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为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9组的老农冯年高发明的节能高效水动石磨、挂面自动旋转低温烘干装置等四项发明签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时在村里传为美谈。

冯年高今年70岁,是三合村9组土生土长的农民。虽说只有高小文化,但他从小喜欢学习钻研,他学啥会啥,焊工、电工、瓦工、钳工、修理工、油漆工,样样精通,木匠、铁匠、石匠、篾匠、鞋匠、泥水匠、箍桶匠、补锅匠,集于一身。他的口头禅是“艺多不压身”。大集体时,生产队的柴油机、脱粒机、马达坏了,队里的检修人员拆卸机器,不但找不出故障所在,还多出一大堆无法归位的零件,每次都不得不请冯年高做“最后的组装”。

生产队解散后,田地、山林、仓库等,能分的都分了,但潼江边的古老水磨没法分,仍是集体所有,供村民们碾米磨面之需。

当时的水磨只有两座,一座碾米,一座磨面,效率很低,村民们都到电动的打米房去碾米磨面。水磨坊渐渐无人问津。

冯年高见状,就把水磨坊承包下来。他说:“水磨效率低,是因为一根轴只带一个石磨,我要技改成一根轴带五个石磨。这样一来,效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冯年高开始设计脑海里的理解蓝图。

由于文化低,不会绘图,所有技改样式和零部件,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全都得装在脑海里。冯年高一边实践一边琢磨一边设计,在实践中发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马上改进或微调。

技改后,水磨的效率提高了50倍,为大量生产水磨面粉及面条带来了可能。冯大爷的大儿媳、远在山西省朔州市教书的张从容见状,就辞去公职,回来帮忙。

石磨磨面温度低,品质好,但是效率低也是一个问题,只有少部分人能享受到这种高品质的面品,改良以后的水磨工艺把效率提供了50倍,一天能磨7000斤面粉,张从容说,“所以我想把水磨面推向市场,推向全川,乃至全国。因为现在很多人对食品安全有要求。绝大多人解决温饱问题后,对产品的质量,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而这个产品正好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冯大爷自豪地说,每天打开水闸后,两组水磨就会自动加麦,自动磨面,出去耍一个小时丝毫不成问题。因为石磨磨面比机械磨面温度低得多,所以面粉品质好,口感好,远销北京、重庆、成都等地,当然,绵阳销得最多。

去年,冯大爷把他发明的水力驱动石磨、节能高效水动石磨、挂面自动旋转低温烘干装置、石磨外观设计等四项发明申报国家专利,并于近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了下来。

村民们赞叹:“没想到咱们村的大能人也当了一回爱迪生!”

(梁柱生 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明霞 文/图)

编辑:蒋小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