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果空調不製冷了,這對於車主來說是一件非常煩惱的事。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冷媒不足也是常見的一種。那麼對於冷媒,應該多久加一次呢?我們平時又該怎樣去判斷呢?

• 什麼是冷媒?

冷媒是指是在汽車空調系統中的製冷劑,俗稱雪種,在製冷工作時由於它有快速吸熱放熱的特性,用以傳遞熱量,從而達到快速製冷的效果。

製冷劑的英文名稱爲refrigerant,所以常用其頭一個字母R來代表製冷劑,後面表示製冷劑名稱,如R12、R22、R134a等。過去常用的製冷劑是R12(又稱爲氟立昂), 這種製冷劑各方面的性能都很好,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對大氣環境的破壞,它能夠破壞大氣中的臭氧層,使太陽的紫外線直接照射到地球,對植物和動物造成傷害。我國目前已停止生產用R12作爲製冷劑的汽車空調系統。目前汽車上廣泛採用的是環保型製冷劑R134a 。

• 汽車空調多久加一次冷媒?

由於行車工況的複雜性,在汽車空調系統中,製冷劑的整個循環下來,壓縮機、蒸發箱、冷凝器、高壓管、低壓管等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密封不嚴而導致製冷劑逃逸。—— 一般情況下製冷劑是不會失效的,它只有可能發生泄露。

所以,到底多久加一次製冷劑,實際上沒有固定說法。只能說,在正常損耗下,最好每隔兩年進行檢查,判斷是否需要補加。

• 如何判斷冷媒泄露?

注意:缺少冷媒的重要表現就是不製冷,要是製冷沒有問題就不用加。

方法一:

最常見的一個方法,就是檢查漏油痕跡。在空調系統中,除了製冷劑外,還有一種冷凍油。冷凍油的作用是潤滑壓縮機的運動部件、各個軸承,以及起到油封的作用。

在空調的循環中,部分冷凍油會跟製冷劑一起進入管道。如果發現某個部位有漏油跡象,那麼也就存在製冷劑的泄露。

方法二:

在空調正常開啓一段時間後,吹到身上的風感到很涼並能很快達到設定溫度,室外的壓縮機能像電冰箱一樣工作一會兒停一會兒這就表明是正常的。否則就有可能需要製冷劑。

方法三:

用溫度計測量室內機的進、出風口的溫差差值在8℃以上爲正常,溫差越大說明空調的工作情況越好,好的可達15℃左右。而差值低於8℃的就可能需要加製冷劑了。

方法四:

可用製冷劑壓力錶來測試高壓、低壓讀數,也能判斷製冷劑是否泄露。

低壓低、高壓也低,冷媒不足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有些車使用年限長了,還有些汽車出現緩慢漏冷媒的故障,如果我們用壓力錶來檢測就會出現表中的數值,可以直接加註冷媒來解決問題。

• 如何添加冷媒?

一般添加製冷劑,都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分別有低壓端加註或者高壓端加註,這兩種方法是有區別的:

低壓端加註的是氣體,特點是加註速度慢,通常適用於補充製冷劑的情況下使用。

另一種高壓端加註的是液體,特點是安全、快速,適用於製冷系統的第一次加註,也就是經過檢漏、抽真空後的加註,注意這種方法必須不能打開壓縮機,發動機在停轉下,且製冷劑罐要求倒立。

提醒車主們,空調不製冷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出現製冷效果不理想需及時檢查,不要自行盲目添加製冷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