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间群体”增收要拿出实打实的硬招

  法治周末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日前,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组织召开了促进“中间群体”增收专题座谈会,研究促进“中间群体”(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三个群体)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思路和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宏观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的专家参加会议。

  促进“中间群体”增收并非新话题,更不是相关部门心血来潮,而是中央一以贯之的施政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是其中的硬性指标,不可丝毫弱化。

  就目前而言,促进“中间群体”增收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有效扩大内需、稳定社会预期和信心的迫切需要。在这种背景中,无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是专家的真知灼见,都指向一点:促进“中间群体”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都是必须大力推进的国家大事。

  但耐人寻味的是,面对国家发改委的增收座谈,有网友戏谑道:“哪个增收,增加收入还是增加税收?”发改委口中的增收,当然是指增加收入,而一些网友故意“插科打诨”,实是提出了一个不无现实意义的公共命题。要促进“中间群体”增收,就应该多管齐下,比如在减税上做文章。

  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即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据计算,经此调整,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

  但是应看到,减税只是促进“中间群体”增收的一种手段,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应该在就业上下功夫。一说到就业,我们很容易想到的表述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人有恒业,方有恒心。一个人有了就业,就容易安定;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就增加一分稳定的力量。如果没有稳定的“饭碗”,中等收入群体谈何增收?如果“饭碗”端不稳,抑或“饭碗”中没“干货”,中等收入群体也没有稳定预期。

  今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提出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排在首位,并不偶然。世人都知道就业重要,关键是如何增加就业岗位?如何让民众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端稳“饭碗”?从根本上说,稳就业的前提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经济不向好,企业没活力,无论稳就业还是促进就业都是虚妄之谈,更遑论提高就业质量,以及让中等收入群体获得有尊严的体面收入。

  谈就业,必谈企业。如果企业不仅能够活下去,还活得很好,置身其中的中等收入群体自然有盼头。而让企业活得更有品质,则离不了减税降费,离不了改善他们的制度性环境,乃至离不了为其输送动力。9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政策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这是“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现实反馈看,相关改革确实在推进,一些企业也获得了制度红利,但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中,企业有理由享受到更可观的制度激励。换言之,应形成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力度的制度安排,不仅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更让它们真正能够实现轻装上阵,跃马千里。

  清华大学教授李强说过,若要保证一个社会结构的稳固,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非常重要,至少它使人们不至于碰到一些风险,就一下子落入社会底层。究竟如何更有效果地扩中、增收,见仁见智,但不难达成价值共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政策再好,唯有落实才有意义;善政再多,发挥效力才有生命力。故此,期待多一些善政,更期待善政贴地而行,让广大企业真正受益,让中等收入群体真正受益,让全社会都能享受到制度变革带来的红利。

  (作者系时评人)

责任编辑:王潇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