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

今天我们展播的主题是“以物为媒”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使用的物件也越来越现代

从黑白电视机到液晶显示屏

从土灶头到新厨房……

时间就像一支神奇的魔法棒

把生活变得越加光鲜

哥哥18年前的结婚车队

我的结婚车队

姑妈身旁的老式收音机

姑妈身旁的液晶电脑

老灶头

新厨房

一座桥,走近向往的美好生活

家有枇杷树

孙妍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我家有棵枇杷树,一棵很大的枇杷树。听说,这树是祖父在父亲还没成家前就种下的,比我的年纪还长了许多。

正是这棵枇杷树,看着我的母亲进了我家的家门。从此,我们家多了一位温柔贤惠的好妻子,更是多了一位孝顺公婆的好媳妇。我的母亲——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普通农村女子,为我们的这个家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听父亲说,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母亲从不舍得随便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但是却能在每个冬天到来之前就为祖母添置好崭新的棉衣棉裤。因为祖母在我还未满周岁的时候就中了风,失去了自理能力,每日只能勉强地拄着拐杖在家中艰难而又缓慢地移动几步,更多的时间则是坐在家门口那张老藤椅中。母亲知道行动不便、缺少运动的祖母在冬天会比常人更觉得寒冷,因此给祖母添置新的棉衣棉裤和棉鞋成了头等大事。每到寒冬来临的时候,我家的十来只热水瓶里也总是被母亲灌满了滚烫的开水,因为这样才能保证祖母白天热水袋不离手、晚上“汤婆子”不离身。平日里,祖母每天早晚的洗漱也都是在母亲的细心服侍下完成的。母亲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祖父种下的枇杷树,也见证了我的到来。自打我懂事起,我便知道我家有棵枇杷树,等枇杷树长大了树上就能结出许许多多好吃的枇杷来。于是,我就等啊等,盼呀盼,希望这树能够长得快一点,早点儿结出枇杷来。

在我八岁的那一年,终于盼到枇杷树开花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树上却没有结出像样的果实来,后来才知道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试花”吧。也就在那一年,祖父得了重病,第二年就离我们而去了。祖父种下了枇杷树,去没能吃到这树上的枇杷。听老人们说,这枇杷树也叫“爷孙树”,爷爷栽下树,到孙子辈才能吃到果实。不过祖父走得很安详,因为父亲和母亲夜以继日地悉心照料了躺在病床上的祖父将近两年时间。虽然祖父没有吃到自家树上的枇杷,但是我相信在他的心里应该是知足的。

又过去了两年,枇杷树在我的翘首期盼中结果了!但是,就在满树枇杷刚刚泛黄的时候,祖母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记得那时的母亲,为了照料卧病在床的祖母,原本就没有多少收入的母亲毅然辞去了工作,日夜守候在祖母的床前,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母亲的孝顺也因此远近闻名。祖母走之前的有一天,眼巴巴地盯着窗外的枇杷树说道:“今年总算结上枇杷了,快熟了吧?”母亲连忙宽慰道:“妈,别急,再等上两三天就能吃了……”母亲知道祖母想尝一尝自家的枇杷,于是第二天就让父亲从树上采摘下几颗还未熟透的枇杷,又悄悄去市场上花大价钱买了几颗刚刚上市的外地枇杷混放在一起,端到祖母床前剥给她品尝。

祖母笑了,枇杷很甜。祖母走了,枇杷熟了。

一年,一年,又一年,枇杷树越长越大、越长越旺。每到“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的时候,父亲总会端来木梯上树采摘枇杷,而我总是吞咽着满嘴的口水在树下帮父亲扶好梯子,顺便抢先尝尝父亲从树上扔给我的几颗最大最甜的枇杷。而母亲,在那几日里是最忙活的了,东家一篮、西家一箩地分着从我家树上摘下的枇杷,这着实让儿时的我嫉妒万分。每到此时,母亲便会语重心长地跟我说:“金乡邻银亲眷,想当初你爷爷奶奶生病的那会儿,我们没少得到左邻右舍的帮忙……有了好东西要学会和别人分享……”

枇杷,因“秋日养霜,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四时之雨露,凝天地之精华”,而谓之“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从唐宋时期开始,枇杷就被视为美好、吉祥、繁盛和恒久的象征。我想,想当年祖父选择在院子里种下枇杷树,定是知道这些的吧。

枇杷树,见证了我家的风雨坎坷,更见证了我家的幸福和谐。我想,在枇杷树下长大的我和我的孩子,将会一如既往地幸福着……

“旺”出好日子

——由灶的变迁看现代化

钱庆英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的农村。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感受着农村家庭做饭的灶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烟熏火燎,两眼泪汪汪,今日不见炊烟袅袅,但闻饭菜飘香。

镜头一:柴草灶

在我童年印象中,农村的每一家都有炉灶台,在我们这里叫“灶头”。炉灶是用砖砌的,上面有一个直径约一米的灶眼,灶眼下面开着一个长方形的洞——灶膛,炉灶是烧稻草的,也可以烧树枝、干柴,往里面送柴火就可以炒菜做饭。这送柴火还要有技巧,什么时候可以多送,什么时候要少送,都有讲究。膛前上方还砌有一根烟囱,穿出屋顶外。

每年立冬割稻、脱粒后,我的父母会把所有稻草捆好,然后再堆成好几米高的草垛,这就是整整一年的柴草了。烧的时候,要缠些“8”字形的“草把”,因为缠过的“草把”比较耐燃些。

别以为有垛草就万事大吉,天有不测风云,遇上刮风下雨,受潮了的稻草就不易生火做饭、烧水了。每到这时,厨房及至整个家都会迷漫着呛人的烟味,那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有时,稻柴还可能不够用,所以,妈妈会叮嘱我捡些树枝等备用。万一这些还不够用,在辛苦的田间劳作之余,妈妈还常常去割“野柴”(就是生长在四野里的一种草吧)来“接济”,其辛苦就可想而知。

镜头二:煤炉

随着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到八十年代后期,不少家庭开始用起了煤炉。那时候我家的煤炉是爸爸亲自动手制作的,煤球也是妈妈用买来的煤粉捣碎均匀后用竹筛筛过,再和上土与水和成的,就是这样,还是舍不得经常使用自制的煤球。那时,不少农民的孩子常常到工厂、集体食堂周围去挑没烧透的炭焦,有些地方叫“拾煤渣”,有时捡到的是烟煤,燃烧时冒出的烟会熏得人眼泪直流。

后来,条件好些了,蜂窝煤开始推广,并很快风靡起来。原因是这种煤球放在圆柱形的煤炉起火快,煤炉的风门又可以封得住,是一种节约型的炉子。到过春节时,妈妈会在炉前一直忙个不停,蒸糕、煎蛋饺……在煎蛋饺时,妈妈会把煤炉风门开到很小的一点点,煎出的蛋饺金黄金黄的,令人垂涎欲滴。那时候,全村都弥漫在过年的肉香、糕香、油香里……

镜头三:液化气灶

进人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解决了生活的温饱,逐渐步入了小康,农民也开始生活的享受,不少家庭买上了液化气灶。想使用时,打开钢瓶的阀门,一拧液化气灶的开关,那蓝幽幽的火苗会一下子喷出来,绕圈舔着锅底,一圈一圈的蓝,煞是好看。使用这样的灶台,既节省时间,做饭又快,厨房内还清洁卫生。

有了液化气灶后,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做饭、烧水都很方便,只不过是伸手一开一关的事,我们也结束了烟熏火燎之苦,结束了缺柴少草之忧。妈妈也从繁锁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但由于那时爸爸不常在家,每到一瓶液化气使用完后,换钢瓶是令妈妈最担心的——因为这液化气是用钢罐装的,很沉重,搬动颇费力气,一不小心还会闪了腰。每次妈妈换好钢瓶,经常会担忧将来老了,换钢瓶可怎么办?

现在看来,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昆山市里已在推广使用管道煤气,有的城市前几年,还引进了天然气。厨房的设备也花样翻新,灶具的改造也日新月异,电磁炉、微波炉,排气扇,专门的刀具、橱窗橱柜应有尽有。钢瓶将逐步淘汰了!日子越过越红火,灶具越来越时髦,越来越人性化,实用性也更强,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现代化带来的方便。

农民炉灶的几度变迁,反映出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日子越过越甜了。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多年城市化的过程中,炉灶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弹指一挥间,炉灶在变迁,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在乡下、城市,在炉灶前忙碌的大多是女人。现在我也和妈妈和大多数女人一样,也要在灶前忙碌。但不同的是,我比她们少了几分辛苦,多了几许享受。

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液化气灶也会被更新换代,也将和灶头、煤炉一样成为“历史”,因为现代化的脚步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坚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