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8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作出批复,同意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及S1线等4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2023年。线路总长137公里,总投资约为950亿元。

苏州是全国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目前已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2号线及延伸线、4号线及支线,运营里程达到120.7公里,名列全国第九,日均客流超过90万人次,线网行车间隔最短为2分40秒。此外,3号线、5号线正在施工中,计划于2019年12月和2021年6月建成通车。

“自2012年1号线试运营以来,苏州轨道交通建设跨越式前进,一举奠定了苏州大城轨道交通的基础,这次的第三期建设将使得苏州构建起功能相对完备的轨道交通网络。”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总工室主任朱宁介绍说,借助这个“轨交网”,苏州有望初步构建服务市域、连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的市域线,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

此次规划中,最受关注的毫无疑问是S1号线。作为苏州第一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S1线西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夷亭路站,往东穿过整个昆山市区,止于昆山花桥站。线路全长41公里,共设车站27座,其中昆山境内25站。

由于S1线起点与苏州3号线终点站夷亭路站衔接,终点与上海11号线延伸线花桥站换乘。这就意味着,苏州与上海的轨道交通实现了无缝对接。由此,连接苏州、昆山、上海三地的轨道交通S1号线,不仅是昆山市东西向公共交通走廊,更是苏昆沪三地的交通联络线。

早在2013年10月,上海地铁11号线开进昆山,成为全国首条跨省地铁。区区6公里、3个车站,让昆山无缝对接和融入上海都市圈,成为承接上海溢出效应的“第一站”。据昆山轨交管理部门统计,3个站通勤人数从日均2.6万人次升至日均5.7万人次。

不久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钮心毅发布了一项基于手机信号大数据的长三角地区跨城通勤研究。大数据证实,数万来自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居民每天往返上海工作,其中来自苏州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0%。而花桥地区跨城到上海中心城区工作的人数甚至超过奉贤、青浦等郊区新城。

轨道交通延伸还强化了昆山与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带动商务、商贸、会展、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昆山转型升级。2017年作为一个承接上海溢出效应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花桥经济开发区(花桥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在全国百强镇中排名第14位。

此次S1号线的成功获批,将成为苏州交通全面对接上海的“风向标”。“这对昆山来说是个大利好,将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昆山市副市长宋德强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兴奋,之前上海11号线已经延伸到花桥,但如果不继续西延和苏州的轨道交通网络对接,其辐射效应会相应打折。昆山现在提出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规划中的“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都位于S1线沿线地区。无缝对接上海和苏州的轨交网络,有利于昆山更好承接高端人才、资金、项目等溢出效应。

除了S1号线,苏州4号线连通上海17号线也一直是网友关注的话题。苏州南部的吴江区曾在公开发布的政府信息《“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与重大项目建设规划》中提到,积极协调苏州市轨道4号线松陵大道站和上海轨道17号线延伸至汾湖枢纽站建设。

今年2月,苏州市有关领导还率队赴上海参加苏州和上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协作座谈会。根据会议成果,两地之间有望规划形成包括沪通铁路、苏州轨交S1号线等在内的多条连接铁路和轨道快线,打通一批有条件对接的高速公路和其他道路,并在推进毗邻地区省际客运班线公交化,加强上海港与太仓港的战略合作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放眼整个苏州,对接上海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为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一大批重大交通工程纷纷上马,正迅速改变苏州最北端——张家港市多年来的交通弱势。尤其是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和沿江城际三条铁路的建设,使张家港成为长三角沿江地区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可以高速连接、吸纳世界任何一处创新资源。近一段时间以来,张家港迎来了一股以长城宝马汽车领头的大项目集聚潮,其中缘由交通环境的改善是重要因素。此外,常熟、太仓、吴江、相城等地纷纷借助交通新优势加快对接上海的步伐,在上海举办招商会,均收获了数百亿元的投资。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世南教授表示,交通对接有利于增加投资强度、减少区划分割、缩短物流距离,从而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而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准点舒适、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各地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

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已经确立了力争每年投资240亿元、建成40公里的新目标。就拿刚刚获批的这4条线路来说,苏州将力争2018年底开工建设6号线、S1线,2019年开工建设7号线、8号线,预计到2024年左右,4条线路将全部建成。根据测算,届时,苏州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353公里,线网总客流预计将超过400万人次,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比例达54%,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46%。

交汇点记者 李仲勋 潘朝晖 通讯员 张红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