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

还记得今年5月

苏州妇联“聊聊我家这四十年”征集活动吗?

传送门:

她印记•做一回家庭“史官”——苏州市妇联“聊聊我家这四十年”作品征集活动

老照片“40年时光缩影”

微视频“40年流动光阴”

“40年妙笔生花”征文

今天我们展播的主题是“家乡巨变”

40年的时间

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

如彩色绸带装点了城市和村庄

家乡发生了多少天翻地覆的变化?

来吧,让我们一起感受时间的力量!

新湖村的变化

横泾街道新湖村村民生活照和生活区域

横泾街道新湖渔民村生活

乐享晚年

全村拆迁后住城乡一体化小区

太湖新城的变迁

家长里短话幸福

不忘初心 不负芳华

梁丰社区 何海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回首芳华四十年,是什么串联起丰盈的幸福生活,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启示?我的答案是“梦想”。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个人成才之本,是企业发展之基,是港城崛起之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港城杨舍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后80年代,深感自己幸运又幸福。幸运的是,出生在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阳光”滋养,享受着改革开放为我们迎来的一个个“春天”;幸福的是,港城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负重奋进、砥砺前行,奋斗开创美丽幸福的新港城!

回忆小学时,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们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懵懂时期的我们开始“寻梦”,争先恐后的回答,当医生、教师、画家、科学家……随着年龄增长,梦想日益丰饱。翻开黄迹斑斑的中学笔记薄,摘录了当时的励志格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查金启迪我“立梦”——为开创无怨人生而努力读书!

光阴荏苒。一晃间,自己早已从“苦读圣贤书”的年纪转变为踏实工作、相夫教子的中年阶段。工作十年来,见证着公司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良性发展,行业的良好典范,这是一代代爱岗敬者坚定梦想、奋力追梦、团结拼搏创造的结晶。其实,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魅力港城匠心独具的梦想——“张家港精神”。身为80后张家港人,亲眼目睹了港城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2年建县之初的沙洲县,破败贫穷被称为“苏南的北大荒”;1992年1月秦振华任市委书记,第一次提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它是一面旗帜,带领港城人民从贫穷走向了富强,几十年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获得的奖章、荣誉不胜枚举,成就了 “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金字招牌,这是“以民为心”的不懈追梦圆梦历程。

港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党坚定的“梦想”。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一代代共产党人为追求理想自由而创造的光辉岁月,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付出了毕生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我们精神就要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更需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永恒标杆,以时代楷模为精神指引,坚定理想信念、争当时代先锋,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奋斗中坚力量。

走得再远,不要忘记当初为何而出发。立足新时代,回味改革开放四十年,每一种身份、每一个阶段都当不忘初心,不负芳华。尽心栽培每一个“梦想”,让远方的引航灯塔照亮黑暗中的孤舟,迎来花开香满园,和谐春风神州漫,龙腾盛世耀中华!

永丰村 徐维英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史据:位于永丰村路段的永钢大道,为海丰公路的二期工程,于1979年开工,路面宽5.5米,沙石子路面,1981年建成通公共汽车。1997年,由永联村投资拓宽改建成14米的混凝土路面,公路两旁建绿化带。后在2007年拓宽改建成现在的不算绿化带38米,双向分离、来去8车道的沥青柏油马路。)

站在村口回家的路前,小文有点呆,路还在原来的那条路,同一个地方,可现在却以另外一种形象展现在了自己的眼前。岁月就是那么神奇,梦里魂牵梦萦的风景在20年后突然以另外一种崭新且更加美好的形象呈现在她眼前时,就像记忆中忘不掉的一碗面突然换成了店家赠送的一碗馄饨,让她意外并带着一丝不知所措的兴奋。

举起右手,在掌端靠近腕口的地方,仔细的瞧,能看出一个浅浅的疤痕,在远离家乡的岁月里,工作的繁忙、新的生活经历已经将记忆中的许多往事慢慢淡化,可这道疤痕却时刻提醒着她,让小文的记忆时刻的保持清晰。那是她上初中的第一年,每天都是骑着28寸的“大永久”经过这条路,到10里外的镇中学上学,那时路上刚刚铺上了石子,大石子,走在上面咯的脚疼的那种。骑了不远就跌了下来,石子穿透裤子磨破了膝盖,嵌入了手掌,到医院缝了2针才了事,好了后就留下了这个永久的疤痕,不痛了,却能时时刻刻提醒她,那艰苦的岁月。

这条路,她骑了4年,在第5个年头时改成了水泥路,拓宽成了4车道,平了,好骑多了。直到3年后小文离开家乡,远到千里之外求学,然后工作定居,偶尔回来一下,定格在她脑海中印象最多的,依然还是那条双向道石子路。可现在呈现在小文眼前的是一条8车道、中间有着绿化隔离带的柏油马路,行进在道路上,两边的行道树间间隔着两排路灯一眼望不到头,远远望去,像两排哨兵守候着来往的路人,不远的河岸边,白墙黛瓦柳草晖映;道路另一边一条绿化带蜿蜒奔向远方,绿的树、摇曳的花,起伏的鹅卵石健身小道穿行其间,偶尔在掩映的树后走出一两个健身的行人,宛然一副悠闲的公园乐游图,再也无法找到昔日泥泞、坑洼不平的影子。

“是不是小文呀”?路人的招呼声打断了小文的打量,转眼看去,从依稀有点印象的眉眼里认出是自己家不远的邻居蔡叔。“蔡叔,你好啊”!“你这是刚回来呀”?两人互相说着话,提步向家中走去。路上,蔡叔告诉小文:自己家已经在2年前拆了迁,分到了3套房子,儿子儿媳都在单位里上班,孙子也念了中学,自己和妻子买了社保,现在靠保险费在家帮着年轻人做做饭,平时到小区不远处的文化广场锻炼锻炼身体,听听书,小日子过的很是休闲称心,今天是约好了回老宅亲戚家的,正好碰上了小文。从对方的穿着和言语中,小文也感受到了蔡叔的巨大变化:蔡叔幼时因父亲身体不好,家中极穷,饿的受不了时会顺手牵羊、小偷小摸,被人捉到了过段时间后又会再犯,严重时被人吊起来打过,邻居见了他都绕道走。再后来,年景渐渐好了,能吃饱穿暖了,他也就自觉的摒弃了老毛病,才渐渐的有了“人缘”。有邻居曾悄悄的问过他:“如果现在给你钱,让你去偷东西,你还去不?”蔡叔羞赧的回报人家:“怎么可能,那时候是饿极了没办法才去做那个事的,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哪个还去做那种事!”

说着走着,远处迎来了小文的父亲,沧桑的脸上笑开了花,满是见到女儿的喜悦,接过小文手中的行李,一起向家中走去,路上,父亲告诉小文,脚下的路是去年新拓宽的,政府考虑到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车,每到上下班路上就满了,于是将4车道拓宽改成了现在的8车道,路宽了,也漂亮了。

走在路上,小文向四处张望,柏油路的主干路面不远处,一排排小楼整齐的排成一行行,整洁漂亮,一条条水泥路曲直的将行人送到各自的家中,已与记忆中的家乡不可同日而语。路,越来越好走了,小文扶着父亲,向不远处的家中走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