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陶瓷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首先,明代陶瓷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明代陶瓷可以看到胎釉是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和虾红色,心里很纳闷。

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它不是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盒,点是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

明洪武 岁寒三友图玉壶春瓶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一朝共31年。自洪武二年(1369年)始,明朝政府在景德镇设御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明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但是目前尚未发现一件带真正洪武官窑纪年款的器物,洪武朝瓷器一直未被人们所认识,并有“洪武无瓷”的说法。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和1994年景德镇珠山东门头出土了洪武官窑标本,经过对考古资料结合馆藏文物对比研究后,我们已大致了解了洪武官窑的风格,初步揭开了洪武官窑器神秘的面纱。

洪武朝正处于元明交替之际,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景德镇设置了御窑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它由朝廷督办,集中全国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专门生产皇家使用的瓷器,烧制手段和配方都严格保密,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及私下交易,壹叁壹陆柒柒贰,柒柒陆捌王女士。对器物的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严格的规定,禁止民间使用。洪武时期瓷器对后世官窑瓷器的制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青花瓷作为民窑在元代主要作为出口和庙宇供奉的订烧器,人们生活中并不使用。从洪武时期或稍早,青花瓷开始大量烧造,并普遍在人们生活中使用,以后历代作为主流品种,一直沿用至今。洪武时期官窑瓷器流传很少,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例,可定为洪武朝的器物仅有百余件,甚为珍贵。

明洪武 缠枝牡丹纹釉里红玉壶春瓶

洪武瓷的胎体比较厚重,但比元代同类产品薄,呈现土黄色或者灰白色,手感均比较平滑。因为瓷土淘洗的粗细不同,胎质也有粗有细。官窑器因为工艺精细,一般瓷化程度较高,因而胎体致密细白。民窑器则大多数胎体略含杂质,氧化铁黑黄色疵点,偶有小片的窑渣粘附,呈浅灰白色。洪武瓷釉层肥厚光润,白中泛青,晚期釉色趋淡,有极淡的卵白色。有些民窑器因为胎体稍粗而呈青灰或灰白色。釉质玻化程度较高,釉面极少有开片现象,釉面细腻、洁净。

从国内外传世品中分辨出的洪武瓷可以了解,洪武时期官窑瓷器以釉里红为多,釉里红是用氧化铜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产生的红色作为装饰的,铜元素对窑炉的温度和气氛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釉里红的烧造技术很难掌握,有“千窑难得一红”之称。元代只少量的制作,而洪武朝大量烧造

洪武朝正处于元明交替之际,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由于匠籍制的继续推行,此时烧造瓷器的是元代制瓷匠人的后代,因此瓷器造型、纹饰、工艺与元代一脉相承。

明洪武 釉里红龙纹胆瓶

洪武瓷器的造型,依然带有元代古朴墩厚的风格,常见的器形有大盘、大碗、军持、玉壶春瓶、执壶、盖罐等,洪武大件器物尺寸超过元代器,如罐类,元代器高度多在30厘米左右,而洪武罐一般高度在40厘米左右,有的高达66厘米。碗类有的口径达41厘米。盘类,元代盘径多在30~40厘米,超过45厘米的较为少见,而洪武盘口径超过45厘米的较多,有的达到55厘米。洪武官窑器大件器物气势宏大,反映出洪武时期在器物成型、烧造技艺的成熟。

查阅当今我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洪武瓷资料后不难发现,洪武瓷器的纹饰,依然保留着元代简练流畅,豪放生动的风格,只是略显秀气。纹饰较单调,以植物花卉为主,有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莲、折枝花卉等;此时以龙凤纹装饰的器物很少见,目前只见龙纹不见凤纹。元代瓷器上盛行的极为生动的人物故事题材,以及麒麟、鱼、草虫等动物纹样,在洪武瓷器上却都已消失,这或许与当时朝廷禁令有关。

洪武瓷胎质干涩,釉质肥厚凝腻,胎质较白、干涩、间有空隙;釉质肥厚凝腻如堆脂;胎釉结合紧密;釉色呈乳白色,微微闪青灰。器物上常见缩釉现象,露胎处见窑红。

明洪武 青花缠枝牡丹纹

扁菊是洪武瓷最具代表性的纹饰,呈椭圆形,花蕊作斜网格纹,花蕊外以双线描花廓花瓣两层,里层不填色,外层每个花瓣的顶端和一侧留有白边,用以表现花瓣之间的间隔,使花叶每一层花廓表现得很清楚。这种扁菊花形式有别于元代青花瓷上的菊花纹,为区分元代与明初瓷器提供了重要依据。外壁的变形莲瓣与元代比较,洪武瓷器上的变形仰覆莲瓣边缘只勾线而不填色,除个别分开画外,莲瓣相互借用边线,元代莲瓣各自独立,颈部的蕉叶纹由元代的中茎填色改为中茎拔白,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即不用大笔渲染),形成深淡的笔触。

洪武时期主要烧造青花与釉里红两个品种,青花依然用苏麻离青料,但发色少有紫艳的,多数发色灰黑且浅淡,在纹饰线条中有块状黑斑,不晕散;釉里红多数成色较淡,为酱红色。除青花与釉里红,此时有一现象:大件器物不如小件器物发色艳丽。

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琢器类器物(瓶罐类器物),由于当时器物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有接胎痕;器物里釉有白色绞丝纹;洪武瓷器物底足除玉壶春、玉壶春执壶、大碗为釉底外,其它器物则底足无釉,无釉底足刷有一层橙红色护胎釉,可见丝刷痕,且常见釉斑自然分布,大罐底部有沾沙,底足多为平削足,由于当时工具所限,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

明 洪武 青花缠枝莲花卉纹大碗

洪武朝民窑造型与元代有相似之处,但胎体趋薄,例如常见的折腰盘,此造型在元代极为流行。洪武民窑瓷的胎土淘炼粗糙,胎质干涩,间有空隙,有些胎土发黄,类似浆胎现象,可能是由于火力不足所致;釉面玻璃质感较强且较厚;釉色灰青,有的釉面伴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大多底足无釉,足墙较厚,中心有鸡心状突起,旋纹明显,偶有粘砂现象,随着工艺的变化,渐渐的足壁由厚到薄,由斜削到直削,由无釉砂底到釉底。

洪武民窑瓷器的纹饰比较简单,器物内心常绘青花双圈,内书草书的“福”、“寿”字,也有绘植物,如兰草、莲花、月映梅等,器物外壁常绘缠枝莲、卷草纹、人物纹等。内口沿多有一道青花圈线,或一周几何纹饰,值得注意的是器物底足外足墙不见青花圈线;画法用笔简练、朴实无华,俗称“一笔点画”,即在绘画中没有勾、勒、点、染,直接绘画使纹饰一气呵成。青花用料为国产的“土青”,色调普遍晦暗,发色蓝中泛灰黑,凝聚出黑褐色斑点、但无晕散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