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于佳宁

——快乐教育 巧手点亮孩子童年

2006年7月,21岁的于佳宁从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并通过招聘考试进入海口市机关幼儿园。从初入幼教大门到现在,12年的幼教生涯中,于佳宁始终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倾情一生,做纯粹的幼教人。在今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于佳宁获评全市“最美教师”。她坚守“倾情一生,做纯粹的幼教人”的人生追求,以浓厚的爱意、深深的责任、纯净的心灵、不倦的钻研,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最美教师”——于佳宁。(受访者供图)

弹画唱跳 刻苦投身幼教

▲▲▲

对于于佳宁来说,不忘初心就是要守护内心的幼教梦想。

初入幼教大门的于佳宁深知:幼儿教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为了讲好一堂课,弹唱好一首童谣,画好一幅画,跳好一段舞,于佳宁充分利用中午时间,或查阅书籍资料,或请教前辈老师,或反复练习。

“于老师精力十分充沛,经常放弃午休时间来研究教学和制作玩教具。”与其共事多年的同事符芳亭说,她很佩服于佳宁的刻苦钻研精神,并成为她学习的榜样。

在众多孩子眼中,于佳宁就像自己的妈妈,被孩子们亲切称为“于妈妈”。在同事的眼中,知识丰富、多才多艺的她总被人称为“百事通”。

研发手工玩具是于佳宁的一大教学亮点,她说,“我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就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通过游戏的形式在玩中学,尽情地去释放他们的天性,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教育梦想。”2007年,于佳宁参加了全国玩教具制作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这对于佳宁来说是很大的动力,从那以后,她便在研发玩教具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

据统计,2007年至今于佳宁共完成手工环境创设386件,自制玩教具286件。

乐于传教 掀起学习热潮

▲▲▲

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海口市机关幼儿园四楼的资料室连续一个多月挑灯夜战,于佳宁带领着七八位年轻幼儿教师在赶制新的玩偶。制作玩具手艺精良的于佳宁在学校里有着众多的“粉丝”,经常带领老师们一起研发手工教具、玩具。“于老师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块宝,和她在一起总能学到很多知识。”学校教师苏倩妮说。

除了在幼儿园传授手艺,于佳宁还把近些年来设计制作玩教具的经验,先后带到了澄迈、文昌、临高等地,她善于传教、乐于分享,对帮助当地幼教老师打开教学思路和丰富教学经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于佳宁的带动下,市机关幼儿园越来越多的年轻幼儿教师掀起了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我也要像于老师一样出色,做一名‘多面手’老师。”同事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教多年以来,于佳宁以勤奋努力的工作状态和善于创新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快乐教育的意义,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了学校和身边幼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于佳宁说,“我选择幼教事业,乐在其中,无怨无悔。”(海口日报记者 刘晓惠)

“最美班主任”庄丽香

——用心执教 融化坚冰播种希望

庄丽香,海南白驹学校一名普通的思想品德老师,从教12年来,她一直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海口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赛一等奖,“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教学设计多次获得国家一、二、三等奖……她用自己的专业和不凡谱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人生。在今年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庄丽香被评为全市“最美班主任”。

“最美班主任”——庄丽香。(受访者供图)

倾心帮助 用爱唤醒迷途学生

▲▲▲

课堂上的庄丽香庄重威严,让人肃然起敬。课下,她为了帮助和挽救迷途学生,倾注了无数的爱心和汗水。在她的关爱和帮助下,许多迷途学生内心的坚冰渐渐融化,希望的种子悄然萌芽……

2009年,庄丽香刚到海南白驹学校任教,就半路接任八年(4)班的班主任工作。庄丽香回忆说,当时这个班学生来源复杂,大部分是附近学校不愿意收留的学生。其中有位叫小符的学生,让她印象深刻。小符脾气非常暴躁,在一次与学生的冲突中,用刀捅伤了隔壁班男生的大腿,被送到了派出所。当时怀有身孕的庄丽香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一直在派出所陪伴他、开导他、安慰他,直至他被送到法制教育中心。

据庄丽香回忆,小符在法制中心管教的三个月时间,她经常鼓励班中学生给他写信,鼓励他好好表现,争取早点回到大家的身边来。“这件事给班中的学生们很大的触动,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我也抓住这次机会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让同学们明白做人要遵纪守法,不可冲动。在爱的教育下,孩子们的感激之心也逐渐被唤醒,慢慢地成绩也有所提高了。”庄丽香说。

签订“协议”让学生兴趣与成绩共存

▲▲▲

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上,庄丽香的做法也有些与众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要协调好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庄丽香告诉记者,在她的教学班中,学生李超富、田森铭、尤家辉、桂义勇对足球特别地热爱,当时学校的足球队正好招收队员,他们四人都很想报名参加,但又怕家长不同意。

“难得孩子有这么好的兴趣爱好,千万不能扼杀。”于是,庄丽香马上把他们召集过来开会,跟他们分析学习与兴趣之间的关系,最后签订一份“协议”,达成不影响学习的共识。“我们顶住了许多的压力,最终事实证明了我做法是正确的。”庄丽香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四名同学不仅足球踢得不错,成绩也很不错,其中尤家辉还获得了市文体局颁发的优秀足球运动员奖。最后他们都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

“看到孩子们得偿所愿,我就最幸福了。”庄丽香对记者说,“在我眼中,每一位学生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用心了解他们、走近他们,你就找到了点亮他们心灵之光的钥匙。”(海口日报记者刘骄骄

“最美乡村教师”黄宏艳

——亦师亦母 给乡村娃更多关爱

1987年,18岁的黄宏艳传承了母亲的衣钵,也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为一生的教育事业奋斗。28年来,黄宏艳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她用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乡村女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得绚丽多彩。在今年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黄宏艳获评全市“最美乡村教师”。她说,“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毕生最大的幸福。”

“最美乡村教师”——黄宏艳。(受访者供图)

十余载如一日 每晚送学生回家

▲▲▲

在桂林洋五一小学,全校200多个学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黄宏艳任教的班上,30余名学生中,只有5个是本地的孩子。

四川绵阳、贵州遵义……这是黄宏艳班上学生的生源地,他们都是因为父母在这里打工而到学校就读。“有些学生刚转学过来的时候不会说普通话,还有的学生不认识字,教学方面是挺困难的。”黄宏艳说,再加上时常有插班生和转校生,学生流动性比较大,班级管理也不容易。

由于多数学生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条件也并不富裕。黄宏艳回忆起自己曾到一个学生家里家访,家徒四壁、没有一张写字桌的场景让她难以忘怀,从那时起,她就主动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完成作业,自己在一旁陪伴辅导。

有时候孩子们的作业写完了,天也黑了,牵挂着他们回家路上的安全问题,黄宏艳时常骑着电动车把孩子们送回家。“少的时候是一两个,多的时候就是四五个。”多年来,黄宏艳坚持把学生送到家门口,就这样,每天傍晚,在村子里都能看到黄宏艳载着学生挨家挨户送回家的场景。

“累是一方面,看着学生都安全到家,我才安心结束一天的工作。”黄宏艳回到家,常常都已到了晚饭时间,好在家人对她都十分体谅,这让黄宏艳感到很是欣慰。

担任多重职务学生成长就是幸福

▲▲▲

大队辅导员、班主任、语文老师……黄宏艳在学校里担任着多重职务,平均每周要上20节课。虽然事务繁杂,但她从不怠慢一节课,在桂林洋,黄宏艳的教学质量已是有口皆碑。

黄宏艳的班里有一个叫吴熙蕾的学生,在一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为了生计到处奔波打工,缺少家人关爱的她性格比较内向,对学习也缺少兴趣。在了解到吴熙蕾的家庭情况之后,黄宏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她。每到节假日,黄宏艳就把吴熙蕾接到自己家中,让她和自己家人一起过节,感受更多的关爱和温暖。时间一长,吴熙蕾渐渐变得开朗乐观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像吴熙蕾这样的学生,在黄宏艳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用学生家长的话说,就是“黄老师像孩子们的母亲,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我们把孩子交给她都觉得很幸运也很放心。”

任教28年,黄宏艳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乡村教师的队伍,让乡村的孩子们享受到和城区一样的教育待遇。“我热爱这里的孩子们,看着他们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感。”黄宏艳说。(海口日报记者 刘晓惠)

更多精彩

★海口“最美”教师丨今天带您认识的是他们:肖华、苏芳灵、麦发军

来源:海口日报

编辑:赵越

审稿:程忆翎

监制:余加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