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势力

▲谈及风筝文化的传承,王永训表示:“现在是工匠有,大师无。市场越来越好,但是从事这门行业的人却越来越少。”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简短的14字,在诗人陆游的笔下便将竹马和风筝写活了,风筝摇曳长空的生动情景清晰呈现。

在潍坊杨家埠,大约30年前,一个年轻人走进一家小作坊,开始埋头做风筝。近30年来,从传承到创新,从产业化发展到民间艺术综合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风筝协会副主席王永训走出了一条与风筝相伴的自由之路。而他凭借的正是风筝一样的特质:自由开放的思维、长远的眼光以及顺势而为的节奏感。

沉得住气的年轻人

走进杨家埠村,一股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数十家风筝店在路边排列开来,各式各样的风筝惊艳亮相。王永训开设的天成风筝基地位于村口第一家,店门口摆放着两只威武的巨龙风筝。

“我们这家店不是开设最早的,却是发展最快的。”王永训向记者展示店内正在制作的一款龙头风筝。“这是张艺谋团队最近定制的,用于舞台演出。”

据介绍,“店里制作风筝的竹子都是选用海南、福建那边两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毛竹。颜料是自己调配的,可以防水。在大型演出及风筝展中,大件的风筝只能放到户外,防水颜料就很重要。它比以前的油性调料好用多了。”

在王永训看来,做风筝必须要沉得住气,他告诉记者:“一个龙头要用几百根竹篾,扎、绘、糊三道工序下来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这些活,心浮气躁的做不了。”

潍坊风筝传统的制作技艺,包括“扎、绘、糊、放”四道工序。扎,就是要为风筝的骨架选、破、削、修、弯、扎竹条。“我们还有祖传的口诀:一头一腹一尾根,两膀对扎半圆形,中腹应按双分计,尾竹上端中线寻。”绘,专业画家一般绘人物和历史故事,而民间艺人主要吸收年画的特点,内容大多吉祥欢乐。糊,方法有两种;“一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四个面上,此法叫‘包边儿’,二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两个面上,待浆糊干了之后,用刀把多余的纸裁下来,这叫‘裁边儿’。”放,放风筝的工具有线、绕线工具和供游戏用的各种附加物。“我们的风筝做好之后,有专门的试飞员,要熟练地一手拉线,一手打轮,才是专业玩法。”

“我从5岁开始就喜欢风筝,真正地学习这门手艺是在1989年,先去学习了扎制,然后是裱糊,最后绘画,加起来学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那时,在杨家埠风筝厂的一群大姑娘中间,王永训格外显眼,他很快成为全面掌握风筝扎制技术的年轻人。

如今村里很多风筝店的店主,都是当年风筝厂的工人。王永训的得意之作——小蓝蝶,就是当年“36块钱起步办厂”制作的第一批风筝。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永训不顾家里反对,干脆辞了工作,雇了6个工人,在家开了个风筝作坊,当上了小老板。一段时间后,又把门头开到了杨家埠。

“风筝王”的创业之路

谈及当年创业,王永训总要说到1998年,那年的一次湖南之行,他的命运从此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他至今感叹,“人啊,走出去看看,不赚钱都有收获”。

1997年,一个专门做展览的湖南商人在济南无意中看到了潍坊风筝。1998年3月,这个商人来到潍坊杨家埠,找王永训订做不用飞的风筝。“风筝的放飞率是评价风筝好坏的硬指标之一,我做了那么多年,从来没做过不用飞的风筝。”出乎意料的是,王永训制作的风筝在长沙一经展出,便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一个星期游客能到几十万人。”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仅门票收入就不下40万元。

风筝展览居然可以创造如此大的效益,王永训决定也试一把。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哈尔滨的一个公园里,王永训将风筝与当地花灯融合在一起,“白天是风筝的世界,夜晚是花灯的海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恰逢98年大水,据王永训回忆,在开展的第二天开始下大雨,并接连下了一个星期,所以根本没人去看风筝。这一次,王永训损失惨重。“一下赔了十四万多,不仅多年的积蓄没了,还欠了近十万的外债,最后连坐车回来的钱都没了。”

连遭挫折的王永训却依然对风筝展览的市场前景坚信不移。最后他想出一个借鸡生蛋的办法:发动朋友做展览,他卖展览风筝,“因为制作展览风筝当时就我一个人会。”王永训说。

“2002年以前,一年差不多有8个月都是在外面。”通过办风筝展览,王永训不仅卖风筝,还与当地的客商面谈订货,与广告商谈风筝广告。此外,1999年,王永训率先建立了企业网站,实现了网上交易,他的风筝及工艺品也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

“近年来,风筝的销量相对稳定,粗略统计的话,一年下来风筝的销量应该有几十万只吧。”经过多年的用心经营,王永训的风筝企业已拓展成了一个集展览、放飞、销售一条龙的风筝产业,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风筝王”。

打造民间艺术综合体

2012年4月,王永训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节歌剧《诺亚方舟》的活动主办方代表,邀请王永训为他们的文化节活动制作一批舞台道具。王永训花了3个月时间,制作了110件道具。

在作品中,有一个老鼠的尾巴长度超过1米。按照图纸,老鼠的尾巴用竹子烤成一个卷即可,但是王永训总觉得竹子缺乏那么一丝灵动。他琢磨了好几天,将弹簧拉成前粗后细的老鼠尾巴,再用尼丝纺布一包,嘿,活灵活现的老鼠尾巴便出现了。奥运会开幕时,王永训受邀去伦敦看了现场表演,英国的小朋友们举着美轮美奂的骆驼、马、老虎、狮子……在高昂的歌声中出场,立刻引来阵阵掌声。

2016年11月22日15时,在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举办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开舱仪式上,一只特殊的风筝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王永训制作的这只风筝随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距地393千米的太空遨游66天之后,又伴随航天员返回地面。

“这是一只A4纸大小的彩绘风筝,重量只有300克。”王永训回忆说,虽然根据要求只能做成这么大,但工艺一点没减少,用了上好的材料,精心制作,再现了2400多年前风筝鼻祖鲁班扎制的世界上第一只木鸢风筝鹰的造型。

如今,天成风筝已经销往英国、德国等世界上多个国家。“可能对风筝的认识不一样。很多外国人喜欢运动,他们人少绿地多,又不喜欢加班。在丹麦,甚至会有房东为了风筝盛会专门将房子腾出两三个月的时间。”

谈及风筝文化的传承,王永训表示:“现在是工匠有,大师无。市场越来越好,但是从事这门行业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我们70后这代人能吃苦,能吃苦,就能学到东西,就有机遇。80后干的已经不多了,而90后的一般都是来看,真正想做的很少。只有等他们成熟了,才能意识到要学一门技艺来养家。但是呢,就我们常说的看花容易绣花难,像做一个龙头,没有十年的功底是做不好的,还有竹子它也不是一天长出来的。每一个传统的风筝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都要靠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好。”

近年来,王永训每年都会提交相关的专利申请。“公司有专门的主创团队,有时候千辛万苦创新出一种风筝,很容易被别人仿制使用了,所以我现在要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王永训说,“风筝文化已成为世界性文化,我将来计划打造一处民间艺术综合体,把老祖宗留下的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