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哟

在我们需要通过写作来表达情感的时候,很多人会出现问题。这种可以主观发挥的普通写作不同于新闻写作,不需要遵从新闻价值标准,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困惑。叶伟民老师的“写作诊室”针对大家的问题给出了一些方法技巧。

@Yuki.Yin

我曾参加过一场讲座,还写了文章,本意是面向读者分享讲座信息,但我的朋友指出文章有宣传之嫌。另外,个人比较欣赏讲座这一放松形式,认为是一个较真实的“线下朋友圈”,而不限于突出"慢节奏"这一单调的观点,但文章的着力点似乎并不明显。

我尝试通过大小标题及关键词来进行强调,但效果并不明显。

我希望能获得高见:一是写作技巧上,使得读者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尽量避免先入为主,自以为传达的是某种观点;二是写作交流上,因为读者的反馈笼统,没有一个很好的作品交流圈。个人虽非科班出身,但写作一直是爱好,且工作也在践行,苦于反馈不够(工作中的作品也只是为了客户满意),希望得到更多交流的机会。谢谢!

写作里,自怜和自嗨都是隐蔽的原罪

@Yuki.Yin,感谢提问,你的问题具有某种典型性。

我已经不只一次听过这样的吐槽:为什么我用尽全力,倾尽心思写出的东西,别人却毫无反应,诸多嫌弃?

不要怪读者,纵使他们是世界上最无情、最挑剔、最健忘的物种。你是很努力,却可能不在正确的道路上。就像小白兔和狐狸的爱情,小白兔费尽心思给对方煮最爱的胡萝卜,结果你大概猜到了吧?

对于这个问题,卡尔维诺有句话,虽反鸡汤,却甚在理——“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

所以,再回到你的问题上,虽然我没有看到你的文章,但从你的朋友反馈中不难猜到,你一定写了“自己感动自己”的东西。

但凡有过写作经历的,一定、肯定、必然曾掉进过两个坑:自怜和自嗨。原因不复杂,因为和我们写作的内在动力太相似了——自我表达。

区分两者难也不难。我们换个角度理解写作,它应该是一项作家从“小我”出发,探索并抵达“大我”的艺术活动。作家的创作起点一定是自己内心,充满了无限的自我表达欲望。但是,过度放大这一点也会带来灾难,好比祥林嫂是一定成不了作家的,她掉进了自怜的坑,出不来了。

梁实秋当年因坚持“文学人性论”被鲁迅骂得狗血淋头,现在看来挺冤的。人家也没错。作家的终极任务确实就是表现普遍、永恒的人性,也就是上述的“大我”。

从“小我”抵达“大我”,中间还有漫长的路。而我们的误区往往是:把自己写嗨了,写忧伤了,感觉文学的任务就完成了。

弄清这些基本概念后,再看@Yuki.Yin的困惑,就简单清晰多了。你参加了一场讲座,深受触动,想把这种触动和感受传递给别人,于是你就此写了文章,却被认为是软文。

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在于:你选错了感动点和书写对象。

真正感动你也能感动别人的,不是讲座本身,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张海报,一个场地、一群人组成,无论它组织得多好,多有序,人们有多投入。这一切的背后,真正动人的是嘉宾分享的故事和智慧。

就像一颗蓝宝石,你使劲去描述它多鬼斧神工、晶莹剔透、质地多纯是没有意义的,普通人根本不关心。但你告诉他这是“海洋之心”,泰坦尼克号上杰克和罗斯短暂爱情的见证,它便被赋予了传奇和生命。前者写的是事情(事物),后者写的才是故事。

建议你尝试一下,忘记那些被你误认为是感动源泉的表象,写背后具有相对永恒意义的好故事,你再观察下读者的反应是否还一样?

最后,我的总体建议是:

1、写故事,不要写事情;

2、换位思考:自己因何感动?不要将自我感受强加于人。

3、遵循故事写作原理,故事就是追求读者最大化的代入和共鸣,摆脱自怜和自嗨。

4、海量阅读,让思考更有深度,对故事点判断更准。

5、多写多碰壁,把该犯的错误早点犯完。

@Zoe

觉得思路特别糟,没法下笔。

于是又开始搜集资料和构思的循环,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怀疑自己的选题、构思、文笔、立意。最终,循环了一百遍,一句半句都没写出来。心里也知道,写作一定要练习,但是一想到自己会写出稀烂的文章,就不敢下笔。

我的问题是:如何开始下笔?

比如,我最近怀孕了,想写一个类似“孕期日记”的趣味短故事系列。开始想了很多点,都觉得太个人化了,而且没意思,于是开始狂看这个类型的文章,看着看着又觉得原先想的都太烂了,再构思。准备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开始写了,早晨起来就觉得慌张,不知从何开始,最终,啥也没写……

渐渐地就觉得,算了,不写了吧。算了,换个主题吧。之前有一个老师说,你就告诉自己,今天只写一百字,随便写,写了再说。我试过了,对于老师来说,她写了就有一定质量,对我来说,用这种心态写出来的简直不能看。关键是,也没有人告诉我差在哪里,最终写了一堆废话。

没事,王尔德还死磕过一个逗号呢

王尔德一生都奉献给了19世纪的段子事业,但也有严肃认真的时候。例如浪漫,他说过:“浪漫的本质是不确定性。”

王尔德是个天才,少年时代半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部小说,且能复述十之八九。但即使牛叉如斯,也有和一些东西过不去的时候,例如一个逗号。有一次,他宴请名流,很久才出现。人们问“What are you弄啥咧?”他说在修改诗稿,花了半天去掉一个逗号,又花半天把这个逗号加回来。

王尔德,英国作家。除了他的金句、反鸡汤,关于他是帅哥还是死胖子,都有争议。

这一言一行,为我们说明了两个问题:1、就算是天才,也常有“扑街”的时候,哪怕一个逗号;2、写作是浪漫之事,因而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绘画、雕塑、摄影等一切艺术中,因为第一笔总是最难。以画画为例,第一笔哪里下都对,又哪里都不对,因为你总有并行方案,或者灵感之神还没眷顾的死角。所以你会纠结、犹豫,吐出烦恼丝,最后能把自己缠成一个蛹。

只要开了第一笔,后面书写的难度会递减,正如桃子十有八九应画在树枝上,鲨鱼也十有八九应出现在深海——相关性越来越强了。

因而,第一笔之所以如此艰难,就在于无限的开放性。以我们有限的脑容量,尴尬的思考速度,自然越琢磨越怂,甚至绝望。

此外,即使有“痛苦递减”定律,但不代表痛苦仅仅出现在开头,写作的任何阶段都可能让人痛不欲生,原因依然在于“不确定性”,背后就是机会成本的模糊。具体来说,小到一词一句,大到情节篇章,你一定会反复怀疑:我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会不会越走越错……

这个真的挺无解的,就像面对一段既像二哈又像金毛的树根,艺术家该怎么下第一刀呢?可能他在纠结中开始了,最后雕出了一只泰迪,登上艺术之巅,这都是有可能的。

这看似有点不可知论,但确实如此。在写小说上,存在一个说法:小说人物开了头,就有了生命,会自己走下去。这一点,你去问问画家或作曲家,他将尤为认同。因而,写作的化境,是作家创造了人物?还是人物成就了作家?已经说不清楚了。

当然,@Zoe,现在我们并不适宜纠结这个问题,我给你的建议是:先尽快写下你的第一句,开张万岁;其次,可以尝试一下我介绍过的“问答倒推法”来创作,用目的倒逼过程。

你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写作前过度构思,却没有让其落实到可准确表达的文字,即把若干基础问题“写”清楚。

如果你确实不知道应该回答哪些基础问题,可以尝试以下5个:

1、如何用一句话说明白我要写的故事?

2、我的文章要说明白什么问题(或道理)

3、我要用哪些情节、细节、场景、背景资料来写我的文章?

4、第3点的材料大致将如何排列组合,分几个部分?(文章结构)

5、开头和结尾,我打算写什么?(一开一收最难,要优先考虑)

这5个问题,基本能帮你搭建文章的骨架,才落笔有料,不会轻易坍塌。文末再附上几篇关联阅读,可能会有更多帮助和启发。

本文转自公众号:叶伟民写作(yeweimin1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