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蓉萨

随着FOF产品和养老目标基金等长期配置型资金的逐步入市,以及社保、保险等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机构投资者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要配置力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在第十二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表示,指数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将逐步凸显,指数化投资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近年来,指数基金、ETF等被动型产品在境外市场受到投资业界的广泛认可,发展势头迅猛。以美国为例,2008年之后,指数基金管理规模连续9年增长,至2017年底达3.4万亿美元,较2008年底增长了4倍,在共同基金中的占比从2008年的6.4%上升至2017年的18%。

钟蓉萨认为,境内指数产品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等境外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有望推动指数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深入发展,指数基金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标的,市场需求巨大。

区别于主动型投资,指数化投资是资产管理行业专业化分工的体现。钟蓉萨强调,指数化投资的立足之本在于对指数的模拟能力,而被动管理能力更是基金公司指数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指数化投资应坚持被动跟踪的原则。“如果过度关注指数型产品赚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而忽略了被动管理,无异于舍本求末。”

当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缺少资产配置类的机构投资者。截至2016年底,持有公募基金份额的有效账户为26954.59万户,其中个人有效账户为26946.09万户,占比99.97%。钟蓉萨表示,指数型产品作为重要的大类资产配置工具,市场上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机构投资者。但随着养老目标基金和FOF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市场,从而优化指数化投资的投资者结构。

钟蓉萨表示,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为境内指数产品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未来基金公司和指数机构不能仅局限于被动跟随,应主动挖掘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从而提供更专业的定制化指数服务,搭建更高效的指数产品结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