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我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更幸福地生活。幸福,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积极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可是,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到底从哪里来呢?……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关于幸福的认识和追求虽然亘古至今,但是今天依然众说纷纭。有情绪观,有成长观,有结果观,还有宗教观等等;每一种认识,都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关注点。虽然很难给“幸福”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定义,但是综合这些观点和认识,我们可以对幸福有一个更理智的认识:首先,幸福与快乐不同。快乐是暂时的情绪,而幸福具有永恒的意义;其次,幸福与欲望不同。欲望能被满足,有终结。而幸福往往不能舍弃,永远走在追寻路上;再次,幸福与利益不同。利益是手段,而幸福是目的本身;充足的利益并不必然带来幸福,甚至根本就不蕴含幸福。说得更简单一些,我以为:幸福,其实就是努力去创造一种自己希望过的“可能的”生活。而教师的幸福,也必然附着职业固有的特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由于教育本身固有的特点所决定,学生的幸福感受和健康发展是教师幸福的主要源泉。但是,这显然不是教师幸福的全部。因为教师是一种职业,我们毕竟不是单纯为别人活着,还要考虑自身的感受与发展。所以,教师的幸福,应包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尊严感,也包括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还包括研究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规律的成就感。我想,没有源自教师内心的对自我对职业对人生的认同和热爱,只是一味地要求教师奉献、付出地去做”燃烧的红烛“和”供攀登的人梯“,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的误解和对教师人性的扼杀。科学研究也早有定论,在人的发展中,遗传和家庭教育起决定作用,教育者的影响虽然非常重要,但所能做的实际上也是很有限;而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归根到底,也是要通过学生内因去推动的。教育者自我过度扩大自己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与现实中学生对教师影响的认可落差,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教师炽热的情怀、执着的梦想和高远的追求,是学生明天飞翔的天空。要引领学生走向未来,我们自己是否对未来激情满怀?要给学生以温暖的关爱,我们自己心中是否有爱的阳光?要让学生对明天充满希望,我们自己是否还保持着当初那燃烧的梦想?……我们坚定地相信:成长着的教师更幸福!没有教师的好好学习,不可能有学生的天天向上。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平庸的教师,往往是越敬业对学生伤害越大,自身也更挣扎更痛苦!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们都要开出自己的花,是教育者应有的心态;做学生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者最好的身教;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是教育者打造幸福人生的必然之路。我们不要当流着泪燃烧的蜡烛,而要做太阳,照亮着别人,也辉煌着自己。学生的成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也为自己的成长而自豪!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 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我想,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不是游离在生命活动的主体——工作之外。他一定会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建构了自己的话语权,在工作中寻找到了更丰盈的财富,在工作中体验到了更高贵的尊严。但是,一个幸福的教师不会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会是唯一。他必然不是工作的奴隶,而有丰富的生活情趣!他一定会有自己的业余兴趣与爱好,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故友与挚交,他一定有自己的道德操守与个性坚持,他也一定能欣赏到自己生命行走的痕迹,并能触摸到思想与精神的温度。

做了26年的教师,干了25年的班主任。我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做着精雕细刻的工作,在教育的岗位上成就着一批批的学生,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幸福。只要你有心,在班主任这片平凡而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种出最灿烂的花朵,收获最香甜的果实。”

“教育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职业,一种创造智慧也需要智慧的职业,我永不会感到枯燥。即使班级不变,我也要变而且必须变,而最重要的是我的小伙伴们都在变。我必须每天都要睁大好奇的眼睛,来观察他们的变化;我必须调动全部的脑细胞,来应对他们的挑战。因为我知道,失去了他们的相伴,我一定会很孤独,所以我千方百计变着花样吸引着他们一起‘奔跑’。”

“我读着书,教着书,写着书,偶尔也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哼首歌曲。讲台就是我的小舞台,小伙伴们便是我倾诉交流的对象。在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中,我和学生们收获着教学相长;班级就是我的自留地,我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种植一些被称为责任、爱心、自信的种子,并且看着它们生根、发芽、开花,对此,我感到无比富足。”

“佛不度我,我自度;不为彼岸,只为海”。我不知道教育是否是我最喜欢的职业,只是觉得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有我渴望的风景。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而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无疑就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或许只是这傻傻的快乐,也快乐着我的伙伴、我的同事、我的亲人,快乐着我的生活、我的成长、我的生命。”

这既是我26年教师工作的真实感悟,也是我快乐成长幸福从教的深刻诠释。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可是又不知如何改变。原因在于少了‘梨花一瞬’,你需要一段悠闲的时间,去品茶,去读书,或者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一个黄昏,看梨花如何从身边飘落。如果你想幸福,仅有钱是不够的,你需要活在某种文明之中。”慕容雪村的一段话,我觉得挺有道理。诚然,作为有梦想有追求的教育人来讲,教书育人是一种享受。但是,我们应当还有别的享受,这才构成完整的幸福。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善待自己,对得起自己。一个爱自己爱生活的人,才更好地辐射给周围的人和社会温暖与光亮。我想,教师应该树立“留一点时间给生活,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的观念。的确,一个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负责的人,是很难真正承担大任的。

我曾很多次对人说:不喜欢张口闭口都是学生长学生短的人,更不提倡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清教徒,也忘记了工作的本义和价值,甚至会慢慢地异化成工具。这不仅偏离了人的本性,也必然丧失了创造。凡事都需要一个适度,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同时,我们也不提倡带病工作。这不仅因为带病工作时效率较低,更因为生命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生活即教育,教育也是一种生活。一个生活不精彩的教师,其工作也不会精彩到哪里去。同样的道理,一个幸福的教师,其生活不应该是单调的、枯燥的。试想,一张没有韧性而始终绷紧的弓弦,怎可能成功地弹射,让箭射中目标?教师在工作之余,应该有自己的业余生活,特别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它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缓解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和焦虑。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

闭着眼睛听听音乐,让优美的旋律从全身的毛孔中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泉,这是最好的心理按摩;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电视剧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这是很好的视野开阔;养几盆花,种几兜草,拉拉琴,练练字,看看书,这是非常好的身心休闲;“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这样才能接上地气,让我们的生命有真实感、力量感……

一个幸福的教师,其心中一定不会只有自我,而应该有某种温暖的光亮与力量慷慨地和别人分享。在这种生命与生命的连接中,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成长是幸福的,收获是幸福的,但比幸福更幸福的事,却是分享幸福,传播幸福。

“福在哪里?朋友我告诉你: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殷秀梅老师的歌声又在耳畔回旋,也轻轻敲打着心灵;“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那振聋发聩的经典语段又在眼前浮现,也静静洗涤着脑海。

不管人们怎么理解,也不管人们怎么追求。完整的幸福,总离不开我们身和心的和谐。而平和的心,健康的身,恰是幸福教师的依靠;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就是教师幸福的法宝。

文章来源:《教育文摘周报》2018年第31期

微信编辑:蒋蓉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