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劳赫是当今画坛上最富声望的艺术家之一

尼奥·劳赫于1960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

他无疑是20世纪最优秀,最受关注的德国艺术家

人物简介

尼奥•劳赫于1960年在莱比锡出生;在莱比锡版画及书籍装帧艺术大学读书期间,师从林克和赫尔斯希两位教授;毕业后成为莱比锡版画及书籍装帧艺术大学助教;1999年开始举办国内外巡展。尼奥•劳赫一直在莱比锡生活,过去数年他逐渐成为德国著名的年轻画家之一。

这位土生土长的莱比锡人是绘画界迅速崛起的新军中最富盛名的先锋之一,甚至成为了“媒体明星”。然而让慕尼黑现代美术馆作为合作伙伴承接这一次联合回顾展的,既不是他的迅速成名,也不是市场,不是艺术家的机智话语,也不是他的50岁生日,而是他的作品;慕尼黑的策展人伯恩哈特•史文克(Bernhart Schwenk)在阐述展览宗旨时如是说。

因为他的作品在过去17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莱比锡和慕尼黑两地分别展出的60幅画作足以令人相信这一点。这些作品主要来自私人收藏。公共博物馆在开始时对购买他的画犹豫不决,随后随着价格的急剧攀升则只能望洋兴叹。

作品主题

尼奥•劳赫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将广告设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连环画的元素结合起来。作品的主题可归结为超现实主义绘画传统。劳赫的绘画多为大尺幅作品,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展现日常生活场景。其特征是看上去是各种没有关联的、拼贴画般的片断,但证明了画家很强的叙事能力。主题的多样化促使观众更为仔细地去感受作品。并不流畅的色彩(苍白和灰白的颜色)和打破常规的色彩对比使他的作品看上去充满诱惑、令人兴奋。

这些具像的油画作品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说很陌生,更多令人想起前民主德国时期,是失去家园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悲怆的余音。作品展现出一个与我们身在的世界平行的、挣脱了地心引力的宇宙,就如同在梦里那样。画面中的人物要么置身于花园、厨房或是厂房,举止各异,要么穿着奇特的服装、牵着奇特的动物流连在海边。劳赫的绘画与理性的当下和此时隔绝,驻留在一个恍如隔世的、触动我们情感和心智的前民主德国的世界里。

作品特点

尼奥•劳赫的绘画色彩醒目,尺幅巨大,具有混乱、不安的特征来自于特殊的梦一般的生活现实,士兵、工人、商人以及狂饮的宴会和奇怪的仪式等特殊时代的历史面貌,有一种对叙事性绘画模仿的风格,其作品中各种人物的边缘线有意不融于背景之中,清晰而硬挺,如同剪贴的画报。

他还利用各种纵深的透视角度,使画面产生深远感,把观者引入某段既明了而又模糊的历史。他的作品让人极易辨认,而又难以模仿,近年来深受欧洲和美国收藏家的青睐。

在慕尼黑,当人们爬上大楼梯,登上美术馆二楼时,看到的第一幅画是《演出》(1996年)。在斜面上一群男人围桌而坐,他们背后是一片难以言状的粉红色天空,他们的座椅是稀松平常的绿色啤酒箱。这是对古典大师的晚餐题材的改写吗?现在要被出卖的,是艺术家本人吗?劳赫的画作有意避免单义性。

在莱比锡,当人们沿着阶梯走下去时,看到的或者是《十月》(2009年)或者是《道岔》(1999年)。这里的展览构想是,让创作时间各异的画作彼此展开对话。慕尼黑的策展人则有所不同,他的得意之处是,每一个房间里展出一个“不一样的劳赫”,每一次都选取其中一幅画的标题作为题词。因为艺术家本人喜爱跟他的画一样、从不同的方向演绎他思想的标题。

90年代末,在尼奥•劳赫的绘画中,彩色逐渐取代了早期作品中的黑色——使用得相当克制,产生一种褪了色的效果。《房子》(1996年)是艺术家以精湛的技艺和智慧,常常也带着讽刺,率性地安排插图式和抽象式图像空间,同时又通过版画色的轮廓控制图像效果而完成的精彩画作之一。他还常常插入字词的碎片和文字框。在随后几年中,颜色和图式逐渐丰富,图像人物日益增多,有时甚至让欢快的气氛中渗入阴郁的色调。

像《不洁》(2004年)这样一幅画,就好比一座界碑。暗色的人面牲畜在光线昏暗的一个室内空间的前部低下了头。粘稠的颜料颇有装饰感地从木楼梯上翻滚下来,而墙上挂着一块带毛的火腿肉。一个男人在往一个碟子中盛汤,背景中一个穿着马甲的矮个子正端着这汤去上菜。这是对艺术市场的一种辛辣讽刺吗?

接下来的画作,越来越大的画布上溢满了充满意味的形象,几乎让人难以承受。真的还能用绘画这样的手段上演宏大的世界戏剧吗?《Revo》是大量刚从画室中出炉的新画之一,艺术家尝试在三乘五平方米的画布上作画,上面是反写的“Over”(结束)。在画上既没有空间上的中心,也没有思考的中心,而是四散分布的遁点。

勾画精美的地貌,尚未完成的平原,折中方式的形体糅合,梦幻一般的新造形式,这一切可能会在同一幅画中出现。或者,创作时间相近的画作如《倾倒》(2009年)和《芦苇孩童》(2010年)显得如此迥然相异,就好像它们出自不同艺术家之手。

作品介绍

在作品《进化》(Entfaltung)中,画家采用了多层次的空间组合,一个飘浮在空中、肩上有着双面头的男子,沿对角线方向,将画面分成两部分,这种形象不禁让人想起梦幻先驱夏加尔。作品的左下部分似乎是几个画家正在创作拼贴画,右上部分的人物站在阶梯上像在参观展览,而最上面的空间是三只手在纸面上书写的片段镜头,形式上成为多重空间叠加在一起,增加了对内容释读的困难。

画家也许并不打算能让观者理解,因为他的画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与他自身存在相关的东西。在一幅名为《刺绣女工》(Die Stickerin)的画中,整体笼罩着一种不安的氛围,画面人物表情漠然,构图以刺绣女工为中心,背景上的一个通道将空间延伸至遥远的地方,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恍惚感。

另外还有《等待野蛮人》(Warten auf dieBarbaren)结构复杂,又令人难以琢磨的作品,人物是前苏联和东德的那种社会现实主义的传统形象,强壮的年轻人,手持武器的家庭主妇,显示东德时期那段处于混乱状态的历史,而近景中长鼻子的怪物,又充满了荒诞无稽之感。

人生转折

在让人充满希望的政治转折(即两德合并,译注)发生之后,绘画,尤其是产自原东德的绘画遭到了普遍怀疑:绘画成为令人不屑的手工艺,它散发的油彩和松节油气味成为了耻辱的标记。

1990年,尼奥•劳赫30岁。出生于莱比锡的他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阿谢尔斯列本,他祖父母的身边长大,因为他的父母——两人都是艺术系的学生——在他出生几周之后就因为火车事故而离开了人世。他从1981年至1986年在莱比锡版画艺术与书籍装帧艺术学院随阿尔诺•林克(Arno Rink)学习,随后师从艺术大师伯恩哈特•海斯西(Bernhard Heisig)。他2005年获得带薪的教授职位,但是3年之后他就放弃了。

直到今日,他还随时可能对所承受的谩骂进行反抗。尼奥•劳赫曾经以他的画作为战场,现在也依然如此。他在他的画中通过——艺术中和生活中——那一群伴随着他的人物坚持着自己的战斗。几乎在他的每一幅画中都能找到一个与他相似的主人公。特别是他的“后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对美国人的吸引,使尼奥•劳赫得以享誉世界。

莱比锡博物馆馆长汉斯-维尔纳·施密特(Hans-Werner Schmidt)说,他作品中的那些让人觉得疏远和陌生的地方,正是其吸引人之处。尼奥·劳赫的成功鼓励了众多年轻艺术家重新回到绘画上,同时也让莱比锡在艺术世界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