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2日上午,京剧马派名家朱强先生收徒青年老生演员张凯拜师仪式在“夜上海”餐厅举行,这是朱强先生“首开山门”。

九十六岁高龄的马连良先生弟子迟金声、叶派掌门人叶少兰、京胡演奏家燕守平、马连良先生爱女马小曼,京剧艺术家叶蓬、李长春、谭孝曾、阎桂祥、赵葆秀、赵书诚、罗长德、黄德华、叶金援、李文才、谯翠蓉、清华美院教授李燕,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党委书记刘胜利、副院长李师友、长安大戏院总经理赵洪涛、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周铁林、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迟小秋、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长安大戏院副经理侯莹、马连良先生亲属马崇杰、王椿立、马龙、马季彤,谭元寿先生公子谭立曾,京剧名家陈俊杰、黄柏雪、高彤、梅庆羊、高云霄、倪胜春、王葳、沈媛、甄瑞芬、汪嘉颖、朱虹等以及特地从迁安、贵阳赶来的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梨园界的喜事。

朱强是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曾受教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等马派艺术大家,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首开山门的大弟子。擅演剧目《群借华》《龙凤呈祥》《四进士》《苏武牧羊》《春秋笔》《火牛阵》《清风亭》《胭脂宝褶》等。在京剧经典大戏电影工程中领衔主演拍摄了马派名剧《赵氏孤儿》和《秦香莲》。并参与创作排演了《宰相刘罗锅》、《驿亭谣》等新编历史剧,开先河创作演出了小剧场实验京剧《马前泼水》。

朱强此次收下的徒弟张凯是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优秀青年老生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曾获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银奖,2017年被剧院评为青年领军。师从陈德俊、袁振林、王世续、马长礼、朱秉谦、李崇善、李光、李文才、董玉杰、马玉璋等京剧名家,2009年拜京剧教育家叶蓬先生为师,近年来跟随朱强先生学习马派艺术,颇有成绩。擅演剧目《赵氏孤儿》《龙凤呈祥》《红鬃烈马》《乌龙院》《春秋笔》《珠帘寨》《三娘教子》《状元谱》《打严嵩》《战宛城》《百凉楼》《杜鹃山》《沙家浜》等。2008年创排了新编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2017年复排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颇受好评。

拜师仪式上张凯首先表达了对马派艺术的敬仰以及拜师意愿,向一直关心照顾并传授技艺的诸位师长亲友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随后,张凯向朱强先生夫妇行拜师大礼。张凯送给师父的礼物是金石书画大家张海若的扇面(张海若先生曾与马连良先生有过从,并为马先生设计“车马人”等标志性的舞台美术图案)。朱强赠送弟子的则是自己亲手一针一线加工制作的“私房鬃网子”,凝聚着马派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传递。

朱强先生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多年来艺术生活中受到老领导、诸多老师的关怀与爱护,寄语张凯努力学习、艺术精进。

李苦禅先生公子、清华美院教授李燕先生向师徒赠送墨宝,讲述苦禅先生与京剧界的情缘以及家人对马连良先生艺术的崇敬。

张学津先生夫人张丽敏女士一直关心此次拜师,委托弟子高彤致贺并赠送礼物。马连良艺术研究会负责人马龙向师徒赠送马先生照片、手迹。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先生也发来贺信,勉励张凯要学演有马派的魂、有马派的神、有马派的故事的马派艺术,才能使观众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谭元寿先生委托他的公子谭立曾先生带来了祝贺,讲述了谭家三代人与马连良先生的深厚情感。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发言中强调了马派传承在北京京剧院的重要地位,此次拜师也揭开了北京京剧院艺术传承的新篇章。

叶蓬先生是张凯的第一位师父,叶先生强调“转益多师”是梨园行的优良传统,所以他很支持张凯拜在朱强门下,他从当年同时拜师杨宝忠与李少春两位先生的亲身经历谈起,讲述了叶家与马派几代人的艺术渊源,希望张凯肩负好“马派第四代传人”新身份,在艺术上有更新的成绩。

朱强向迟金声先生学戏已经三十年了,有着深厚的感情,耄耋之年的迟金声先生亲到现场祝贺这对师徒,希望二人“尊师爱徒”,在传承马派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艺术流派,学习流派的艺术精神,期待张凯的汇报演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