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四年前,刚经历了高考的懵懂少年们,怀揣着“接下来的四年,我将会经历什么?”的问题,忐忑地走进了大学校园。时至毕业季临近,也是时候回望这四年。而这个在四年前刚进入大学时提出的问题,或许在今天能够有大致定论了。

  

  本科四年,究竟能让一个人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收获了更多专业知识?的确,比起四年前那个初入大学,觉得学新闻就要做记者的,刚迈过成年门槛的青年人,现在的我们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

  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一到周末三三两两好朋友的饭局就停不下来,一起逛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时不时还能约个下午茶,聊聊人生,聊聊理想,挺好。

  认识了不少优秀的老师?是的,一到大赛前,老师都会帮忙看作品,一点一点指导如何修改;临近毕业论文“死期”,老师在办公室里一字一句指导论文写作,从摘要到写作背景,我们在学术和实践上都收获了挺大。

  不过,专业知识不用,终将一点一点从记忆中褪去;朋友将各奔东西,也只能偶尔小聚一下;老师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继续谆谆教诲后来学子。时常会在想,当离开了这里,究竟有什么东西能带得走呢?或许,专业知识背后的思考,朋友聊天中的争论,老师上课和平常交流的指导,都将融入我们的“三观”中。在未来,这些将决定我们的视界与境界。

  这四年里,很多经历让我们得以超脱于自己固有的生活圈,不再是只井底之蛙,获得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一方面,学校开设了许多课程,我们能够通过选修这些课程,了解到自己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加深了思考;另一方面,因为身处新闻学院,有时候也能够听到不少别人的故事,而其中很多可能是自己活了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了解这些能让自己思维开阔些,不会显得孤陋寡闻,亦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见识得多了,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自己曾经想象的那样,因此也渐渐学会了接纳。多元的社会,最怕的是大家在不了解的时候妄下评判。的确,因为生活的触角无法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凭着第一感觉前行,但这种第一感觉可能贴合现实,也可能背离现实。因而,我们身上或多或少带着不少偏见,有我们对他者的,也有别人对我们的。而正因为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成为与他人不一样的他者,这显得打破偏见尤为重要。

  大学四年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了对待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不应在第一时间封闭自己,拒绝倾听,负面评价之;而是应多去了解,有了一定准确认知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健全的三观,不是看你多能侃侃而谈,而是看你能将个人之见在多大程度上贴合现实,然后发表有逻辑的观点。

  感谢的是,人大一直给我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这四年里发生的热点事件,从于欢案到江歌案,从性少数人群到高校女生节标语,从快播庭审到魏则西事件,乃至一些敏感话题,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在积极关注着,并且能够公开自由地讨论。

  当然,这样的讨论,也常常遭受质疑。回到家常常会被长辈质问,为什么大学里不好好学一些有用的技能,总要搞一些不接地气的无用讨论?要知道,大学不是一所职业培训学校,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学生健全的思维与人格,就像新闻学院,不只是让一个学生成为合格的媒体人,还需要让一个学生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

  周围人看到的有用和无用,或许只是看到,那些实践技能能换来养家糊口的工资;但关注和思考,才能让一个事情有了被改变的可能,或许改变的难度很大,但总比完全只字不提要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刚步入大学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多数人都只需要安心读书。何不利用这样纯粹的时间,去自我增值一番呢?多了解,多接纳,多思考,最终获得的是相较于过去更为健全、完整的思想,这或许是大学的重要意义吧!

  编辑:杨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