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文化资源恁么多,简直就像个大大的“聚宝盆”!不想捧着它讨饭吃的河南人,应该如何对待这个大大“聚宝盆”呢?

石破 | 文

豫记微信号:hnyuji

河南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很特殊,它处于中原腹地,长期位居国家政治中心,所以河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也是一个文物资源大省。

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办中国通史的,只有一个河南省。陕西只能从西周开始,夏朝没它什么事儿。河南可以从夏、商、周一直办下来。

图片来自@维尼小熊

中国文明的发展,夏商是起源。没有殷墟这一章,你就写不出来中国文明发展史。另外,殷墟也是个相当大的遗址,它是夏商时期一个主要的都城。从城市文化来说,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概念,是从夏商开始的,而殷墟对于中国城市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东西是跟现代化有冲突的,是束缚人的创造性的,这些东西应该抛弃,但也有很多东西是要继承、发扬的。

比如“少林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1500年了,它很古老,又很现代,并且还很世界化。它为什么是这样的东西?需要你去分析、去感受;它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比单纯的有形文物重要得多!

少林禅宗文化大典

就是说,少林寺不只是一个文物遗迹,你不能把它的文化抽空,只保留一个空壳,让游客进来绕一圈就走了,什么印象也没留下来。你也不能把它固定到某一个时段,比如1928年石友三把少林寺烧成什么样子,就一直保持这个样子,不能动了?不是的,中国传统文化能活下来,就在于不断地创新,这样才有生命力;当少林寺的无形文化发扬得更充分,才有可能吸引人、留住人。

图片来自@维尼小熊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好东西,就像中国人的遗传基因一样珍贵,我们自己不重视,但是外国人过来,大量采集我们的遗传基因DNA,也大量地拿走我们的传统文化,经过包装,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去全球推广了。

发达国家不存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他们那一点点文化遗产,早就开发完了,保护得也非常完善了,所以现在到处把手伸到发展中国家。

比如印度的瑜伽,起源于四五千年前,是印度瑜伽行者的一种修行术,通过这种长时间静坐的运动技巧,使自己常处于一种无我、安祥、愉悦的状态。

经过日本、欧美人士到印度学习,并且将古老的瑜伽现代化、生活化、科学化后推向世界,这种动作缓慢优雅、讲求身心灵平衡的运动如今已成为席卷世界、包括中国城市白领的健康新风潮。

神垕 图片来自@维尼小熊

“瑜伽”一词本是佛教用语,而且日本瑜伽本身就是结合了禅和东方医学等内容的一个新体系。而中国的禅法,其实具有和印度瑜伽相同的功能,它们都能帮助你达到无我、安祥、愉悦的状态,凭借着身体、心智、灵性的锻炼,来认识自己,而走向健康、正义和永恒喜悦之道。

少林寺是“禅宗祖庭”,禅宗提倡身心合一,建立完善的人格、开放的心态,这些都是和谐社会里最基础的东西。它提倡的是融入社会,使人有健康的心态,增强人的沟通能力,行动能力和自信心,而不是跟社会对抗的。

发达国家一开始是不希望搞文化遗产保护的——你不保护最好,可以让他们来赚钱。但是,现在发达国家也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全世界都有好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遗产都被糟蹋完了,发达国家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一个手工艺人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抠,做出来的东西很地道,它有一种精神和灵魂在里头,当然它卖的价钱也很高,比如一套茶具五六百元人民币。我们的工艺品里比较少见到这样的东西。

我们习惯的做法是到日本去定制,然后拿到江浙一带,哗哗做出来一大批,50元一套,去抢占市场,但它里面的精、气、神没有了,让人感动的东西没有了。

布老虎 倪铭拍摄

年画钟馗 倪铭拍摄

1960年代开封新年画吉庆有余 朱鸿年创作 王树村收藏孤本

像“少林功夫”一样,河南省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开封的木版年画、灵宝市的道情皮影和傀儡木偶戏、浚县的泥咕咕、淮阳县的泥泥狗等等。

泥泥狗 倪铭拍摄

淮阳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庙会上,很多艺人卖这个东西,几毛钱一个,逛庙会的人顺手买几个,给家里带福。但是,因为挣不了多少钱,很多年轻人不干了,老艺人也死的死,不干的不干,这个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是非常可惜的。

泥咕咕 倪铭拍摄

我们正处于文化修复的过程中,曾经中断的传统文化正在恢复元气,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过程中,河南到底能够承担什么样的担当?这是一个需要咱们每个河南人都认真思考的问题。你的看法如何呢?豫记非常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