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陶瓷史上,一讲到官窑和哥窑的时候,总提到“官哥不分”,元代孔齐的笔记中更是用到了哥窑“绝类古官窑”的描写。然而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瓷器,官哥“不分”的这个“不”应该怎么来分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两岸故宫里那些被认定为传世哥窑的瓷器,主要是郭葆昌等老先生当年做的分类,有一些可能根本就没有多少根据,都是凭直观简单分类的,当时古陶瓷大家陈万里先生就认为这个分类有问题。在现有的传世哥窑产品中,确实有许多器物的年代根本到不了宋,这也是事实,宋以后历代都有仿制,从元末新烧的成群队者,到明清直至民国,仿烧哥窑代代相延。

文献中涉及到官窑和哥窑时,一定会涉及胎和釉的描述、比如说“紫口铁足”就是与胎釉有关。铁足、百圾碎、浅白断纹等,都是哥官的不分之处。但官哥不分、官哥难分,毕竟是可以分的,如哥窑的三足鬲炉,看似与官窑产品相似,但细看其足之出脊,哥窑产品有少量是出脊不到底,但多数是出脊到底,而官窑产品基本不见出脊到底的产品。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一部分哥窑瓷器分离出去。并且哥窑的上釉烧造温度要比官窑高,釉更透明,颜色偏暗。

另外,由于哥窑产品,尤其是早期产品,其烧成时,使用垫饼烧造,而且早期是使用泥质垫饼,由于泥质垫饼与器物本身胎质材料不同,在烧成时,引起收缩率不一致,使得器物的圈足部分,非常容易变形。而官窑产品烧成时,有许多器物是用支钉支烧,显然不会出现圈足变形的情况。即使是使用垫饼烧造的,也都是用瓷质垫饼,由于瓷质垫饼的材料与器物胎泥基本一致,烧成时能保持同步收缩,故基本不见圈足变形的。通过圈足,我们也可以先把变形的先分出来。上述被认为是官窑的圈足变形,均倾向于是龙泉所产之哥窑产品。

在造型型上,官窑与哥窑也有细微的区别,经过多年的考古挖掘和发现,以及对哥窑和官窑瓷器的分析,哥窑的瓷器除了有圆器以外,还经常会出现八边形、六边形,也就是说有棱有角这种器物风格比较多见。而官窑相对来说基本上流行圆器,有棱有角的器物很少。哥窑紫口铁足、器形多仿青铜器,造型古朴典雅,有尊、瓶、簋、炉、洗等。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及私下交易咨询壹叁壹,陆七柒贰柒柒陆捌王女士。以供器为多,哥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专家学者对北宋哥窑认为这种类型的瓷最早源于河南省,而南宋官窑在浙江、乌龟山。《宋元瓷器真伪鉴别与价值评估》一书中说:迄今未找到确切的窑址。哥窑瓷器和官窑有些相似。如:都开片,都是金丝铁线,都是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以支钉为主,都是紫口铁足,都是古朴典雅。南宋产品都是浙江乌龟山一带烧造。

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如:哥窑看起来有出汗感觉、哥窑器口比官窑厚。

官、哥两窑在鉴别上是可以区别的。这要认真、细心是可以鉴别的。如:官窑看起来上扬,而哥窑不是这样,哥窑厚重,官窑口薄等。这些都是区别的依据。这要反复的认识实践才可以练出眼力,感性经验是需要长期实践的。研究哥窑,我们还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哥窑本身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所以其窑场应不止一处,年代也有一个延续的时间。

2、把所谓的“传世哥窑”瓷器做一个分类,该归宋代哥窑的归哥窑,仿哥的归仿哥,元代仿哥归元代仿哥,清代仿哥归清代仿哥,而不是把不同时期的器物全部放在一个框里,作为一个个体来对待。

对官窑哥窑要抓住几个主要的区别点。官窑的器形多数是由青铜器发展来的,哥窑不是单从釉上也可看出,但哥官窑两窑的瓷器都出现紫口、铁足,也都开片,都是灰胎,这是共性,但有几个重要的不同点:

口:官薄、口釉淌、竖向水渍,口上扬;哥口厚、釉厚有横向水渍。

釉:官釉亮;哥釉有出汗相,官没有汗相。

开片:官竖线长、横线短、线方向不定,横线根粗稍细;哥竖线长、横线短、竖线多左旋。

胎:官薄,但坚重;哥厚,没有官坚密重。

哥窑金丝铁线明显,泡似小小鱼籽、有蟹爪纹、俗称百圾碎、胎厚薄都有,色粉青、月白、米黄都有。釉面有肤出汗的感观。这是哥窑的最大特点。哥窑的器件口上大多数有水渍,水渍顺着口沿走,存在着显白色的水渍。(水渍:即口沿在高温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迹。)有细碎纹片、紫口铁足,有皮肤出汗一样表层的釉光,这是最明显的,口沿外釉有凸感,支钉烧造,器件厚和重都超过汝窑,胎显香灰色,多数铁线由上而下显现出向左旋的裂痕,痕迹小的线多横行的是,短的小线,断线不长。有支钉是隐现的印迹,有支钉的件不一定是铁足。而垫圈的出铁足的多、哥窑是裹足,但是裹圈足立圈(即:足壁)不裹圈底的也有。而汝窑大多数一直裹到足底,大线左旋和窑车旋转方向及火走方向、胎、釉裂等因素有关,通过大小线、器件的器口也可区别官哥窑的器件。

官窑的口上水渍竖着淌,哥窑水渍横向走,胎釉厚是官窑,特别是口上扬而薄,而哥窑胎厚釉厚,口厚不上扬,玉质滑润是官窑的特别之处,釉相比哥窑比官薄,但哥釉显出汗,官窑金线几乎不穿竖线,金线短,根粗稍细像牛毛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