌控能力的丧失。因为不是我的责任,我是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因此我无法做出任何让自己更好的改变。

“受害者心态”是自我成长路上的大敌,它让我们在应该掌控的时刻甘愿将主动权拱手让人,期待着他人的恩赐和命运的施舍,变成了一个依附他人的人。

在外人看来很容易识别的“受害者心态”,如果自己不去做觉察,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思维怪圈。

而一旦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会发现这个背后是一个非常低级的认知——“病态共生”在束缚着我们。

客体关系的理论家、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认为,六个月前的婴儿是和母亲共生在一起的,这是种健康的共生关系。因为婴儿必须依靠养育者才能生存下去。当婴儿长到6个月之后,就开始了分离个体化的过程。只有成功的分离个体化之后,才能成长为拥有独立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受害者心态的本质是因为没有分离个体化,始终像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寻求养育者的照顾。

可是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不需要再依赖任何人,因此任何人也不应该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任,我们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从“不接纳心态”到“付出感心态”再到“受害者心态”,你的成长路上有没有躺枪呢?

无论怎样,从此刻开始觉察,将是你送给人生的一件礼物!

先从接纳自我开始吧,但不要因为“自我接纳”就不去改变,不去负责,不去变得更好!那样不叫“自我接纳”那样叫“自暴自弃”。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网络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