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江奔流·全景日记|浔阳江边码头拆除,琵琶声穿越时空响起

琵琶亭上琵琶声,穿越千年。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赵孟 图

穿越千年的琵琶声,在浔阳江上再次响起(九江旧名浔阳,长江流经九江段古称浔阳江)。

历史转到了2018年,开门营业才一年多的江西九江琵琶亭上,两位身着紫衫的年轻女子抚琴一曲。在这酷热的八月,琴声让人少了几分躁动。

一条江不仅带动了经济的繁荣,也将文化的基因注入人们体内,生生不息。

穿越千年,多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几度兴废的岳阳楼和琵琶亭,却依然存于世上。人们还要借用它,来讲述今天的故事,这是文化的持久魅力。

唐代元和十年(815年)六月,诗人白居易因“越职谏言”,由长安贬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马。他本是朝中掌管传令、礼仪的教授,突然降到偏远的江州,心中不免万绪。

次年秋,白居易送客于浔阳江头,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作《琵琶行》赠之,琵琶亭因之得名。历史如此吊诡,古人的不幸境遇,竟成为今人传颂的经典,并造就一处迁客骚人荟萃之地。

琵琶亭上奉茶的女子,背后是长江。

琵琶亭建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位于九江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风光秀美。2004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名亭》特种邮票,琵琶亭就名列其中(其他三个为爱晚亭、兰亭、醉翁亭),名声大噪。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精神需求开始增长,历史的遗迹终将被打捞、修复,抚慰今人,千年古亭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九江也逐渐意识到,琵琶亭是一张文化名片。为了扩大这张名片的影响力,位于九江五桥处的九江职工子弟学校于1975年建成, 2009年1月更名为琵琶亭学校。

琵琶亭工作人员谢晶说,从小时候读书开始,老师们就讲述《琵琶行》的故事,琵琶作为一种乐器,自古在九江盛行。近些年,在九江的一些培训机构中,开设的琵琶课程也在增多。

扩建后的琵琶亭,成为九江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到2011年,九江主政者意识到,琵琶亭的修复扩建已不能再等。2012年初,琵琶亭修复项目,被列入九江市20个重点城市建设项目之一。

但工程进展并不顺利,最大的“拦路虎”是景区周边混乱不堪的码头。

当时,计划整治规范的码头有10家,其中8家位于琵琶亭公园项目区域内,这些码头主要从事砂石经营。这些码头大部分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004年《港口法》颁布,在此之前的“大开发”时代,这些码头虽然手续并不齐全,也都被默认许可经营。

九江市港口管理局副局长王凌云说,由于这些码头多数属历史形成或遗留问题,码头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为确保社会稳定,前期整顿规范工作进展较缓。

当时,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位于琵琶亭景区和长江大桥之间的一处“水上餐厅”,这里原本是一处私人码头,后来投资人与码头业主商量,将其改造成一个水上餐厅,拥有几十个包间,投入较大。

但这家水上餐厅没有经过任何报批手续,更糟糕的是,污水直排进入长江。“当时我们还摸不准整治非法码头的政策,但拆是非常明确的。”王凌云强调政府的态度。但企业毕竟有投入,如何补偿成了难题。

这件事僵持一年多,媒体也大量报道,甚至引来了外媒关注。最终,浔阳区政府几经协调,给出了一个适当补偿方案,该水上餐厅被成功拆除。

借此契机,琵琶亭沿线的其他9个码头,也相继被拆除,或搬离。

王凌云说,九江在规划时间内,违规码头搬迁拆除率达100%。

琵琶亭扩建后焕然一新,此前这一代码头凌乱,嘈杂不堪。

2017年4月,历时6年落成的琵琶亭对外开放,30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比此前的规模扩大数倍。整个亭园由亭、台、楼、廊、池等组成,回廊曲折相连,唐风的装饰带给人以穿越之感。

亭内的展馆里,存放着大量与白居易有关的诗词典故,光影技术合成的浔阳江头送别场景,再现了那场天涯沦落人的不期而遇。当音乐声起,历史重现,凄凄动人。

工作人员说,由于琵琶亭刚开门营业不久,尚未与旅行社建立合作,也未大力宣传,相比九江其他景点,这里的游客并不多。但慕名而来的人,不少是白居易的忠实“粉丝”。

亭子一层,一位老者在白居易身世展板驻足良久。我试图搭讪,想知道他如何找寻到此地,又藏着怎样的人生故事。正在酝酿话语之际,他已走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