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海门贝雕的新发展,开辟新的征程。7月25日上午,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为桥梁,联合深圳贝壳红实业有限公司的陈新峰先生、广东末代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及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在汕头博物馆就海门贝雕现状及对海门贝雕未来展望进行了四方会谈。从多个维度探索海门贝雕新历程。

各方进行关于贝雕发展的会谈

会谈期间,汕头电视台对卢湘莹女士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进行采访。这是汕头电视台第二次对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进行采访。通过新闻媒体的采访,一方面可以让汕头人民更了解贝雕这门工艺,另一方面扩大了海门贝雕在当地的影响力。

汕头电视台采访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谈到对贝雕情缘时,陈新峰先生一句:“爱海及贝,爱贝及艺”使大家无不心服首肯。作为一个宣扬贝壳文化的企业家,陈新峰先生提出了关于振兴海门贝雕的见解,首先要走一条方向正确的路,让贝雕贴近生活、走进市场;其次要树立文化自信,在喜爱和尊重贝雕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贝雕的内在内涵,从而推向国内外;最后还要寻求一群热爱这门技艺,迎合新时代潮流的年轻人、手艺人,这样才能使得贝雕重新焕发光彩。

陈新峰先生与队员们交流心得

“在海门已经很难找到贝雕了。” 林汉桂先生一句话点破了海门贝雕的现状,在场的人深感惋惜之余,也油然而生了复兴贝雕的责任感。曾经作为“纳税光荣户”的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在推动海门贝雕发展方面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针对贝雕现状,他也有自己的思考,他提出,要复兴贝雕就要让贝雕走大众群体的道路。通过市场带动贝雕产业化的发展,先建立小的生产基地再慢慢扩大基地,有市场了就会涌现一批批人才……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要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要复兴贝雕,切忌一步到位。

林汉桂先生与队员们交流心得

此次的会谈让身在各地的贝迷到这里相聚,正如卢湘莹女士所说:“曾经有朋友说我收藏贝雕是走了一条孤独的路,但是有了你们的加入我就不再孤独了。”各方因贝相聚,因情相续。

会谈在下午3点圆满结束,此次会谈的圆满结束却是贝雕新征程的开始。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也将继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进一步锤炼品质、践行真知,不仅是为了复兴海门贝雕,更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现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发挥创新精神,不怕苦不畏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贡献属于年轻人的青春和力量。

会谈大合照

文章提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曹珺琨

图片提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曹珺琨|张汛

责任编辑:中大新华学生会学术部麦凯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