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的深圳,怀揣着探访贝展的热情,于晨光熹微,我们出发。优雅的格调、现代的设计,穿行走道间,如同等待拆开礼物的孩童,我们一步步接近这场海洋贝壳的神秘世界。

8月2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二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赴深圳拜访深圳贝壳红公司的展览馆,对贝壳红公司推广的海洋贝壳文化进行调研,与海洋文化相约一场高校与贝壳的奇遇。探访贝壳展,贝壳红掌门人翁戎先生及团队进行了热情接待,我们也充满期待地把时间交付给深海贝壳。讲解员冬媛带领着我们参观展台中的贝壳,凝望玻璃柜中的珍奇,每个队员都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

贝壳红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贝壳

大气华丽的龙宫翁戎螺,善于伪装的缀壳螺,奇形怪状的蜘蛛螺,天作之合的黑线螺和旋梯螺....初见贝壳世界,队员们大开眼界,脑海中关于海洋壳类的认知被一再颠覆,又一再为之倾倒。“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亦令人神往。

贝壳图

“美丽的石头会唱歌,美丽的作品会说话”,掌门人翁戎向我们展示作品时说。在贝壳之外,我们还观赏到了利用现代制作技艺制作的贝壳工艺作品--陶瓷与贝壳的结合,化身华丽餐具的贝壳,趣味盎然的贝壳摆件。我们看着满眼珍奇,听着贝壳与人类的情史,陷入这浪漫的海洋传说中。

“这几年对贝壳过度捕捞的行为导致贝壳越来越稀少。”话音刚落,把我们从贝壳编织的美好梦境惊醒。“许多渔民为了获得贝壳,用残忍的手段--冷冻或者铁凿把打捞的贝杀死。”翁戎先生痛心而不满地说。贝给了人类艺术,人类却伤害着它。玻璃柜前,我们一次次来回,站立贝前,仿佛看到一个逐渐远逝的瑰丽世界,壳中珍珠如同贝壳的遗泪。众人不禁感概万千...

人与海洋的约定

贝类,动物界第二大门类。自然界造物万化,这种多外覆硬壳而内在柔软的神秘动物,自与人类相遇之日,便开始绽放无穷魅力。旧石器时期山顶洞人将其穿孔制作成饰品,新石器时期又成为随葬之物。而自殷周时起,贝与智慧的中国人开始发生奇迹般的灵感迸发。从流通货币,生产工具,再到观赏艺术,在唐代,贝壳化身贝雕、贝饰等,化身为一件件华丽的艺术品,以其神秘形态,润泽色泽以及瑰丽纹理,结合灵巧的做工与坚守的匠心,震撼着华夏大地乃至四方海外的世人。

近年来,贝壳收藏与加工蔚然成为一门行业,而由于渔民过度捕捞,使得贝壳数量急剧下降,而那些原本珍稀的贝类更是命运堪忧。同时,为了获得贝壳,工人对贝的处理十分血腥残忍。

人们接受着海洋的馈赠,也应当承担珍惜海洋,保护海洋的义务。贝艺的产生,是一次人类与自然界共同编织的美梦。贝壳摆脱人们印象中作为工具用途的束缚,华丽转身为质感美学,是一次呼应大自然的升华。而人们对于贝艺的根本--原材料的保护,则如同贝的壳一般,应紧紧守护,不可远离。

亘古以来,自然一直施展着它的慷慨,而智慧的人知道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定下传世约定---不能一味索取。古时,《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喜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农业部发布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调整公告,对鱼类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放眼世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也采取积极行动,进行一系列科学的保护。

只有当海底贝类有了稳定的栖息生养之地,才能经人类之手,从海底浮起,穿越海域的距离,化身食物、工具、艺术品,给人类的生活赋予深海的气味与魅力。取之于海,而回馈于海,是人们与海洋最美丽的约定。

贝壳与贝饰图

学生与贝友的努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第一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致力于挖掘贝雕资源,找寻一线的艺人,并且精心制作出双语纪录片、双语推文,获得了高校,媒体与网络的关注与赞扬。

第二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希望能够在第一届队伍的成功基础上,继续传承下去,整合多方力量,共同为推动贝雕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而努力。队员保持团队特色的同时,寻求创新突破,包括推动贝雕申报非遗,建立电子期刊等等。此次深圳一行,我们的初心与贝壳红公司希望普及贝壳文化,保护贝壳艺术的企业理念达成巧妙的契合。翁戎先生对我们保护贝壳,宣传贝雕的行动表示认可与赞扬。我们共同相信,呼吁越来越多的人接近贝壳,了解贝壳,才能让贝雕等艺术的魅力得以广泛传播,也间接呼唤了人们对贝壳的珍惜,强化对贝壳的保护。

合影留念

➤投稿 | 班车 | 地图|失物招领

图文提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陈浚铨|张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