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令很多艺术界人士都无比激动的80年代,我们很难忽略批评家贾方舟。作为中国第一代当代艺术批评家,多年以来,贾方舟以敏锐的目光和犀利的观点,将诸多值得被看到的艺术家推到艺术历史舞台。从打破“内容决定形式”的理论禁区,到关注作为媒介的水墨艺术,再到亲自操刀策划女性艺术家的展览,这位资深批评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属于新时代文人的自由与无界。就在9月15日与三品美术馆进行的“云间文会”第七期现场,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当代艺术批评界的“长者”,与他聊了聊他眼中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批评。

专访贾方舟:人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机会,网络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最大福利

网络时代的最大福利是给了每个人表达自我的机会

网易艺术:请问您最近在关注哪些行业动态?

贾方舟:最近关注的更多的是国家大事与国际关系,至于业内,我关注的仍旧是当代艺术,其次是批评家本身的一些事情。今年的批评家年会计划于11月在上海举行,本次的主题是“批评的现场”,最近也在思考与议题相关的事情。

网易艺术:这些年艺术界发生了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批评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贾方舟:许多年以来,互联网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非常明显,艺术批评界也不例外,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前可没有这么简单,想要发表自己的观点,需要通过报刊编辑的审定,现在就方便太多了,网络给了大家发表意见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都可以针对某一个艺术话题展开讨论。

网易艺术:那么批评家与随便发表意见的网民有什么区别呢?

贾方舟:我觉得区别就在于:批评家是要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的。因为批评是他的职业,说话就要负责,既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对他所批评的对象(艺术家)负责。而作为一般的网民,其观点可以有失偏颇,甚至说很过头的话,这应该都是被容许的。因为自媒体时代的特性就是如此,每个人说的话不需要谁批准,每个人的态度也都不会一样。所以,我觉得就总体来说,现在这种可以自由言说的状态是一个进步,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意见,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只有这个互联网时代才有,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网易艺术:当新生代艺术家越来越主动的“为自己代言”,批评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呢?

贾方舟:批评家的话语权不是靠维护得来的。批评家有没有话语权,就在于你的“话语”有没有质量,有没有抓住艺术中的关键问题。具体来看,就是关于当代艺术中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个体艺术家与社会群体的关系等等。如果能把握到问题的关键来谈,你的话语权就自然显示出来;没有把握问题的能力,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谈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话语权的问题。因此,从本质来看,评论家的话语权还是握在自己手中。

互联网时代对年轻一代批评家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网易艺术:那对于批评界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您刚才其实提到的更多是这个互联网时代给大家的机会,那这个时代有没有给大家提供一些挑战呢?

贾方舟:当然有挑战,现在学艺术管理、艺术史学与艺术批评的学生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年轻人纷纷出场,现在连80后都快进入中年一代了,90后纷纷登台,00后跃跃欲试。这对于每个人都是挑战。老一代和年轻一代在专业领域中既有衔接又有不同,每一代人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都有差别,代沟是明显的,老一代批评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青年批评界开始挑大梁了,这对在处于界内不同位置的人来说,都是挑战。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批评界不乏后起之秀,参与者越来越多,肯定是一件好事。

欢迎有才华的青年批评家用自己才智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

网易艺术:新一代批评家可能有一些不简单是一个批评家,他还承担了艺术这个行当其他的一些职责,比如说有些人做了策展人,有些人同时是艺术经纪人,您如何看待这种“业内跨界”的现象?

贾方舟:多重身份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业内的基本判断就是看你的“主业”做的是什么?“兼做”的是什么?我们不反对一个对艺术有深刻理解力的批评家去操刀一家画廊,他可能会做的更专业更好,但我们不能再把他看作是一个“批评家”。承担更多艺术的职责是可以的,但以学术判断为主要职责的批评家,不宜直接参与与艺术相关的商业活动。

网易艺术:能不能请您给新生代批评家,在职业发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贾方舟:年轻人进入批评界要做好一个准备,就是要有献身精神,要有做苦行僧的准备。我相信如果是真心热爱这个职业的人,是愿意为当代艺术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的,也一定会在奉献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网易刊登此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网易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