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 共筑检察梦

【TED演讲第六期】

演讲人:王星韵

《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检察职业是浩瀚无垠的星空,那么我们在成为那熠熠生辉的繁星之前,更要做的是,脚踏实地。

凝聚共识,检察先行。

新时代的检察官,应当是有灵魂的、有本领的、有担当的、有温度的。

敬畏慎独有灵魂

检察人应当拥有一颗敬畏之心。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明,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不可以不相信这世界上的规矩、边界。而我们,更应该去遵守这个社会、这个行业的规则准则,敬畏公平、正义。

检察人应当拥有一颗慎独之心。狂风静海,寂寞开花。能够守住人性的弱点,抵挡住外界的诱惑是作为一名国家司法人员、一名检察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检察人应当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什么呢?初心,是我一年前报考检察院时的无限憧憬,是我现在站在演讲台上的此时此刻;是若干年后仍然温暖如初的一幕幕无悔曾经。

新时代的有灵魂的检察官,绝不能没有敬畏,不懂慎独,不守初心。

笃行上学有本领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新时代的检察人应笃学不倦、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增强处理复杂疑难案件的能力,深入推进检察工作数字化。检察工作的大部制改革,是机遇、是挑战、也是考验。

这一年之中,在吴科、唐科以及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但仍嫌不足。现在,我不仅仅要学好做好侦查监督工作,还要去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诉人。各位老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法庭上能言善辩,对于法律法规信手拈来,对于案件问题一针见血,这令我佩服、羡慕、也令我震撼。这点点滴滴的精湛技能都是在日日夜夜里,每位老师对每一个案子、每一个法条、每一个细节的不放过。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通过不断夯实自己,学思践悟、融会贯通,新时代检察人才能在筑梦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肩负重任有担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时代检察人应敢于担当、不辱使命。要通过办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坚定不移地做平安中国的建设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检察工作要实践,在检察创新进程中勇于闯、敢于试。

新时代的检察人要勇于担责,以公平正义捍卫者的身份还原真相,让被告伏法,让社会正义得以匡扶;新时代的检察人要用小案不懈怠,大案迎难上的勇气,用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难、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的革命精神,在检察工作中劈波斩浪、不断奋进。

心所安处有温度

司法工作并不仅仅是冷冰冰地适用法律,还需要道德感召和人性温暖。

人文关怀是诚实而非虚浮,是温暖而非冷漠,是真诚而非功利。检察人注重人文关怀,也是有效解决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割裂法理与情理关系问题的良策之一。柔性执法,方能传递司法温度,涌动关怀力量,流淌检察精神。

记得在刑事诉讼法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讲过:刑诉法的第一基本理念就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在过去的理论学习中,我也一直铭记:“在法院宣判一个人有罪前,任何人都是无罪的。”

说起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时常都会有正义感受到挑战,难抑情绪的时候。所以在每次提审犯罪嫌疑人的之前,我都告诉自己,不能带有偏颇的心理去面对他们。每次犯罪嫌疑人签字捺印后,我会递一张纸巾给他,避免他满手印泥的尴尬。我希望通过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对方感到一丝尊重和温暖,也提醒自己时刻都谨记老师在第一堂课上教诲。

袁凌老师在《青苔不会消失》一书中,讲述了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底层卑微者,他们竟然过着甚至无法用道德和法律去约束的艰难人生。作为一个检察人,我们应当有恻隐之心,悲悯的情怀,为卑微的力量发声。

当然,这也绝非是嫌疑人脱罪的理由和借口。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被害人所受的伤害,枉顾社会正义。

回首这一年,我从一名大学生变成了一名光荣的检察人,我怀揣着理想和热情来到宝检这个大家庭。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我常常在问自己,我究竟要成为一名怎样的检察人?又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有灵魂、有本领、有担当、有温度的检察人呢?

我想,在这里引用“于欢一案”中检方意见里一句话——

让有罪者受到惩罚,

让无辜者不致蒙冤,

让强梁不敢盛行,

让弱者获得尊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