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特别报道

▲山东中医药大学“精诚为医队”到鲁西南医院图片室参观调研。

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在暑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山东各大高校陆续开展“调研山东”暑期社会调查活动。7月15日至2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精诚为医”队来到阳谷县调研大健康背景下县区医疗资源运行情况,先后走进阳谷县卫计局和鲁西南医院、阳谷县人民医院、阳谷县中医院以及各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

观全局·见证发展成效

在阳谷县卫计局,队员们与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认真听取了阳谷县在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上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阳谷县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经过长期发展,阳谷县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底,阳谷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93家,其中医院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90家(乡镇卫生院和街道服务中心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2家,村卫生室923家,门诊部所24家,民营医疗机构13家)。卫生人员31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72人。全县开放床位3127张。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体制”的要求,阳谷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长期稳定的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

同发展·分级诊疗惠民生

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提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要求。阳谷县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通过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始支付线和支付比例的差距,鼓励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到不同地方就诊并采取不同的护理举措,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为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阳谷县于2015-2017年在各医疗机构中广泛开展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活动。

阳谷县人民医院作为阳谷县整个分级诊疗体系的“龙头”,力求把90%的病人留在基层县级医院。如此一来,县医院就承担起桥头堡的作用,把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治疗,疑难病转到上面,不仅为县医院留住患者,也减轻了上级医院的就医压力。阳谷县人民医院是山东省第一个远程医学分中心,患者的检查报告、影像资料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传到山东省立医院,两家医院的专家隔着屏幕面对面交流,共同沟通患者下一步检查和治疗措施。同时,阳谷县人民医院与18家乡镇卫生院建有远程会诊系统,可以邀请全县乡镇卫生院及辖区内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在会诊中心收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生诊治能力。

赵王楼村村民赵传举说,现在村民看病主要靠村医,一般的疾病村医都可以解决。对于一些重大疾病,过去需要家人用拖拉机、三轮车将病人送到县级医院进行治疗;而现在村医可以通过网络会诊的方式,帮病人网上预约,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医院派出的救护车十分钟左右就可到达家门口,重病患者送医方便了许多。

看特色·彰显区域亮点

调研过程中,现代化的鲁西南医院让队员们眼前一亮。鲁西南医院由新凤祥集团投资建设,是阳谷县民营医院的代表。鲁西南医院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标准建设,重点打造肿瘤、心血管、脑血管、妇儿、健康管理五大中心,惠及冀鲁豫三省交汇处5000万民众,为鲁西南地区医疗服务格局注入新鲜血液。

鲁西南医院邀请了国内外、军内外一大批知名学科带头人,组成核心骨干医疗团队,建立了医院的“王者阵容”,力求搭建高水平、高质量、高通量的综合救治平台和绿色生命通道。医院还选调了一批政治思想好、能力强的青年医务工作者,组成了聊城第一支非公有制企业民兵医疗救护队伍,预备在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意外灾害等紧急医疗救治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阳谷县乃至聊城市应急救援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快速机动的保障力量。

医院引进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精准治疗设备,如价值6000万元的直线加速器、3.0T核磁共振、高端血管造影CT、PET-CT、ECT、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共1000余台件一流医疗设备,配套完整,功能齐全,全面接轨世界最高水准。

鲁西南医院内部楼高比普通医院建设标准加高30厘米,走廊宽度加宽到2倍,宽敞明亮,环境整洁,大大减轻了患者及家属进入医院的压抑感。其就医流程规划以方便病人为主,就近布局相关医技科室,能够有效方便患者就诊,提高诊疗效率。病房内部色彩化,儿科的墙壁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妇产科则是温馨的粉色,充分彰显了现代医院服务宗旨及服务功能。

明问题·找准改革要点

近年来,阳谷县医疗资源总量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与先进县区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调研发现,在诸多限制因素中,人才缺失是限制阳谷县医疗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2015年,阳谷县每千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4、0.65个百分点,人员不足、人才断层、梯度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全县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公立医院无自主招人权,招收的人才部分临床技能不足。公立医院每年根据自身需要和各学科缺少的人才,向上级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只有申请通过才能获得招收名额。以阳谷县人民医院为例,往年上报100个招收名额,往往只能批下十余个,导致医院人才短缺。公立医院的人事限制不仅体现在医院引不进人才,还体现在引进的人才并不一定符合临床要求。其人员招收标准主要参考笔试成绩,这种人才引进机制可能导致引进许多理论成绩优秀、实践技能缺乏的人员,为日后医院的人才培养增添了负担。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青黄不接。以阳谷县赵王楼村卫生室为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限制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赵王楼村,村医赵士强独自支撑起村里唯一一家卫生室。由于风险高,收入低,条件差,工作强度大,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加入乡村医生的行列,很多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人员也通过各种方式另谋出路,人才流失严重。赵士强说,近年来赵王楼村考出去的大学生都不愿学医,更遑论回到村里当村医,等他退休后,村诊所将无人经营。

怎样弥补人才漏洞,填充人才缺口,成为阳谷县乃至山东省内诸多县市改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问题的重要突破点,也是谋求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必须要直面解决的瓶颈问题。医疗发展靠的是人,而不仅仅是设备;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医护人才。怎样发展,怎样前进,怎样实现医疗资源合理运行,“人”的问题是摆在首位的关键因素。

在大健康背景下,人才、床位、信息、技术等医疗资源贯穿在整个医疗体系的方方面面。只有各类医疗资源不匮乏、不空置,有条不紊,合理运行,才能保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切实承担起治病救人的职责。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体系,必将书写大国医疗的华丽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