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红芯顺利完成2.5亿元C轮系列战略融资,并宣称已经自主研发了国产红芯浏览器。

但戏剧性的是,今天,红芯浏览器竟然被爆出打开安全目录后出现大量和谷歌Chorme浏览器一致的同名文件,被外界质疑是个套壳Chrome。

因为与其宣称的自主内核相差甚远,由此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红麦舆情监测系统上该事件还在继续发酵。

数据来自:红麦舆情监测系统

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媒体上也出现了大量质疑红芯浏览器的声音:

根据“小声比比”等自媒体对该浏览器解压发现,红芯浏览器最终会得到一个chrome文件,其版本号是49.1.2623.213,该版本正是Chrome最后一个支持XP系统的版本。

图片来自:小声比比

在该浏览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操作界面与谷歌Chrome浏览器大致相同,诸如断网界面也与其有着高度类似,均有一只小恐龙画面。

Chrome 小恐龙

红芯 小恐龙

因此,业界基本可以断定,红芯浏览器与众多国产浏览器一样,仅是一款chrome的套壳浏览器,与其宣传的自主内核相差甚远。

目前,世界上的主流浏览器,大多拥有自己研发的内核,比如微软 IE 浏览器内核 Trident、谷歌 Chrome 浏览器内核 Blink、苹果 Safari 内核 Webkit……

对Chrome 的套壳本来是国产浏览器界的常见现象,比如360、百度、搜狗等,用的都是谷歌 Chrome 浏览器的 Blink 内核。

但是,像红芯浏览器这样公开宣称拥有自主内核的,确实罕见。

而且,在该公司官网上,红芯浏览器也被描述成为“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

目前,红芯官网已经撤下浏览器下载链接。

面对公众的大量质疑,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回应称,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

显然,这一回应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使舆论愈演愈烈,甚至有网友将其比喻为当年的“汉芯”。

图片来自:网络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宣称研发了自主芯片“汉芯一号”,但其实只是将摩托罗拉的芯片抹掉了LOGO。

于是,“汉芯造假”事件成了中国科研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也是中国芯片攻关史上的伤疤。

今天,红芯时代创始人陈本峰向《财经》记者回应了相关质疑。

陈本峰确认,红芯浏览器确实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而开发,但他强调,红芯在内核层面有自主创新,以适用于中国企业用户的办公上网需求。他还强调,“我们不是要骗什么国家资金,我们没有拿过国家的钱,我们的客户都是企业用户,并没有特别强调政府用户。”

实际上,红芯是在宣传上玩起了文字游戏,一方面说是“国产自主创新”,属于过度宣传;另一方面又说是“在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基础上”引入了自主创新技术,这是模糊宣传。

公众之所以对此事有很大的情绪是因为红芯浏览器正好触碰到了“作假”的底线,而且是打着“民族自主创新的旗号”,这是给中国的自主创新蒙羞,再加上有“汉芯”的前车之签,大家对于此类话题自然会更加敏感。

红芯的伪创新事件,显然是其在科技领域想要抄近道的浮躁心理的体现,支持国产自主创新产品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我们拒绝拷贝式的套路,科技不应该以换壳为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